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由來
最早興起於位於青陽鎮賈莊村,村民侯振勇師傅(排行老八又稱候八)談起炒雞的由來也覺得是機緣巧合。當時四川的朋友來家做客,便拿自家養的麻雞盛情招待,打算用辣椒燉雞吃,適逢友鄰需要幫忙,侯師傅忙完回來之後才想到雞還在鍋上,以為這下要是鍋胡了可如何招待友人,看到鍋中還鋪滿了花椒,納悶不解以為匆忙出門把花椒放多了(其實是家中小孩去嘗雞肉不小心打翻花椒,那時候家境不好,只有親朋到來才能吃到肉),當雞成盤端上那稀微的湯汁侯師傅無顏跟友人解釋,友人被撲面而來的雞香勾引的無暇聽其訴說,嘗罷說道:“無巧不成書啊,真不愧久為大廚,魯菜中的極致,川菜中的明珠,我吃了30年麻辣菜,還不足這個麻辣味過癮。”侯師傅聽罷才放下忐忑的心。在友人和親戚的極力勸說下,侯師傅在風景秀麗的寬闊地帶搭起草棚,壘起了土灶,並就地取材,選用村里漫山遍野放養的土雞,當著客人的面現宰現殺,用農家的方法,劈柴小火燉製,一壺茶的功夫,一盆家常炒雞就端上來了。只見醬紅色的大塊雞肉,配有鮮亮的湯汁,鮮紅的辣椒,寬湯熱氣,散發著濃郁誘人的麻辣香氣只勾引人的味覺。吃著炒雞,再點上幾道或拌或炒的田間野菜和簡樸實惠的家常小吃,吃一張手擀小餅,環視著迷人的奇山異景,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足以驅散一路的風塵和疲憊。這種吃法,伴隨著汽車飛轉的車輪越傳越遠,“青陽炒雞”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以至於城裡人帶著家人、朋友,專門開車到這裡來吃炒雞,生意越來越紅火。外地朋友也久仰而來拜師學藝,把青陽炒雞文化帶出青陽,讓更多外地人了解青陽炒雞,了解青陽文化。
菜品特色
青陽炒雞重麻辣,端上來是紅彤彤油汪汪的一盆,紅椒和麻椒層層鋪展在雞肉上,讓人看了就先有食慾。待得夾一塊肉用舌尖去觸,先有讓蠍子蜇了的痛感,再有麻麻的過風感,然後才能領略到肉香,用牙將酥軟的雞肉層層剝離雞骨,口水從口腔里湧來,嘴裡噝噝地吐著氣,又愛又恨,又怕又要,簡直象是面對愛情。 青陽炒雞以其麻辣味醇、質樸、實惠的風格,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食客。到吃 青陽炒雞又成了當今青陽餐飲市場上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它不僅在當地異常火爆,而且現已開設到周邊的濟南、淄博、濱州、濰坊博山等地,大有衝出山東走向全國市場的趨勢!
製作方法
作料
雞一隻、辣椒一把、姜半兩、花椒、攙著一把、醬油二兩左右。
做法
食用油熱好後把花椒,辣椒,姜放鍋里炒制下,出味即可,然後放入剁好的雞翻幾下,放入醬油再翻幾下,再加水,蓋好鍋蓋熬即可。
營養價值
雞肉蛋白質的含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此外,雞肉蛋白質中富含全部必需胺基酸,其含量與蛋、乳中的胺基酸譜式極為相似,因此為優質的蛋白質來源。。每100克去皮雞肉中含有24克蛋白質、0.7克脂類物質,是幾乎不含脂肪的高蛋白食品。雞肉也是磷、鐵、銅與鋅的良好來源,並且富含維生素B12、維生素B6、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K等。雞肉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亞油酸(多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降低對人體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雞肉蛋白質含量較高,且易被人體吸收入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
食用指南
食用功效
性平、溫、味甘,入脾、胃經;可溫中益氣,補精添髓;用於治療虛勞瘦弱、中虛食少、泄瀉頭暈心悸、月經不調、產後乳少、消渴、水腫、小便數頻、遺精、耳聾耳鳴等。常吃雞肉炒菜花可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提高免疫力,防止感冒和壞血病。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老、病、體弱者更宜食用。1. 感冒發熱、內火偏旺、痰濕偏重之人、肥胖症、患有熱毒癤腫之人、高血壓、血脂偏高、膽囊炎、膽石症的人忌食;2. 雞肉性溫,助火,肝陽上亢及口腔糜爛、皮膚癤腫、大便秘結者不宜食用;3. 動脈硬化、冠心病和高血脂患者忌飲雞湯;感冒伴有頭痛、乏力、發熱的人忌食雞肉,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