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解放前,青龍村屬華陽縣西河鄉第十四保。1950年,成立西河鄉農民協會第十四分會,1952年4月,成立村時因境內有青龍埂地名而取名:華陽縣青龍鄉下轄村,轄9個生產隊。1961年5月,成立青龍生產大隊。1962年4月,成立青龍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1月,恢復青龍村民委員會。2009年12月,全村轄8個村民小組,1240戶,人口3128人,其中:農業人口2141人。
基礎設施
青龍村“兩委”會,辦公室駐地青龍2組,緊鄰成都市龍泉驛區人民政府十陵街道辦事處。東與石靈社區和大梁村8、10組,千弓村14、15、16、18組相鄰,南接千弓村13、15組,西與成華區保和街道接壤,北與來龍村1、5、6、7組相連。成洛大道從村內1、2組穿梭而過。
青龍村內交通方便,企業林立,經濟發達。七十年代,有市屬企業成都鍋爐總廠、成都市鋁製品廠;八十年代,有村辦一、二、三磚廠,鄉辦一磚廠;九十年代,有鄉農機站、汽車隊、冰廠、加油站、龍泉磁化肥廠、成都電磁鐵廠等。1997年,成都市煤氣公司在5組征地260畝,辦養殖場和苗圃場;1998年12月,成都大學在青龍村2組征地;2002年,成都市樹德投資有限公司在1、9組征地230畝。2003年12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在3、4、5組租地,進行十陵風景區植綠工程。2005年成都市興城公司在青龍村1、5組征地修建新十洪路(蜀王大道南段),北接成洛大道、蜀王大道北段,即十陵城區;南延至廈蓉高速公路(成渝高速),與大面街道洪河城市片區相連。2009年12月,成都市交通投資有限公司將青龍村土地全部徵用,規劃為城市建設用地,修建高等住宅小區。
自然資源
青龍村地形北高南低,條狀聚落。地勢淺丘,田、地皆有。土質屬黃泥粘土,糧食主產小麥、水稻為主,旱 地種紅苕、玉米。經濟作物以蔬菜為主,過去以“二筋條” 海椒、茉莉花聞名。東風渠從1、2、4組流過,長1.5公里,東風渠以東為自流灌溉,以西為提水灌溉。1962年,修建國社合營的雙林提灌站,是全村提灌區農業用水主要來源。1991年,村和組集體共同籌資,在青龍5組(磚廠旁)建提水站一座,降低農業用水費用。2003年12月統計:全村8個居民小組,總忘數1130戶,總人口3188人。耕地1228畝,糧食作物面積1340畝,總產539噸;小麥面積570畝,217噸;水稻面積570畝,285畝,285噸,蔬菜面積1115畝,1973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