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雲杉葉鏽病

在轉主寄主青海杜鵑葉片上,病斑不規則形,杏黃色,在病葉背面集生很多冬孢子堆。 病菌冬孢子6月中旬萌發,產生擔子和擔孢子,擔孢子主要通過氣流傳播到雲杉幼嫩針葉上侵染。 2、雲杉幼林葉鏽病防治,側重加強撫育,促進幼林儘快鬱閉,可減輕病害,在離村莊和水源較近的幼林,於6月中旬噴灑粉銹寧500~600倍液。

分布與危害

青海雲杉(Picea crassifolia)是甘肅、青海兩省的優良鄉土樹種,組成大面積天然水源涵養林。葉鏽病是青海雲杉的主要病害,分布在甘肅的祁連山北坡:肅南、武威、古浪、天祝、永登、景泰等縣海拔2600~3000m林區。洮河流域康東、臨潭兩縣交界的蓮花山自然保護區以及青海省互助、大通、樂都、門塬、祁連、澤庫、貴德、斑瑪等縣林區。
據1985年調查,青海雲杉葉鏽病在甘肅省天祝縣天然林發病總面積約28000ha;祁連山北坡西段受害面積約8 000ha。此病不僅為害雲杉天然林,而且人工幼林、苗圃均受害嚴重。病株針葉早期脫落,次年遲發芽或不發芽,新梢年生長量只有健株的10%,病情重的林分生長衰弱,葉色黃綠,枝葉稀疏,球果少,種籽不飽滿,發芽率低,影響天然更新和育苗造林。

症狀

病害初期在雲杉針葉上呈現淡黃色段斑,在段斑上集生多數針尖狀小突起,即病菌性孢子器,其頂部分泌有數根黃色細絲狀蜜露,數天后在段斑上出現多數桔黃色微隆起的橢圓狀或長條狀銹孢子器。銹孢子器包被膜陸續破裂,散出大量黃色粉狀銹孢子。剩下的包被膜呈白色,病葉呈土黃色乾枯而脫落。
在轉主寄主青海杜鵑葉片上,病斑不規則形,杏黃色,在病葉背面集生很多冬孢子堆。冬孢子堆頭狀,桔紅色,色澤鮮艷,基部有一根淡黃色菌絲束梗。

病原

病原菌為祁連金鏽菌(Chrysomyxa qilianensis Wang,Wu et Li),其發育階段[0]、[Ⅰ]在雲杉針葉上,[Ⅱ]產生在青海杜鵑葉背面,其生活史為中缺夏孢子型。性孢子器瓶狀,淡黃色,150~216μm×115~150μm,埋生於針葉表皮下,其孔口突出表皮。
銹孢子器口徑0.2~0.3mm,包被膜質,淡黃色,破裂後呈白色,包被細胞長橢圓形,矩形,49~54μm×27~34μm,內壁厚5μm,外壁1.7μm,內外壁均平滑。銹孢子器半埋於針葉組織內,器內串生多數銹孢子,銹孢子淡黃色,近圓形或近橢圓形,26~34μm×17~24μm,孢膜厚3.5μm左右,無色,表面有密而短的疣點。
冬孢子堆頭狀,外圍有一層擬蠟質保護物,桔紅色。基部束梗淡黃色,長0.2~0.5mm。
冬孢子單胞,無色,長橢圓形,17―26μm×10一14μm,多數為4~5個一串,串長100~135μm。

發生規律

病菌冬孢子6月中旬萌發,產生擔子和擔孢子,擔孢子主要通過氣流傳播到雲杉幼嫩針葉上侵染。在平均氣溫14~16℃條件下,潛育期8~11天,6月底至7月初發病,產生性孢子器。3~5天后產生鏽孢子器,7月中、下旬銹孢子陸續成熟,由氣流傳到轉主寄主青海杜鵑上侵染,受侵植株的當年生葉不表現症狀,次年5月底出現病斑。只有少數病斑在6月初產生冬孢子堆,大多數在第三年6月初才產生大量冬孢子堆。此病害循環中缺少夏孢子階段。病菌以菌絲體在青海杜鵑葉片裡越(夏)冬,每年對雲杉針葉的有效侵染時期約20天左右。病害與降雨情況有明顯關係,凡是6月中旬連續數日有小陣雨,晴、陰交替,這樣的天氣既有利於冬孢子萌發,又有利於擔孢子傳播和侵染。同時由於陰雨降溫,雲杉新葉生長緩慢,延長感病期,病害較重。若遇連續數天大雨,不利於病菌孢子傳播和侵染,病害則減輕。
病害隨海拔高度增加而逐漸加重。孤立木、疏林、林緣以及林冠上部病情較重,鬱閉度大於0.7的林內,病情較輕。同一苗床,苗床兩側苗木病情比中間的重,苗木上層病情重於下層。一年生雲杉苗無葉鏽病,主要原因是幼苗出土後基本上已錯過擔孢子侵染盛期,同時在苗床上尚有覆蓋物或搭起陰棚,起到阻擋擔孢子侵染的保護作用。在同一立地條件下,三四年生苗,病情重於二年生苗,幼林病情一般重於成年林,純林病情重於雲杉與樺木、山柏等混交林。地勢平緩,土層較厚,地位級較高的林分,病害較輕,反之,病情較重。綜上所述,不同林分因子,不同發育階段,不同樹勢,寄主抗病性有著顯著差異。

防治方法

1、防治雲杉苗期葉鏽病的簡易而特效方法是在6月10日前後4天內,苗床上搭起塑膠膜拱棚,棚高50cm為宜,切忌塑膠膜緊靠苗木,以防日曬後燙傷苗木。棚兩端保持開放,這樣既可減少葉鏽菌冬孢子與雲杉苗接觸,又可改變苗床小氣候,增溫減濕,不利於此菌冬孢子侵染,有利於促進苗木生長,同時還能防止晚霜天災,減少雜草,節省鋤草勞力,提高苗木質量,降低育苗成本,每年從6月10日到7月20日止,搭棚40天即可見效。如果在拱棚兩頭苗床上於6月中旬噴一次國產粉銹寧(上海或四川產)500~600倍水液,效果更理想。
2、雲杉幼林葉鏽病防治,側重加強撫育,促進幼林儘快鬱閉,可減輕病害,在離村莊和水源較近的幼林,於6月中旬噴灑粉銹寧500~600倍液。
3、對大面積雲杉天然林葉鏽病,化學防治難以實施,而且防治效果只管當年,花費太大,不能治本。在灌木林里對青海杜鵑葉鏽病進行化學防治也同樣因水源、交通等問題難以實施。因此,應當以營林措施為主來綜合治理青海雲杉葉鏽病。
4、合理控制森林撫育間伐量,保持林分鬱閉度在0.7以上。在宜林地儘可能營造針闊葉混交林。在高山灌木林里,與青海杜鵑天然混交的其他灌木有10餘種(如高山柳、烈香杜鵑、千里香杜鵑頭花杜鵑、金露梅、銀露梅等),這些灌木種經幾年調查和人工接種試驗,均不受祁連金鏽菌侵染,如果用這些灌木種人為地逐年取代青海杜鵑,減少葉鏽病侵染源,這種對天然灌木林進行合理改造的措施從理論上講,應是逐步根治青海雲杉葉鏽病,確保大面積水源涵養林永不衰退的重要途徑。但是由於工程浩大,還要考慮到物種生態平衡和演變,在施工中防止水土流失等問題,因此,尚有待進一步研究解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