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非洲貓科:勇氣國度》是一部講述發生在非洲平原上的一個有關野生動物的真實故事的影片。由塞繆爾·傑克遜擔任旁白。影片的主角是兩個家庭,三隻大型貓科動物,分別是未成年的母獅瑪拉、成年雄獅毒牙以及雌性非洲獵豹希塔。他們在非洲平原上的愛、對族群的忠誠、獵食、離家、成長以及爭鬥和死亡組成了一部波瀾壯闊的野生動物的史詩。瑪拉是一隻未成年的小母獅,只有6個月大。它的母親萊亞正在用盡渾身解數照顧自己的女兒。瑪拉活潑好動,是河岸獅群中的乖寶寶,它的母親萊亞是獅群中最有經驗的獵手。不過一次意外的負傷終結了萊亞“捕獵能手”的地位。母親的地位岌岌可危,形單影隻的瑪拉也暴漏在了獅群的危險之中。而瑪拉也只有儘快學會捕獵才能鞏固自己在獅群中的地位並且填飽雄獅和自己的肚子。可是時日無多,母親身負重傷,它未來的生活還是一個問號。而且,另一個獅群中的雄獅在就開始算計著這對母女了。成年雄獅毒牙是獅群的首領,它得此名稱的原因是在一次打鬥中,它失去了自己的一顆犬齒,現在只有一顆犬齒孤零零地留在它的嘴裡。不過這並不是毒牙最大的心患,他的首領地位正在受到另一個獅群的覬覦。覬覦毒牙獅群和地盤的是凱利,它和它的同伴們住在河流的北岸,雖然有屬於自己的領地,但是大型貓科動物的一個特性就是爭奪地盤。它們一次一次地試探毒牙的實力,一次一次地妄圖擴張自己的版圖。在崇尚絕對力量的自然界,軟弱、負傷的毒牙還有保護自己獅群的可能性么?它虛弱的肢體是不是正在一步一步地把獅群推向險境的邊緣?
希塔是一隻漂亮的非洲獵豹,它是一個單親媽媽,膝下有幾個孩子。尚未成年的這些小傢伙還沒有意識到自然界的危險。而希塔只有孤零零地複雜打獵和照料自己的孩子。為了找到吃的東西,它不得不長途跋涉去找食物。可能離開家太久、太遠,對於並不擅長長跑的獵豹而言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主創團隊
幕後製作
隨著環境問題的進一步加劇,生態學紀錄片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似乎這些並不僅僅是簡單的紀錄片,而是一種環境和自然通過導演向人類發出的一種召喚和悲鳴。那些拍攝生態學紀錄片的人,可以說無一例外地都是環保人士。迪士尼自然出品的這部生態學紀錄片就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它更是一個環保項目。迪士尼公司將從影片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用於影片外景地的環保事業。影片的兩位導演,艾雷斯泰·法瑟吉爾和基思·斯科利,都曾經擔任過BBC自然及歷史部的要職,80年代就進入BBC工作的他們曾經在著名的生態學紀錄片製片人戴維·愛丁保羅夫的手下工作。現在,愛丁保羅夫被世人尊稱為博物學家,他以前的這兩個手下也先後成為了生態學紀錄片業內的頂尖製作人和導演。巧合的是,艾雷斯泰·法瑟吉爾和基思·斯科利都是動物學專業的學生,基思·斯科利還在布里斯托大學拿到了自己的動物學博士學位。在本片之前,BBC、國家地理、探索都曾經從不同角度拍攝過大量的非洲貓科動物的紀錄片,談及為什麼要跑到肯亞,重新拍攝一部講述貓科動物的紀錄片時,艾雷斯泰·法瑟吉爾說:“之前的很多紀錄片都側重於科學方面的講述,比如說貓科動物的食性、它們的咬合力、生態學理論、行為學意義等等。這些紀錄片都很優秀,但是少了一些人情味和人性。也就是說,我們以前的紀錄片側重於展示和呈現,而忽略了表達。這些大型貓科動物可會有自己的情感和生活,那么我們為什麼不從更為人性化一些的角度來展示它們的生活呢?”基思·斯科利說:“這就是我們拍攝這部電影的原因,因為我們有這么一種講述和表達的願望。我們希望更多的人能從動物世界裡看到它們與人類相通的地方,看到那些故事性、情感性、甚至是歷史化的內容。而不僅僅只是看到諸如它們在獵食、它們在繁衍、它們在爭奪地盤這種行為上的東西。我希望人們能真正理解動物,真正理解動物的情感。
原聲音樂
主題曲曲目《TheWorldIKnew》
藝人:JordinSparks
語言:英語
唱片公司:WaltDisney
發行日期:2011年4月12日
作品評價
《非洲貓科》不管是在攝影上,還是在配樂上都很精準,把動物的那種歡樂嬉鬧和雄偉霸氣的一面展現得非常到位,細節上也很精緻,剪輯得也很有故事性。(1905網評)該片雖然說的是動物世界的故事,但其中所展現的偉大母愛,卻值得人類為之動容。(《紐約時報》評)該片在世界地球日這天上映,實在是太有意義了。這部紀錄片的誠意遠遠超過了技巧,很顯然,這是一部只有對自然生物充滿敬意和痴狂的人。(《娛樂周刊》評)在成年人的世界,很多東西都已經失去,這部紀錄片重新告訴人類,什麼才是底線,什麼才是尊嚴。(《華盛頓郵報》評)
紀錄片耗時耗力,它需要一支有愛心有耐心的團隊去完成,在品質上自然沒得說。這部《非洲貓科》不管是在攝影上,還是在配樂上都很精準,把動物的那種歡樂嬉鬧和雄偉霸氣的一面展現得非常到位,細節上也很精緻,剪輯得也很有故事性。(時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