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明洪武
高:48.3厘米
估價:RMBl800000- 2200000
成交價:RMBl650000
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宋代是百花爭艷,元代是一個過渡,明代則形成了幾乎是景德鎮一花獨放的局面。明代景德鎮的瓷器,以青花為最主要的產品。它代表了釉下彩發展的最高階段。
洪武官窯青花是承前啟後的一代產品,繼承了元青花傳統,但工整有餘,變化不多。圖案題材以程式化的花卉紋為主,布局趨於簡單,扁菊紋、纏枝紋或折枝蓮葉紋較為多見,龍紋出現五爪,五爪尖連成一個圓形,一般以三爪、四爪為多。造型以盤、碗、罐為主。除玉壺巷瓶、玉壺春執壺及口徑在20厘米左右的大碗為釉底外,其餘均為糙底。糙底的盤、碗之類底部有紅色護胎釉,且多數有明顯刷紋。洪武青花瓷的圖案以花卉紋為主,基本上和釉里紅的花卉紋相同,特別多見扁菊紋,有的器物以纏枝扁菊為主題紋飾。從傳世品及景德鎮窯址發現的標本看,洪武年間以碗類為主的民窯背花粗瓷底部無釉,且有尖釘狀凸起,仍保留了元代斜削足的特點。
洪武官窯青花主要使用含鐵量較低且淘煉欠精的國產青料,呈色多為灰藍色。鐵結晶斑點不明顯。洪武青花不同於典型的至正青花的背翠艷麗,世不同於典型永樂、宣德青花的濃艷色譯而有自己的特點。明代永樂、宣德青花多採用進口蘇麻離青料燒制,色彩濃艷的背花紋飾泛出點點銀黑色結晶斑。這種青料比國產青料鐵的含量豐富,錳含量低。事實證明,青花料右不罩在釉下,燒出後則為黑色,近似唐代時耀州窯白地黑色的作品;如果罩在釉下燒制,成品則為灰藍色。有人曾用其窯址材料做過模似試驗,將青花料罩上青白釉復燒,得到的是洪武青花藍色。
相關詞條
-
明洪武青花纏枝蓮大罐
圓口,短頸,豐肩鼓腹,砂底,與元代大罐相比,頸部更粗,腹部更加豐滿,整體造型更為莊重大氣。器物通體以青花描繪,青料發色灰黑,釉色白中閃青,為洪武時期青花...
基本介紹 歷史文獻 -
明宣德青花纏枝蓮紋罐
明宣德青花纏枝蓮紋罐,罐為直口,短頸,豐肩,下腹緩收至足部。
簡介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宣德官窯青花 -
嘉靖青花纏枝蓮紋葫蘆瓶
特徵:胎壁厚重,葫蘆形,諧音寓意"福祿";通體滿繪纏枝蓮紋,蓮花盛開在多葉的纏枝上,寓意"壽意連綿"。 嘉靖朝的...
-
青花瓷器
瓷器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從元代以來出口,是四大發明的後起繼承。青花瓷是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 以景德鎮的瓷器為收藏的最高價值。景德鎮瓷釉歷來是用釉果摻...
基本簡介 歷史沿革 歷史由來 觀賞角度 鼎盛時期 -
元景德鎮窯青花雙獸耳大罐
【名稱】:元景德鎮窯青花雙獸耳大罐 這件珍貴的元景德鎮窯青花雙獸耳大罐,又稱“僧帽蓋鈕青花罐”。 元景德鎮窯代表瓷器為青花瓷和釉里紅瓷,這是兩種極具特色...
-
明代青花瓷器[明代藝術品]
明代青花瓷器是指明代各個時期的青花瓷器,在中國青花瓷中影響深遠。不同年代的青花瓷器具有不同的特點,但青花鈷料都能很好地適應中國繪畫的各種題材。 明青花瓷...
洪武時期 永樂時期 宣德時期 正統天順 成化時期 -
成化青花樓閣人物紋大罐
成化朝的官窯瓷有的繼續使用蘇麻離青料,宣德遺風仍存,但多數使用的是江西樂平縣產的陂塘青,也叫平等青,其特點是青花顏色清談典雅,藍中閃灰,呈色非常穩定、平...
特徵 簡介 -
宣德青花
明宣德青花瓷是明代宣德年間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艷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
概述 胎釉 造型 青料 紋飾 -
大明宣德年制青花出戟尊
宣德青花瓷是明代宣德年間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艷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
基本信息 特點 造型與紋飾 形制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