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樂都縣壽樂鎮

青海省樂都縣壽樂鎮

青海省壽樂鎮位於樂都縣縣境北部,距縣府駐地20千米。壽樂鎮內主要旅遊景點是羊官寺。

1:簡介

壽樂鎮位於樂都縣縣境北部,距縣府駐地20千米。人口0.8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藏、蒙古、土族等。總面積188.6平方千米。轄倉嶺頂、馬家灣、土官口、王佛寺、陳家堡、倉嶺溝、羊官溝、土官溝、聯合、尕扎、昂麻、牧場12個村委會。1950年沿舊制設壽樂鄉,1958年併入碾伯公社,1961年分設壽樂公社,1984年復設壽樂鄉。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20號文批覆:撤銷壽樂鄉設立壽樂鎮。

2:景點介紹

壽樂鎮內主要旅遊景點是羊官寺。羊官寺,又名“壽樂寺”,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藏語全稱為“東霞扎西曲林”,意為“北山吉祥叢林”。位於樂都縣壽樂鎮羊官溝村,距西寧80公里。該寺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距縣城碾伯鎮22公里。佛寺在50度陡的山樑上層層下建四大院三大殿,布局懸妙而錯落有致。寺記憶體有唐卡、法器等大量的明代文物。

據說該寺原先藏有很多珍貴文物:明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永樂皇帝下敕諭一道,賜銅印一枚,蟒袍一套,象牙碗六對,珊瑚樹兩株,金佛四尊。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曾遭哈砸部劫掠。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由互助佑寧寺僧人根登羅哲搬到現址重新修建了這座寺院,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建成顯宗學院(講經院),從而形成一座樂都地區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清廷賜名“福祥寺”,康熙皇帝賜“福壽”斗字金匾一楨。同治年間陝甘總督左宗堂資助修繕,並題“護國渡世”匾額一楨。

據《安多政教史》記載:該寺修建有118柱的經堂,其建築為七轉九、三重檐、九脊頂斗拱合壁、高三層的藏漢式殿堂。內有十六根通天柱,用龍毯包裹,地毯鋪地,珍貴的壁塵帳懸空,琅琅奪目,還有一百兩和五十兩銀燈。經堂內供各種佛像,法器法物布滿大堂。經堂上方有大殿一座,其建築為三轉五,高三層,內設主佛像是一尊高10米的彌勒佛8歲童像。經堂前山腳下,有三轉五,三重檐的護法殿一座。還有官房、講經院、吉窪昂等建築64間。文革期間,寺院除北樓之外全部被拆毀。直至1981年才開始重建寺院。截止目前修建的建築有:經堂、拱檁懸牽大佛殿3間、尊神塔2座、大佛像一尊、講經院三間(經室)、本康兩座,並從拉布楞寺運來塑就的八尊佛像供在經堂內。

羊官寺的屬寺有龍溝寺、長嘴溝寺,香火部落有班塘族、阿拉族、大巴族、小巴族,總稱為羊官寺三寺四族。過去化隆縣尕若東寺和甘肅涼州的白塔寺也是柳家佛的管轄寺院。這個寺院的主要佛事活動有:正月觀經、放茫茶、曬大佛、跳禪、誦經;四月、六月、七月、十月觀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