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詞目:面具
拼音:miàn jù
基本解釋
(1) [mask]
(2) 遮蓋全部或部分臉並有眼睛開孔的覆蓋物,通常作為舞會、狂歡節或類似的節日、戲劇等的偽裝
(3) 起遮擋保護作用的外罩
防毒面具
引證解釋
護臉器具。
1.護臉器具。
《宋史·狄青傳》:“臨敵披髮,帶銅面具,出入賊中,皆披靡莫敢當。”
《水滸傳》第五二回:“熟銅面具似金裝,鑌鐵滾刀如掃帚。”
魏巍《東方》第五部第十二章:“同志們!不要慌!有防毒面具的戴防毒面具。”
2、]假面。
唐·段安節《樂府雜錄·驅儺》:“用方相四人,戴冠及面具,黃金為四目。”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 政和 中大儺, 下桂府 進面具。”
3、比喻偽裝。
魯迅《二心集·“友邦驚詫”論》:“他們的維持他們的‘秩序’的監獄,就撕掉了他們的‘文明’的面具。”
巴金《滅亡》第四章:“他們正戴著愛底面具來吃我,吃人。”
4、形容詞:虛偽的。此處“面具”所含的虛偽的意思不是貶義的。而是朋友間的一種玩笑話。
基本含義
概述
面具是人們內心世界的一個象徵,它是一種橫遍全球縱觀古今的重要文化現象,它以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特殊的外在形式,為學術界所重視。面具是造型藝術的一個特殊領域,它最早出現於十分遙遠的古代。許多部落和部落的面具常是把雕刻和繪畫結合在一起,創造出頗為精彩的作品,儘管奇形怪狀,畢竟不是為造型藝術的一項重要的成就。面具文化也通常被稱為儺文化。他的出現是社會進步的一種標誌。我國是面具產生最早、流行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直到今天仍然可以看到它的原型和影子,繼續在我國民眾心理上、民俗上、文化上和藝術上發揮作用。
面具是造型藝術的一個特殊領域,它最早出現於十分遙遠的古代。許多部落和部落的面具常是把雕刻和繪畫結合在一起,創造出頗為精彩的作品,儘管奇形怪狀,畢竟不失為造型藝術的一項重要的成就。面具文化也通常被稱為儺文化。他的出現是社會進步的一種標誌。它表明人們已從表面思維開始向抽象思維邁進。
一般指演員的面部塑形化妝,又稱“假面”、“臉子”。英文稱“mask”。
人類戴面具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最早的面具可能產生於狩獵活動,為了便於接近獵物,獵人用面具把自己裝扮成各種動物,在世界各地的民俗活動中,人們往往用面具把自己裝扮成神鬼及各種奇禽怪獸,以表示對自然力的崇拜或在想像中征服自然力,在民間的一些戲曲表演活動中,面具至今仍是主要的化妝手段。比如貴州的地戲等。
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面具(右圖),其材質為石料,可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現存放在巴黎聖經聖地博物館。
面具,用豐富的表情及色澤講述藏戲文化。
面具,藏語中稱“巴”,主要用於各種民間表演活動,它與人們日常生活、勞動、娛樂有著直接的關係,遍及西藏各地。通到了清代,藏戲廣泛普及到民間,其劇目、流派更加豐富多彩。藏戲面具與宗教面具相比,造型帶有濃郁的世俗傾向和民間色彩。表現的題材主要包括歷史故事和神話中的人物、神靈和動物。藏戲面具中的國王、大臣、喇嘛、老婦、老翁的面具有著獨特的個性特徵;劇情中神靈、鬼怪和動物面具的塑造,儘管帶有宗教面具影響的明顯痕跡,但大都人格化,被賦予了人的情感。人類的真、善、美和假、醜、惡,都在面具中得了具體的表現。面具多設色,不同的色彩象徵不同的角色特徵,如深紅色象徵國王,淺紅色代表大臣,黃色象徵活佛,藍色代表反面人物,而半黑半白象徵兩面派等。藏戲開始時,最先登場的是戴獵人面具的角色。獵人面具多為藍色或青色。
用途
面具的使用在很多地區都很普遍。
現代戲劇的面具
十九世紀面具常被歐洲前衛藝術家使用。如歌劇魅影里的角色使用面具
儀式用的面具禮儀面罩出現在世界各地,雖然他們往往有著許多特點,極鮮明的形式發展。
在世界各地儀式與戲劇面具
非洲
許多非洲面具代表動物。
日本
日本面具屬於相當古老的傳統,至今成為高度精密和程式化的戲劇傳統。有些戲劇如能劇的主角必須戴面具。
工作保護
焊工的面罩,以保護焊機操作員的臉和眼睛。擊劍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