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雪聯青藏高原自然保護中心

青海省雪聯青藏高原自然保護中心

雪聯 是一家致力於中國西部雪域自然保育和科學傳播的公益性機構,以公眾參與為根本工作方法,助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簡介

與雪相關、與我相聯。

雪聯成立的初衷來自於創始團隊對於氣候變化導致的地區水資源挑戰的關注。在中國西部被山地冰川覆蓋的廣大地區,這一問題尤為明顯。我們關注與氣候變化、冰川水資源以及雪域生態和動植物群落生存狀況有關的議題。雪聯的願景是發展成一張信息網路,和大家分享冰雪世界中的點點信息。
我們相信傳遞、溝通,影響更多人加入到保護行動網路中是生態議題得以前行的關鍵;吸收和培養合適的人是一個地區開展持續性保護工作的關鍵。因此,我們希望通過雪聯在中國西部開展冰川水資源和雪山生態系統保護的工作,呼籲更為合理的水資源管理和利用,減緩氣候變化以及人為干擾對雪山冰川生態系統的影響。
雪聯成立最初的運行支持來自於全球綠色資助基金會(the Global Greengrants Fund),得益於他們的支持和信任,雪聯的工作才能夠展開,在此我們表示由衷的感謝!
雪聯是雪豹網路的機構會員。

雪靈項目

雪蓮花網上貿易調查

2012年10月,雪聯對國內最大網購平台上新疆雪蓮的銷售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報告目的在於收集網上雪蓮貿易資料,為更好保護野生雪蓮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

雪雞貿易調查

2015年-2016年,雪聯完成對藏雪雞在青海的情況的調研工作,主要通過文獻調研、市場走訪和青海當地的居民訪談,闡述及分析了青海藏雪雞的生物學特性、種群狀況、盜獵原因、養殖情況以及市場非法交易情況,並將信息匯總成為報告。雪聯希望讓更多人認識雪雞這個珍稀物種,提高人們對雪雞狀況的關注,抵制雪雞非法買賣。

海北州黑頸鶴的種群數量和棲息地的研究

本項目從2017年4月開始啟動,以大通河上游礦業開發為切入點,以在大通河沿岸高寒濕地繁殖的黑頸鶴為生態指示物種,選取大通河源頭天峻以及流域最長的祁連和門源3個縣,一方面摸清這3個縣的礦業分布等基礎信息,另一方面增強對黑頸鶴在此區域內的種群數量和分布的信息採集,初步分析礦業開發對黑頸鶴種群及其棲息的高寒濕地的影響,為進一步探討和實施礦業開採之後的高寒草甸和高寒濕地的修復和保護工作提供參考。

雪域項目

《祁連冰川礦泉水之困》紀錄片

在國家地理的資助下,以祁連山地區冰川和水資源為主題的《祁連冰川礦泉水之困》生態紀錄片於2014年11月正式完成 。紀錄片圍繞“冰川——水”展開,探討了全球氣候變化、高原冰川加速消融的背景下,在水源地附近修建冰川礦泉水廠可能帶來的一系列生態問題。

湟水河環境觀察項目

湟水河源頭 湟水河源頭

雪聯自2015年開始關注湟水河 ,先後開展了湟水河西寧市人民公園到火車站段、海東市樂都區高店鎮到湯官營段的生態環境調查。發現在湟水河沿岸垃圾亂扔的情況依然有待改善,部分河段水質的感官效果依然不佳,並且零星存在排污口。

大通河上游社區參與高寒草地保護的探索項目

大通河上游的草場和氂牛 大通河上游的草場和氂牛

大通河作為黃河的二級支流,湟水河的一級支流,對高原環境有著極其重要的生態價值。雪聯針對大通河上游的祁連縣默勒鎮牧區的高寒草地退化現象,試圖將科學研究與社區需求相結合,尋找人與自然的良性互動模式。

雪際項目

《雪線》通訊

2016年《雪線》通訊共發布14期(第50-63期),並從11月開始由月刊調整為半月刊。每期《雪線》通訊針對“雪物種”、“雪域”和“雪極”三個方面蒐集新聞報導和科研進展,通過郵件和微信公眾號向訂閱者推送。

行走湟水——探訪我們的母親河

2016年雪聯設計“行走湟水——探訪我們的母親河”公眾參與活動工具包。在7月-10月間,在湟水河主要支流之一南川河組織戶外河流體驗活動3次 ,累積上百人次參與學習水環境基礎知識,參與對不良行為的監督和舉報;組織興海路社區環保課堂1次;組織“河湟之子青年營”,推動大學生參與本地環境觀察和行動。

“見證水源,關注冰川”

冰川在自然生態環境的演變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對人類生產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冰川儲存著淡水資源、融化後可補給江河,被稱為高山固體水庫。但近40年來,我國西部冰川82.2%處於退縮狀態,面積的縮小比例在2%~18%左右。在此背景下,雪聯開展了“見證水源,關注冰川”活動,旨在通過照片展、紀錄片放映及發放宣傳手冊等形式呼籲人們關注我國西部冰川水資源現狀,拒絕冰川水環境的污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