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戀曲的紅色交響曲

1950年3月—1950年12月:就讀於瀋陽市十二中學。 1951年3月—1953年3月:中國志願軍總後三分部軍械庫保管員。 1953年3月—1955年4月:中國志願軍總後三分部彈藥一庫保管員。

內容介紹

當我們聽慣了“為自己奮鬥”的口號,每天想著如何讓腰包鼓起來的時
候,不知還有多少人在思考何謂“崇高”,什麼叫“人類解放”?在城市燈
紅酒綠的喧囂中,我們的內心似乎再也找不到前輩們那份安寧與堅定,而在
寒春身上所凝固的那種信念正是這個時代最缺少的東西。作者楊郁卉相信總
會有一些人能夠讀懂寒春,理解寒春,並從她那裡汲取到寶貴的精神養分,
去追求真正的崇高,真正的解放。通過《青春戀曲的紅色交響——寒春和我
們的故事》這本書,希望有人能記住寒春,並把她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作者介紹

易世良,男,漢族。1933年7月11日出生於瀋陽。
1943年3月—1945年12月:就讀於瀋陽市東陵區英達國小。
1946年3月—1949年12月:就讀於瀋陽市北市區西塔國小。
1950年3月—1950年12月:就讀於瀋陽市十二中學。
1950年12月—1951年2月:中斷學業,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後軍械學校
學員。
1951年3月—1953年3月:中國志願軍總後三分部軍械庫保管員。
1951年10月:在《志願軍》報上發表第一篇通訊稿。
1953年3月—1955年4月:中國志願軍總後三分部彈藥一庫保管員。
1955年4月—1956年6月:中國志願軍總後三分部軍械處見習助理員。
1956年6月—1958年4月:中國志願軍總後三分部軍械處五級助理員。
1958年5月—1959年3月:撫順市毛燕鐵礦人保幹事、秘書。
1959年3月—1994年1月:撫順新撫鋼廠,歷任經理辦、黨委宣傳部幹事、工會幹事、工會副主席等職務。
1962年7月1日:與王秀君結婚,一生共育四個子女。
1963年:取得遼寧函授學院中文系本科畢業證書。
1971年:父親易曉鐘被定為歷史反革命分子,受其牽連,下放車間勞動改造。
1985年:獲中國文化書院大學後教育“中文比較文化研究班”的畢業資格。
1994年1月:退休。從18歲參軍到60歲退休,戰鬥和工作了整整42年;從1959年開始寫作,到1994年退休,在各級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三十餘萬字。
2008年5月12日,病逝,享年75歲。

作品目錄

第一篇我的抗美援朝--一個小兵經歷的韓戰
朝鮮戰地生活追憶
好友杜濟民
志願軍戰歌:50年封存的故事
終生難忘的一首歌
人民的戰歌
發已白,情依舊---抗美援朝紀念塔參觀記
抗美援朝紀念館參觀記
第二篇朝中兩地書
朝中兩地書
第三篇 五十年文存
一九九八年退休日記摘抄
《巴斯克維爾的獵犬》與趙氏孤兒
畢生的追求
別夢依稀“二馬路”
讀《歲月隨想》的隨想
“風物長宜放眼量”
告訴孩子們,別讓歷史悲劇重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