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青島港風雷激盪三十年(1978-2008)(套裝全2冊)》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第一部 1978——1981艱難起航
前言
1978 改革元年
那個冬天
使命扛在肩上
[年度記憶·1978]
1979 先河
“三區”年代
溫暖的印記
嶄露頭角
[年度記憶·1979]
1980 想要告別有多難
愚昧的代名詞
黑染缸
告別僅僅是開始
[年度記憶·1980]
1981長路漫漫
春天在哪裡
“等、靠、要”
[年度記憶·1981]
第二部 1982——1984路上滄桑
1982希望
別樣風景
春天並不浪漫
播下種子
[年度記憶·1982]
1983攻堅,攻堅
“釘子戶”
住房“衝擊波”
後勤不“後”
[年度記憶·1983]
1984期待輝煌
走馬上任
新風
[年度記憶·1984]
第三部 1985——1988如歌的行板
1985 開啟困局
思想先導
“雙補”
[年度記憶·1985]
1986鑄魂
十年一會
徹抓徹改
建鋼班子
[年度記憶·1986]
1987必須面對的現實
港口下放
混亂仍是問題
[年度記憶·1987]
1988轉折
局長負責制
雷厲風行
變革年代
[年度記憶·1988]
第四部 1989——1992劈波斬浪
1989 考驗
重中之重
“三個一心一意”
“8. 12”
[年度記憶·1989]
1990隻爭朝夕
修路
科技大會
前灣開港
職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年度記憶.1990]
199l執著向前
向一線傾斜,向科技人員傾斜
狂風吹不倒
解困
[年度記憶.1991]
1992春潮湧動
打破“一大三鐵”
齊頭並進大改造
激越百年
[年度記憶·1992]
第五部 1993——1998遍插紅旗到四方
第六部 1999——2003穿越輝煌
第七部 2004——2008時代強音
第八部 致謝
文摘
中國的改革元年,也是青島港的改革元年,這是一個嶄新的起點。而奠定這一起點的,從黨和國家的全局來說,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的新的路線方針政策;就青島港而言,是對常德傳的發現和任用。這兩個因素的交匯,推動著青島港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當灰白的太陽終於費力地鑽出薄霧,就會把它那毫無熱氣的光線投射到十里港區的每一個角落——坑窪不平的道路、雜亂無章的堆場、破舊不堪的倉庫和船上船下穿得像叫花子一樣扛大包的碼頭的人身上。
當時的青島港被稱為“交通部青島港務管理局”,隸屬於交通部,由大、中港及黃島油區三部分組成,是一個有四個裝卸作業區,一個客運站及相應的船隊、機修、修建、通訊、供電、醫院、公安、學校、港監、外理、外輪燃供、服務公司等單位組成的綜合性港口。其中,第一作業區為煤炭出口裝卸專業區,第二、三作業區為散雜貨進出口裝卸區,第四作業區為石油進出口裝卸專業區。
序言
一個擁有百年歷史、帶著計畫經濟深重烙印的老港口,如何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從步履維艱跨向潮頭,成為國有企業典範?
一個全身心投入港口事業、帶著濃厚傳統特色的中國紅色企業家,如何執掌青島港24年、歷經風雷激盪始終一往無前?
在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臨近之際,在我們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這個偉大的巔峰時代時,青島港、常德傳重重地撞進了我們的視線。
2007年,在完成中宣部新聞採訪團對青島港的集中採訪報導之後,我們被一種強烈的吸引力、使命感牽動著,開始了對青島港長達一年多的深度調研。我們希望能夠通過考察青島港改革開放30年的這一段歷史,探尋那些隱藏在表象之下的變革力量,學習並弘揚變革者的智慧和勇氣,更加認清中華民族未來的復興之路。
名人推薦
這本書告訴我們:月有圓缺,而況人乎?故,創業之時,自強不息;成功之時,至誠至謙。盈虛之數,興衰之道,都在你心裡明乎此,可無憂矣!——《人民日報》副總編輯 米博華
青島港的歷史生動地說明:把優秀的幹部放在關鍵的崗位上,帶出一個忠誠於事業、聯繫民眾、積極團結正派的領導班子,善於團結和調動廣大民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我們的國有企業就一定能煥發無限的生機。——國家發改微體改所研究員 高粱
偉大的組織能夠讓普通人變得偉大,優秀的文化能夠讓大家一起優秀。青島港就是這樣我向讀者強力推薦此書!——中央黨校《學習時報》副總編輯鍾國興
毛澤東時代造就崇高品格,鄧小平時代提供施展舞台,人民民眾是力量源泉,世界市場是廣闊天地,青島港是常德傳的生命願常德傳的品德和事業能夠在青島港傳下去,在中國發揚開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韓德強
“制度創新激發活力,給大多數人帶來福利的改革必見成效”——閱《青島港風雷激盪三十年》之觀感——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邱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