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膜女

面膜女

繼懷孕哥、雅典娜、穿越女等事件逐漸淡出民眾的視線,北京捷運和香港捷運又驚現“面膜女”。是行為藝術還是炒作姑且不談,戴面膜、懸浮空中這一行為足以引發新一輪的輿論浪潮。

京城面膜女

2011年8月8日北京街頭驚現“面膜女 ”。這些女子身材高挑,皮膚白斬,衣著華麗,面部敷有白色面膜穿行在類似東方新天地、世貿天階、建外SOHO等繁華區域。8月9日上午9點左右,便有網友開始在論壇中爆光“
淡定的面膜女淡定的面膜女
面膜女”並上傳數張自己拍攝的照片,中午過後,已有網友把“面膜女”的照片上傳至微博,反響激烈,褒貶不一。更火爆的是安徽衛視“超級新聞場”和東方衛視“看東方”節目對面膜女事件進行了曝光,曝光之後,掀起全網討論的高潮。

淡定敷面膜

北京捷運驚現面膜女10號線捷運的視頻。視頻中“面膜女”戴著面膜坐在乘客中間,在敷著面膜的同時,發簡訊、翻看雜誌。該視頻接近兩分鐘,車廂內人頭攢動,她則旁若無人,安定自如,任由周圍乘客聚焦眼神。

面膜女神秘感

從照片和視頻中,並不能看清“面膜女”的真實相貌,白色面膜覆蓋了整個臉部,只是面膜的空隙將她們的眼睛和鼻子公諸於世。無法辨認相貌,對比穿越女等之前的事件,“面膜女”無疑給民眾增加一個想像空間和一份濃重的神秘感。

香港面膜女

有人在社交網站上載了一張女乘客在港鐵車廂公然敷面膜的照片,畫面既驚嚇又爆趣,引起網民熱烈討論。
CNNGO調查,香港公共運輸工具上十大最擾人的行為:剪指甲、開大音樂、跳鋼管舞、車廂內大聲講電話、車上化妝、擠進車廂後不肯移入中間、用膠袋讓小孩小便、一人占用多個座位、車廂內飲食、巴士上用膝頭頂著前座。

各界討論

“面膜女”如此大膽的秀自己,到底詣在如何?換言之在她們背後,究竟誰是幕後指使?對此,
香港 面膜女香港 面膜女
有網友指出,“面膜女”的視頻炒作嫌疑極大,原因不乏以下兩點:一是這樣的正面拍攝定會被“面膜女”發現,視頻中甚至有其直視鏡頭的瞬間,被直接拍攝而沒有迴避。二是視頻中隱約的展現了“面膜女”所用“道具”為靜佳Jplus4D面膜,結合京城捷運隨處可見樂蜂網的面膜廣告,這難免會被認為是靜佳Jplus和其銷售網站樂蜂網的事件行銷。大多數包含“面膜女”照片和視頻的帖子、報導或微博,都有網友留言表示這可能是樂蜂網的一次極其高明的事件行銷。“面膜女”是否真的為樂蜂網的炒作?對此,樂蜂網的相關負責人持否定態度:“樂蜂網並沒有通過“面膜女”進行炒作,這可能是樂蜂網冬粉的一次行為藝術。”樂蜂網相關負責人如是說。不過類似的事件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前不久上海捷運高調出場的“穿越女”更是在優酷網獲得了近500萬的點擊量,視頻中古裝女子向路人乞求“盤纏”用來穿越回到500年前的家鄉。而後有專業人士爆料,這是某網遊與某電商企業聯手的一次炒作。至於“面膜女”何時才能揭下“面膜”,我們拭目以待。[4]

網友質疑

“面膜女”大鬧京城已過數天,但名氣卻越來越旺,有不少網友指出,這可能是化妝品網購企業樂蜂網的一次事件行銷。
一段“面膜女”乘坐捷運10號線的視頻在各大論壇、視頻網站、新浪微博瘋狂傳播。視頻中“面膜女”,不顧周圍熙熙攘攘,敷著面膜泰然自若地坐在座位上,翻看雜誌、照鏡子。
“面膜女”在捷運的大膽舉動瞬間吸引了大量網友的評論,大家態度褒貶不一,“敷個面膜而已嘛,可能是實在沒時間做保養了,這樣也挺好的啊”,一位網友這樣說道,而另一位網友則看法不同:“臭美的有點過火了吧,丟人丟到捷運上來了“。而大量網友卻對視頻中面膜女所用的掛耳式面膜表示青睞,“這是什麼面膜,怎么還能掛在耳朵上?真的很方便”一位網友在百度知道上提問。
從照片和視頻中,我們並不能看清“面膜女”的真實相貌,白色面膜覆蓋了整個臉部,只是面膜的空隙將她們的眼睛和鼻子公諸於世。無法辨認相貌,對比穿越女等之前的事件,“面膜女”無疑給民眾增加一個想像空間和一份濃重的神秘感。
時而行走在車水馬龍中,時而在擁擠的捷運中駐足,時而又猶如空降神兵,“懸浮”空中,“面膜女”出現的地方,無不吸引了大量圍觀者,這種奇怪的舉動到底詣在如何?民眾看法不一:“現在臭美的人太多了,這種程度的還真是罕見”一位圍觀民眾這樣說到。“一定是面膜品牌做的廣告,或者是某個賣面膜的商家搞的炒作。”更有另一位民眾如是說。
不知從何時開始,以北京、上海為領導的一線城市,開始頻現類似的事件,捷運、廣場、購物中心等客流量較大的區域兼具起了秀場的作用,各路“神人怪客”各顯神通、驚爆路人眼球。
前不久上海捷運高調出場的“穿越女”更是在優酷網獲得了近500萬的點擊量,視頻中古裝女子向路人乞求“盤纏”用來穿越回到500年前的家鄉。而後有專業人士爆料,這是某網遊公司與某電商企業聯手的一次炒作。
“這些奇裝異服人士的行為,其實是一種街頭賣藝的放大化,詣在引起廣泛的關注,從而尋求從各個角度獲利的可能。”一位高校的心理學教授向記者透露,“事件的出現是都市越來越現代化、民眾追求開放、時尚、潮流的必然結果,當然也不排除為某個品牌炒作的可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