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靖安南山花鼓主要存在於靖安縣城西北方向約37公里的都鎮茶子山村的南山自然村,這裡山嶺連綿,地處偏僻。清朝康熙年間,楊、何姓等客家人自廣東遷移至此,南山花鼓究竟是從原居地帶入,還是定居後從當地客家人中學取形成,已無從查考。南山花鼓以客家文化特色為主,融入鳳陽花鼓元素,由“打花鼓”和“參花”、“唱花燈歌”等內容組成。一隻“花鼓籠”、4隻“花盆”、2盞“牌燈”為篾扎紙糊。其中“花鼓籠”象徵鼓,兩頭小,中間大,內點臘燭,外加一對意為鼓槌的花鞭。車仔燈為附加燈彩。“打花鼓”由花鼓公和花鼓婆2人表演,有“犀牛望月”、“烏鴉曬翅”等10多個小節目;“參花”由4個兒童各端1隻花盆走隊形,如走“十字”、“雙交叉”等,參花時唱花燈歌,歌詞有“十二月花、賀新年”等,曲調有5種版本。
歷史淵源
南山花鼓來源於早年的花鼓燈。花鼓燈在靖安形成的年代無史料可考。經調查探究得知,其形成因素與《鳳陽花鼓》有關。根據有二:其一,山上片多為客家人聚居地,只有客家人的地方才有花鼓燈,客家先人都是從中原南遷而來的,是他們吸收《鳳陽花鼓》的演唱形式,經過不斷創新加工衍化而來;其二,據《中國民間舞蹈集成.靖安資料分冊》記載:《花鼓燈》是由安徽人帶來的《鳳陽花鼓》發展演變而成的。早年安徽人遭受災荒,逃難人沿鄉乞討,身背小鼓到人家門前說唱,以求施捨。當他們定居靖安以後,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期間和著“打蓮槍”一塊表演,經本地後代藝人的不斷加工,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特點的而為廣大鄉民所喜愛的花鼓燈。從“打花鼓”的開場白和花燈歌的歌詞中都有《鳳陽花鼓》的特色。一代傳一代,一代比一代有創新,有發展,花鼓燈的藝術在靖安山區得到了逐漸豐富,並且在民間廣為流傳。從已知參加過南山花鼓演出的10代傳承人年齡推算,至少在清朝晚期,南山就有了花鼓燈。
基本內容
靖安南山花鼓燈是每逢春節期間在農戶家中或在打穀場上表演的一種民間歌舞形式。
花燈歌歌詞唱本都是由前輩手抄本傳下來的,歌詞內容,或表現迎春賀喜、或栽種播收、或婚姻嫁娶、或男女愛情等等。如“賀新年、十盞紗燈、十陣鑼鼓、十二月花、賀新郎、賀新房”等。才思敏捷者根據東家實際情況現編現唱,叫“見子綱”。多為7字句,4句為一首。南山花鼓歌唱腔有5種曲調,多為徵羽調式,用嗩吶、笛子伴奏,旋律質樸,音韻和諧。
基本特徵
南山花鼓戲一共有四個花盆(代表四季)、二部獨輪彩車、一醜一旦兩個花鼓手(男叫花鼓公、女叫花鼓婆)、7名鼓器樂手和2名歌手組成。喝彩後就開始由丑旦角進行表演。全場戲文共有11個動作:犀牛望月、烏鴉曬翅、鷂子翻身、雪花蓋頂、鯉魚親嘴、羅漢現肚、黃龍纏身、就地割蔥、趕雞進廄、黃狗旋窠、踏碓播米,這些動作精彩滑稽,令人捧腹大笑,很是喜慶。靖安南山花鼓燈的特點是有歌有舞,內容豐富,表演者均為8—12歲兒童,靈巧活潑,奪人耳目,在年節其間進行表演,是一種孩子很喜歡參與的民俗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