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黃芪

青海黃芪

青海黃芪,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壯。莖匍匐,長10一40cm,栽培者可達92cm。全體被白毛。羽狀複葉,小葉11―17枚,橢圓形或倒卵形,長4―10mm,先端圓形或截形,有細尖。托葉小,離生。總狀花序腋生,花軸長1―2cm,有l�數朵藍紫色花。

中文名(拉丁名)
青海黃芪(AstragalustanguticusBat.)
種別名
科中文名(科拉丁名)
豆科(Leguminosae)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壯。莖匍匐,長10一40cm,栽培者可達92cm。全體被白毛。羽狀複葉,小葉11―17枚,橢圓形或倒卵形,長4―10mm,先端圓形或截形,有細尖。托葉小,離生。總狀花序腋生,花軸長1―2cm,有l�數朵藍紫色花。萼鍾狀,長4―6mm,外面雜有少數黑色毛,裡面無毛,萼齒5裂,短於萼筒。旗瓣扁圓形,長約1cm,先端微凹,基部具爪。翼瓣和龍骨瓣比旗瓣稍短,具短耳和爪。子房柄短。莢果長5―8mm,徑粗3一4cm,有微毛,喙彎曲長2―2.5mm,成熟後二瓣開裂,具4―8顆黑褐色扁橢圓形種子(圖54)。

地理分布

青海黃芪是青藏高原的特有朴。分布在我國青海,甘肅四川等省。

生態特徵

青海黃芪根系發達,主根入土深達1m余。根據栽培觀察,當年實生苗生長緩慢,秋末植株枝長15一20cm.在青海湖西岸鐵卜加地區,第二年5月上旬返青,7月上旬開花,8月中旬結莢,9月中旬成熟,生育期為120天。植株的分櫱較少,一般為3―6個,花期枝長約為80cm,種子千粒重為2.4g。青海黃芪耐寒、耐早、耐牲畜踐踏,在pH7一8的土壤上生長良好,是青藏高原天然草場的主要豆科牧草之一。人工栽培或與其他牧草混播可作刈牧兩用草場,也可作退化草場的補播牧草之用。青海黃芪能很好適應高原的生態條件。在自然生態環境中,常見於海拔2600―4500m的河灘,礫石山坡。通常與阿爾泰針茅(Stipakrylovii)、二叉委陵菜(Potentillabifurca)、芨芨草(Achnatherumsplendens)相伴生。在向陽緩坡水熱條件較好
的地段亦可以亞建群種出現。

飼用價值

青海黃芪莖細(約2mm),柔軟,葉片多、無苦味、適口性好。含粗蛋白質高、粗纖維低(表54)。營養期和秋後的黃青草,馬、牛、羊優先採食。盛花期和莢果期,牲畜採食較少。經多年觀察和牧民民眾反映,牲畜採食後,從未發現有中毒現象。可以認為青海黃芪屬於無毒黃芪屬植物。青海省鐵卜加草原改良試驗站曾於1964―1967年對青海黃芪進行引種馴化。播種第二年,小區理論產量產青草18t/ha,產種子約375kg。缺點是植株分櫱少,莖匍匐,種子容易脫落,不利於機械收割和脫粒。綜上所述,青海黃芪可評價為青藏高寒牧區的優質放牧型豆科牧草,有進一步馴化選育的廣闊前途。

栽培要點

青海黃芪的種子粒小,每公斤有種子42萬粒。種子硬實率高,播種量應15―22.5kg/ha。播種深度約2cm,條播行距30―40cm。在雜草少的地里(如休閒地前―年已進行多次機械滅草或噴施化學除草劑),可於4月中,下旬播種;在雜草多的地里,應於5月中旬先進行機械滅草或經化學除草劑對土壤處理後7―10天進行播種。青海黃芪實生苗生長緩慢,播種當年應強調進行以保苗為重點的田間管理工作。在幼苗出現4�5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以後視雜草發生情況,再除草1―2次。做到田間無雜草或雜草少的原則。播種當年應進行保護,第二年以後才能進行適度的放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