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中學生學農實踐基地

青島中學生學農實踐基地

青島市中學生學農實踐基地坐落於青島即墨金口鎮錢穀山北麓,是市教育局與青島金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由青島金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立,為市內四區國中學生提供學農實踐的校外基地,旨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拓寬中學生實踐渠道,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簡介

青島市中學生學農實踐基地規劃占地3600畝,一期工程占地1000畝,建築面積1.5萬平米,累計投資4600萬元。建成學生宿舍6000平方米、1120個床位,專用教室20間、1800平方米,多功能廳、餐廳3600平方米,浴室、洗衣房等附屬用房700平方米,能同時容納1100名學生開展實踐活動。

從2012年秋季開始,市教育局每學年分批次安排市區四區2萬多名國中學生到學農實踐基地進行為期一周的學農實踐,其中學農實踐課時占2/3,安全教育和農業理論學習課時占1/3。學農實踐基地選編了綜合實踐教案80餘個,為學生提供選單式課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課程。

操場掠影 操場掠影

在基地的學農活動主要包含三大版塊:田間、野外實踐教育版塊,主要是 讓學生採茶、刨地瓜、摘花生,根據季節的變換讓學生參與田間勞動中;農產品深加工版塊,主要學習磨坊、碾坊、粉坊、釀酒、榨油、炒菜、野炊、剪紙等內容;拓展訓練版塊,讓學生體驗攀岩、過斷橋,農村社會調查等。學生到基地實踐的時間一般為一周,吃住全在基地,每名學生只需交125元的一伙食費,價格並不是很高。通過學農活動,學生能學到很多知識,也能增長生活技能。 同時學校也可以在這裡給學生進行地理生物的輔導。

宿舍掠影

宿舍樓外景 宿舍樓外景
宿舍四合院內景 宿舍四合院內景

在學農實踐基地里,不僅僅是每天進行各種學農活動,更有宿舍內的內務評比。抻平的床單,拍平的枕頭,疊的方方正正、有稜有角的豆腐塊,都是對現在學生的一種鍛鍊。八或十人一間宿舍,更是考驗學生們團結協作的能力。宿舍內乾淨整潔,暖瓶,水盆,被褥,枕頭等基本生活用品一應俱全,除此之外,每位學生還有自己獨立的儲物櫃,每間宿舍里還有垃圾桶等清潔工具。

手抄報展覽 手抄報展覽

影響人生

學農基地除了完善的硬體設施,更是重視讓學生在活動中實踐,在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品味人生的含義。每個室內活動的教室里都相應的寫有此實踐的人生真諦。如豆腐坊中的“做人須如豆腐一樣方正潔白”;食堂中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真正讓學生在實踐中體味人生之道理。基地老師的言傳身教讓這些品質不再是無形的,而是真正與學生的思想和精神相結合,融入學生以後的學習、生活、做人的道路。

如野炊這樣考驗學生團結協作的課程讓學生們真正感受到了“為別人著想是第一等學問”,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了包容與諒解,體驗了合作與歡樂。每日的時間安排十分有規律,晨起要在校外的小操場上跑早操,要進行每天兩次的內務檢查,要進行上午與下午的實踐活動,晚上定時熄燈,有老師進行宿舍檢查。讓學生在實踐中蛻變、成長。真正學會了自立自強。

我們追求,我們擔當;我們跌倒,我們成長。但我們從未想過退縮,因為未來在前方,我們 在路上。

隨筆小記

山裡的空氣,白天,黑夜全都不同於城市。很寧靜,很舒服。你一定會愛上這生活。夜晚是完完全全的漆黑,天空上看不到月亮,看不到星星,但卻有天空觸手可及的感覺。天空之大,激發了我們對未來的嚮往與渴望。山裡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與自然。完完全全的未經雕琢。與世隔絕的環境使我們心靜。學會的生存本領使我們歡欣。與同學朋友的深入了解使我們愉悅。總起來說,這裡很好。真的很好。會有種魔力吸引著你。在這裡學到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會使我們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受益匪淺。

早晨,聽起床號起床,到操場集合開始早操,早操之後回宿舍休息,整理內務,再下去集合吃飯。吃完飯後休息接著開始早上的活動,中午吃完飯後午休,午休後進行下午活動。晚上吃飯後休息,再進行晚自習。

青島53中學生在基地學農時拍下的掠影 青島53中學生在基地學農時拍下的掠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