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體結構
青銅劍是我國古代戰爭中經常使用的一種兵器。它一般是銅、錫合金冶煉製作而成的。
回顧中原銅劍的發展歷程,劍身一直在不斷地加長。當其初起之時,劍長只有二三十厘米;至春秋戰國之際,長度普遍達到50~60厘米左右;戰國晚期,一些劍超出了70厘米,最長達75、76厘米,秦代,關中秦劍的長度更上新台階,超過了80厘米,最長者將近95厘米。
發展歷史
我國青銅劍的創造及其發展歷史,約可追溯到原始社會開始進入奴隸制社會的商周時代即已出現,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已是高峰階段,嗣後,一直延續到秦漢。
到鐵劍出現時,青銅劍就逐漸銷聲匿跡了。通過田野考古發掘,全國各地出土包括青銅劍在內的青銅兵器,可說是層出不窮,異彩紛呈,特別是前些年,吳王夫差劍和越王勾踐劍的發現,更是震驚中外,成為稀世之寶。
常見種類
秦式銅劍
青銅劍在技擊格鬥中,首要功能是刺殺敵人、 穿透對方的鎧甲,劈砍、劃拉只是輔助功能而居於其次。比對手的劍長出竟30厘米的秦劍,在格鬥中顯然更容易刺到對方,這很可能是秦劍加長的主要原因。
在青銅時代,鑄劍的關鍵是在冶煉時,向銅里加入多少錫。錫少了,劍太軟;錫多了,劍硬,但容易折斷。對秦劍做的化學定量分析顯示:它的銅錫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作為是青銅劍鑄造工藝的最後巔峰,秦劍的長度、硬度和韌性達到了幾乎完美的結合,攻擊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
秦式銅劍不僅長,而且很鋒利。一些劍出土時毫無鏽蝕,光潔如新,鋒刃銳利。經試驗,一次尚能劃透18層紙。這些劍表面都呈灰黃色,組織細密,沒有沙眼。而且劍身表面都進行了精細的銼磨、拋光,故極為平整光亮。
秦劍劍身特長,劍莖(柄)也相對很長。秦俑一、二號坑出土的青銅劍,其劍莖長度多在17~20厘米左右。根據秦劍的長度、重量和技擊實用功能推測,秦劍多數為雙手使用(雙手劍在某些時候單手使用亦可);少數劍莖較短者可能是單手劍。
同心圓劍
東周時期盛行佩劍之風, 在劍上集中了多項傑出的裝飾技術,其中位於青銅劍首端部的同心圓裝飾以其精湛的製作技術引起了科技史界的關注。
劍首同心圓由多圈高同心度、高凸起、薄壁狀凸棱組成。對東周時期的多件劍首同心圓的考察表明劍首同心圓成用了類似輪製法成形工藝,預先單獨鑄造成形,後與劍莖鑄接成一體。
花紋劍
在出土的越王勾踐劍等傳世名劍的劍刃表面。均有著精美的菱形暗格花紋。這種精湛的表面處理技術也是青銅劍的傳奇工藝之一。關於它的工藝流程,至今仍存在爭議。
複合劍
青銅複合劍的出現, 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滿足劍的實戰性能。眾所周知,如果劍的硬度太低,就很難保證鋒利度和殺傷力。如果劍的硬度太高,就會很脆容易折斷。為了克服這個問題,青銅複合劍剛柔相濟,將兩者結合到了一起。
青銅的主要成分是銅和錫,含錫量高的青銅硬度高,含錫量低的青銅硬度低。工匠們將硬度低的青銅鑄成劍脊,在兩刃的部位嵌合上硬度大的青銅作為劍刃。如此一來,當青銅劍受到衝擊,較軟的劍脊可以吸收衝擊避免折斷,而較硬的刃區可以保證殺傷力。
鑄造方法
范造法鑄造
朱利堯介紹道,范鑄法又稱模鑄法,先以泥制模,雕塑各種圖案、銘文,陰乾後再經燒制,使其成為母模,然後再以母模製泥范,同樣陰乾燒製成陶范,熔化合金,將合金澆注入陶范范腔里成器,脫范後再經清理、打磨加工後即為青銅成品。
根據從古代青銅作坊遺址發掘出的實物,再結合青銅劍的外形分析,專家認為,中國古代青銅劍絕大部分是採用範式鑄造方法製作的。
青銅劍
范鑄法工藝流程共分為五步:
第一步為塑模,用泥土塑造出銅劍的基本形狀。在制好的泥模上畫出銅劍紋飾的輪廓,凹陷部分直接從泥模上刻出,凸起部分則另外製好後貼在泥模表面;
第二步為翻范,用事先調和均勻的細質泥土緊緊按貼在泥模表面,拍打後使泥模的外形和紋飾反印在泥片上;
第三步為合范,將翻好的泥片劃成數塊,取下後燒成陶質,這樣的范堅硬不易變形,稱為陶范。將陶范拼合形成器物外腔,稱為外范。外范製成後,將翻范用的泥模均勻削去一薄層,製成器物的內表面,稱為內范,銅劍的銘文就刻在內范上。將內外范合成一體,內外范之間削出的空隙即為銅液留存的地方,兩者的間距就是青銅劍的厚度;
第四步為澆注,將銅液注入陶范。待銅液凝固後,將內外陶范打碎,取出所鑄銅劍。一套陶范只能鑄造一件青銅劍,因此不可能存在兩件一模一樣的青銅劍;
第五步為打磨和整修。剛鑄好的青銅劍,表面粗糙,紋飾也不清晰,需要經過打磨整修,才能成為一件精緻的銅劍。
鑑別方法
當下市場上比較能見到的青銅劍,主要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而這一時期也是青銅器發展歷程中,鑄造工藝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時期,當然了,青銅時代無論如何高超,都離不開范鑄這一根本技術,青銅劍也是一樣,所不同的是這一時期除了鑄造技術的飛速發展之外,機械加工技術同樣得到了飛速發展,而且廣泛套用於青銅器以及兵器的鑄後加工中,我們鑑別青銅器以及青銅兵器時候除了鑄造工藝、銹色之外同樣還需要考量表面鑄後加工所殘留的信息,這樣綜合判定對於真贗將有極大的意義和參照價值。
一;我們需要了解和正確認識到,青銅劍中所有劍都是採用了分段鑄造工藝實現的,劍體是需要單獨鑄造加工結束後,才能鑄接手柄部位的,否則劍身是無法實現打磨加工的,因為有格部存在,從加工角度講是個大問題,因此只能先結束劍身。對於一般的劍也就是常說的竹節柄、喇叭筒這樣的劍,一般從格到柄首實行整鑄,就是首部范型于格柄范型組合後一次澆鑄結束,澆口通常呈現橄欖型,在首部下端,有時候也會打磨掉,多數時候會完整保留下來。澆口的兩個端部正好與劍柄側邊范線相接,因為這是分型線也是合范的結合部位。對於同心圓相對就複雜一些,多數同心圓都是採用三段式鑄接,因為同心首部位是單獨鑄造,同時還需要注意一個問題就同心圓劍的格,基本上講這個格也是單獨鑄造後插接上去的,部分同心圓的格部甚至可以看到縫隙,就是這個原因。
二;就是與范鑄工藝對應的脫范問題,以及劍體上的特徵。一般講竹節柄、喇叭筒劍均屬於兩次鑄造,其格部到首是整鑄,因此格部位於劍體所構成夾角必須符合鑄造圓角理論,否則會出現脫范困難甚至無法脫范的問題,所以真品的這個角度是大於90度的;但是對於同心圓劍就不一樣了,同心圓的格是單獨鑄造後插接進去的,因此不存在脫范問題,就發掘的實物看,同心圓的此部位夾角基本上都會小於90度。
三;表面加工特徵,一般講劍身是沿脊部進行縱向打磨成型,開刃是垂直脊部進行的,這種開刃方式是具有科學道理的,因為在放大鏡下看,我們會發現刃口呈現細鋸齒狀,就殺傷力講,這種細鋸齒狀具有更高破壞力。這種開刃方式在新疆維吾爾人的小刀上依然套用著,所以維吾爾人的這種開刃方式的小刀聲明赫赫,究其原因主要還是鋒利,其次才是美觀,因為刀的作用和價值就是切割。當然了使用後再次被開刃的劍或者戈等兵器就不一定採用這種開刃技術了,因為這種開刃技術只能是專業技術人員才能做到,所以使用後二次開刃甚至多次開刃的兵器上會出現橫向開刃,其實這不是規範的,但是我們通過觀察還是會發現有些角落部位或者使用不到的部位也就是後面也不會磨到也沒必要磨得部位,往往依然會殘留下初次開刃的痕跡。格部位的打磨方式基本是兩種方式。 一種順著劍脊方向進行豎向打磨的,這種多見於格部沒有明顯弧度的;
第二種就是以格的中脊向兩邊進行橫向打磨,這種多見於格部有明顯弧度的。范線凡是有打磨的,也都是垂直或者傾斜范線方向進行挫磨,這點需要注意,基本上當時打磨加工都是以此方式為主,就是小兵器好比戈在周緣有打磨時也會是這樣一種近乎垂直挫磨的,也會有傾斜打磨的,但不會出現於戈身平行挫磨現象的。起碼我們觀察過的都是這樣,其實這種加工方式一直延續到漢代,好比王莽的美泉貨布就是採用這樣打磨方式的。漢代以後就基本沒有這樣明顯而且典型的打磨加工現象了。另外就是整體表面打磨一般講均會呈現有規律的順序打磨,假如藏友看見一件兵器或者一件器物表面打磨顯得凌亂交錯,那就一定要先質疑,因為古人在加工時是非常講究的,就我們觀察來講,幾乎可以肯定當時各道工序都有嚴格的操作規範,也就是我們今天製造業中講的作業標準,因此正常狀況下其加工方式以及手法在器物上所表現出來的特徵應該很接近,至少不會出現明顯反差。
四;劍首部位的加工打磨痕跡特徵,我們一般都忽略了這一部位的鑄後加工打磨問題,實際上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因為他涉及到當時機械加工方式的套用,以及合理高效加工技巧,當然這種技巧是於當時所使用的工具密切相關的,也是今天比較難以複製的。幾乎所有青銅劍的首部都採用了機械加工方式。從我們觀察的實物看首部的外圓應該都是通過類似於今天的車的方式打磨,因此看見的痕跡多是順圓周方向呈環狀的,竹節柄首部喇叭型也是一樣,實物上加工痕跡也多是順圓周方向呈環形狀,一般講大多不會形成圓環狀,但其基本打磨痕跡看是明顯走圓弧形,會有交錯現象,但整體不凌亂,有明顯順序和規律。首部喇叭圓的直徑也都在4公分正負公差不會超過1毫米,基本上我們測量過的都在4公分正負1以內,就實測數據來看基本上以走上公差為多。因此可以認為這是一個定製標準。
發現案例
2014年9月,江蘇高郵市一男孩在河邊洗手時發現古劍,父親將之捐獻予當地文物局。經文物專家鑑定,此 劍系商周時代的青銅古劍,持劍主人可能是周商貴族。此劍由劍身和劍莖兩部分組成,長26厘米,系商周時代的青銅古劍。據考證,商代距今3600年,周朝距今3054年,中原青銅劍始於商代,劍身起初較短,劍長只有二三十厘米;到春秋戰國之際,長度普遍達到50到60厘米,戰國晚期的劍長更是超過70厘米。從劍的材料、劍長和劍的造型分析,此次出土的青銅短劍,為商周時代的寶劍,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