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非洲鴕鳥南非亞種

拉丁學名:Struthiocamelusaustralis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鴕鳥目
科:鴕鳥科
屬:鴕鳥屬
種:非洲鴕鳥
亞種:非洲鴕鳥南非亞種
命名時間:Gurney,1868
英文名稱:Ostrich
物種特徵
非洲鴕鳥南非亞種體長約為183—300厘米,身高240—280厘米,體重130—150千克,雌鳥稍小。長相很奇特,像蛇一樣細長的脖頸上支撐著一個很小的頭部,上面有一張短而扁平的、由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南非、納米比亞、波札那、辛巴威、安哥拉、尚比亞等地。生活習性
非洲鴕鳥南非亞種主要棲息於荒漠、草原和灌叢等地帶,其中索馬里亞種有時進入濃密的荊棘灌叢中,在西南非洲甚至還見於陡峭的石質高原上。因為有發達的氣囊和良好的循環系統來調節體溫,所以能夠適應乾旱的氣候,具有異常的耐熱性,即使氣溫高達56℃仍然能在酷暑的日光下尋覓食物,也可以幾個月不飲水。活動最為頻繁的時間還是在清晨和黃昏。叫聲響亮而重濁,如同獅吼一般,性情機警而多疑,聽覺、視覺都很靈敏。喜愛結群,通常為10—15隻,如有雛鳥和幼鳥時可以達到40—50隻,隨著食物的豐歉過著遊蕩的生活,還喜歡與斑馬、羚羊、長頸鹿、角馬等草食性獸類混在一起覓食,這樣就能吃到斑馬等大型獸類驚起的昆蟲、小型齧齒動物和爬行動物等。
非洲鴕鳥南非亞種身軀高大,脖子長,目光銳利,並且在群體覓食的時候,每隻鳥抬頭的間隔時間是不規則的,此起彼伏,因此總是有一些個體在抬頭張望,這樣就可以及時地發現敵害,並且通報其他動物迅速躲避。它們在沙漠中奔跑的速度很快,每一步的距離可達3.5米,持續奔跑的速度為每小時50公里,能奔跑5分鐘以上,衝刺速度為每小時超過70公里以上,還能夠跨越5米多高的障礙。喜歡飲水和沐浴。
食性很雜,但以植物的莖、葉、果實等為主,特別是開花的灌木,寄生的匍匐植物,地面蔓生的葫蘆科植物和野生無花果等,也吃昆蟲、軟體動物、小型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等,同時吃進一些砂粒,以幫助消化。有趣的是,在其腸胃中還能發現釘子、硬幣、瓶蓋、繩子,甚至鑽石等雜物。
生長繁殖
婚配為一雄多雌,一般1隻雄鳥配3—5隻雌鳥。築巢於地面,所有的雌鳥將卵生在同一個巢穴中。每隻雌鳥產卵10-12枚,每窩的卵數可以達到25-30枚。卵大,黃白色,大小為152×203毫米,卵重1300-2000克左右。白天雌鳥孵化,夜晚雄鳥承擔。孵化期為40-42天。雛鳥為早成性。3歲性成熟,壽命為60年。保護級別
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Ⅰ。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