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人和鎮靖海衛村位於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西南端,西、南兩面瀕臨黃海,東依九頂鐵槎山。村占地2100畝,海岸線長5華里,居民987戶,1748人。
歷史
靖海衛北齊時形成居民聚落,地名窯灣,宋時名普庵郡。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設靖海衛。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衛成村,村以衛名。傳說靖海衛為鳳凰的化身,是塊寶地。鳳凰頭向東北,尾向西南。頭處有倉房廟,一年四季香火不斷,鳳凰就食此間香火。倉房廟不遠處有城隍廟,廟裡常傳出鐘聲,據說是鳳凰在鳴叫。傳說靖海衛還有四寶,東有太極圖,可用來鎮妖驅邪;西有金羊圈,每逢陰天下雨前,就會飄來一股膻味,給人以天氣預報;南有馬蹄泉,在海裡面,每逢大退潮,就會露出一塊石硼,石硼上面有一馬蹄形泉眼,用手輕輕捧去上面的海水,就會湧出甘甜清爽的淡水;北有金龜瞅北斗,據說如果將北面漲蒙島的北斗瞅到眼前,靖海衛就會出兩斗芝麻那么多的朝官。
現今
今古城遺址位於村西南部,尚存古城牆2.5公里。據《靖海衛志》記載,“靖海衛古名普庵郡,明魏國公徐達平定東牟,草創衛治,洪武三十一年,始築石城,周九百七十一丈,高二丈四尺,門四”。靖海衛故城因地勢築於西北高、東南低的山崗坡地上。城垣呈東西長方形,今四垣輪廓尚清晰。西、西南、東北城牆地基尚在,但已殘缺不全。其東、東南城基在1960年代整地時被毀。原衛城內有居民,即靖海衛村。村中東西大街及正南大街,仍是過去通往東西門和南門的大道。
由來
據說靖海衛城址最初定在今人和鎮,建城時,見那裡土質不好,聽說窯灣靠近海邊,是個好地方,就將城址移到這裡。因瀕臨大海,擔負防禦倭寇和海盜騷擾、保海疆平安之重任,故謂之“靖海衛”。為建衛城,當年在窯灣建立了上百座磚窯,上千民工把燒制的長一尺半、寬8寸、厚5寸的磚,源源不斷地運送到衛城址。據《文登縣誌》載:衛城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城基寬兩丈五尺,頂寬一丈五尺,高兩丈五尺,周長九百七十一丈,兩道門,稱瓮門。城內十字街道,東西、南北各長一里半。東北自衛五里至老軍屯,接文登縣界;南自衛一里至海;東自衛二十里至鐵槎山,接文登縣界;西自衛半里至海”。指揮署設衛城北門內,衛指揮使司統屬於駐濟南的山東都司。指揮使以下官員多世襲,軍士亦父子相繼。第一任指揮使是山東高密人張史兒,早年參加朱元璋起義軍,建立軍功。
意義
靖海衛建立後,成為東方海嵎咽喉和要衝。嘉靖年間,倭寇侵擾日烈,曾一度從衛城西門侵入,軍民奮起抗擊,方始擊退,但西門已被毀壞,隨之堵塞,只剩東、南、北三門。明正統以後,軍政日漸腐敗,衛所日趨廢馳,到天啟年間,靖海衛曾一度湮廢。
清初,山東人民反清鬥爭遍及各地。為防備人民反抗,順治四年(1648年),靖海衛劃歸文登營防汛地,設靖海司,守備一員,經歷一員,教授一員,千戶所改設千總一員,百戶所設把總一員,只管屯地丁糧,其一切刑名訟獄俱歸地方文登縣。康熙十一年(1673年),守備葉植“勸諭軍丁,輸工萁補,捐俸重修三門,晨昏啟閉,足為簽苻之備。”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衛併入文登縣。靖海衛成為文登縣一個都,即雲光都,領十里十保,共246村,置靖海巡檢司,駐紮原靖海衛指揮署。
古銀杏樹
今村內有一棵古銀杏樹,樹齡660年,樹幹直徑3米,樹高40米,樹冠直徑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