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簡介

景區內建於五代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的千年古剎—靈峰寺,歷史悠久,佛教文化影響深遠。靈峰寺在歷史上雖幾遭劫難,但至今仍然香火鼎盛,香客不絕。
靈峰青青世界作為原始闊葉森林和國學主題公園,集原始生態、茫茫竹海和佛學文化於一體,以其獨特的魅力展示於世人,每天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感悟“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真諦,享受大自然的恩賜,青青世界已成為長江三角洲都市人頤養身心、增福添祿的健康樂園。 靈峰原始闊葉森林
整片闊葉林鬱鬱蔥蔥,極其壯觀,林中生長著木本植物64科231餘種,堪稱“天然植物博物館”,安吉第一銀杏、第一古松、第一大紫薇等珍稀植物均生長其中。林內古樹參天、生態怡人,是大自然恩賜給長江三角洲區域一片難得的淨土。這片位於北緯30.35度的原始闊葉森林被植物學家稱為“自然界的奇蹟”。 靈峰竹海
“川原五十里,修竹半其間”,原始闊葉森林周圍環繞著數千畝的靈峰竹海,處處峰巒疊嶂,秀竹林立,傳說中的靈峰山神—護山龍王就藏身其中。走進竹海,仿佛置身一片綠色的海洋之中,沐浴自然清新,聆聽百鳥朝鳳,令人心曠神怡,煩念俱散。
千年古剎——靈峰寺

安吉縣政府對靈峰古剎甚為重視,1983年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批准修復開放,該寺現存或新修佛教建築主要有山門、天王殿、三聖殿、藏經樓、僧寮、客房等。又有《重建靈峰寺碑》、《明道人智旭碑》、《范公雲碑》、《靈峰百福寺碑記》等四塊碑刻,以及藕益大師靈塔。寺前古樹參天,溪流潺潺;後山竹木茂盛,環境清幽,是信眾修法、香客禮佛的理想勝.
禪宗靈峰派創始人藕益大師系中國佛教史上著名人物,俗姓鍾,名際明,又名聲,字振宇,出家剃髮後命名智旭,字藕益,別號“八不道人”,原籍江蘇木瀆人,生於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14歲從憨山弟子雪嶺剃髮出家,後住晟溪、溫陵、湖州、九華等寺院,但對靈峰寺情有獨鍾。他雅愛靈峰人朴景幽,33歲有偈語“靈峰一片石,信可矢千秋”。以後三次歸臥靈峰,長達十年之久。清順治十一年(1655年)在靈峰圓寂,弟子奉骨塔於大雄寶殿右側。大師著書甚豐,有《靈峰論》五十多部221卷,與憨山、紫柏、蓮池、並稱為“明代四大高僧”,後被奉為淨土宗第九祖師,他所開創的靈峰派以及他所倡議導的一代宗風,由他的高徒蒼輝法師繼承發揚。
門票:38元
地形土壤
公園山地屬天目山支脈。天目山以峰嶺崗巒、層巒疊嶂至此,隆起靈峰山,古稱北天目。山體坐北朝南,由大雄峰、百丈峰、獨立峰、五蓮峰、二乳峰等諸峰圍合而成,呈“太師椅”狀。最高峰為百丈峰(海拔336.3米),其次為大雄峰(海拔328.1米)。山頂岩石突兀,險峻雄奇。山北懸崖峭壁,高達數丈。山南中上部溝深坡陡,其下山地地勢漸趨平緩。谷底靈峰寺一帶地勢平坦。山地向四周延伸為開闊的低丘緩坡,海拔40—50米。
靈峰山地母岩主要以沉積岩中矽質岩、砂質岩、砂岩為主。土壤大部分為山地紅壤。海拔75米以下低丘緩坡現為苗圃、茶園及人工濕地松林,經過多年的精耕細作,多為耕作土,豐厚肥沃。海拔75~250米之間,山體坡度較緩,現多為毛竹林、松林及常綠闊葉次生林,植被保存良好,土層較厚。海拔250米以上,山勢險峻,土層較薄,岩石裸露明顯。
氣候水文
公園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回春快,秋季來得早,冬季多嚴寒。據縣氣象站提供的資料;其年平均溫度15.6℃,最冷的一月平均氣溫2.7℃,極端最低氣溫—18℃,最熱的七月份平均氣溫27.9℃,極端最高氣溫41.0℃,年日照時數2005.5℃小時,無霜期226天,≥10℃年活動積溫4800--4900℃,年平均降水1350mm。適宜的氣候條件對植被的生長、野生動物的棲息繁殖十分有利,又為森林公園開展佛事旅遊、休閒度假,森林旅遊觀光提供了良好的氣候條件。
公園位於西苕溪幹流及其支流滸溪、南溪之交匯處,登山頂三溪可盡收眼底。森林公園內峽谷秀竹中,東清澗、梅花澗二條澗流四季潺流不息,水質清澈,集雨面積小,水流量不大。沿溪澗至山頂,溪流又以泉、潭、池、澗等水體景觀流淌。據《靈峰寺志》記載這兒有北天目池、龍樹泉、歡喜泉、安養泉、影雲潭、澡月池、釣月池、洗巾池、梅花澗等。眾多的泉點、深潭、碧池、溪澗為山林增添了動感和靈氣,豐富了景觀內容。此外,公園內尚有許多山塘,主要用作農田灌溉。
森林植被
森林公園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北部亞地帶。從垂直分布來看,在海拔75m以下的坡攏地帶,主要為苗圃、茶園及人工濕地松林和杉木林;靈峰寺前及其周圍延伸山腳地帶,為常綠落葉”司葉混交林,喬木主要為香樟、青岡、楓香、苦櫧、麻櫟、朴樹、天目木蘭、鵝掌揪等樹種,樹齡均在50年以上,林下灌木、雜草叢生,林分鬱閉度高;林中還生長著數株古楓香,樹齡均在百年以上,胸徑在lm左右;寺前現有古銀杏l棵,樹高35米,胸徑143厘米,樹齡在千年以上;人工植被為金錢松、濕地松林;二乳峰東南側,海拔在75m——125m之間為人工濕地松林及小面積經濟林和毛竹林;海拔125m以上為天然常綠闊葉次生林;五峰圍合之山坡南側,海拔在75—250m之間為人面積的毛竹林,250m以上為天然常綠闊葉次生林,山頂地勢平坦處有天然馬尾松林及人工植被檫木、毛竹;五蓮峰以西海拔70一130m處為天然馬尾松及部分人工濕地松林:海拔130m以上為天然常綠”司葉次生林。在天然常綠闊葉次生林中,樹木種類繁多,主要為青岡、木荷、甜櫧、苦櫧、米櫧等。
經初步調查和統計,森林公園內有木本植物64科231種,在231種植物中,有155種可供藥用,有104種可供觀賞,有47種為野生蔬菜,有34種為野生果樹。
交通概況
在安吉長途車站可乘坐上墅、天荒坪、大竹海、山川公交,在靈峰入口處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