面陣CCD

電荷耦合器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ces)是20世紀7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半導體器件。20世紀60年代末, 美國貝爾實驗室的BOYLE W S和SIMTH GS等人發現了電荷通過半導體勢阱發生轉移的現象, 提出了電荷禍合這一新概念, 同時也預言了器件在信號處理、信號存儲及圖像感測中的套用前景。

CCD按其像元排列形式分為兩大類型線陣(liner)CCD和面陣線陣(Area)CCD.線陣CCD一般為非成像型CCD, 廣泛套用於定位檢測、尺寸測量、光譜測量以及雷射衍射粒徑分布檢測等方面;面陣像元成兩維排列, 當光學系統成像在CD表面(稱為的靶面)後, 光學信號可以轉換成電信號, 主要套用於攝像領域。

一個完整的面陣CCD器件由光敏單元、轉移柵、移位暫存器及一些輔助輸人、輸出電路組成。工作時,在設定的積分時間內由光敏單元對光信號進行取樣, 將光的強弱轉換為各光敏單元的電荷多少,取樣結束後各光敏單元電荷由轉移柵轉移到移位暫存器的相應單元中,移位暫存器在驅動時鐘的作用下, 將信號電荷順次轉移到輸出端將輸出信號接到示波器、圖像顯示器或其它信號存儲、處理設備中, 就可對信號再現或進行存儲處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