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靈峰寺始建於明天啟三年(1623年),修建時在如鳳山下用粗石塊打成石條台階,鑲嵌為踏步,沿山形拾階而上,約十多米可直達山門。山門坐西向東,兩旁四根通天大柱,建兩層樓閣(看河樓),左右各建一間小閣,共三間。
結構
靈峰寺大殿坐西向東,內塑釋迦牟尼佛像1尊,身高1.86米,兩旁塑有肖釋月氏佛和彌勒佛各1尊,在側還各塑有9尊羅漢,計18尊。南北建有廂房,北廂房塑有地藏王菩薩像,兩邊各塑有5尊手拿笏板向地藏王朝拜的十殿閻君。南廂房為百子宮,內塑三霄娘娘(即瓊霄、碧霄、雲霄)3尊,並有100個泥塑娃娃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寺院內古榆參天,將寺院全部遮蔭。殿閣內有鐵鐘一口,高1.4米,直徑70多公分,重約600餘斤,響聲可傳十餘里,此鍾在“文化大革命”中丟失,下落不明。寺院山門、殿字布局嚴整,雕樑畫棟,起脊臥閣。山下河溝環繞,建有臥橋與古寺相連,形若彩虹。故《皋蘭縣誌·古蹟》稱:靈峰寺“縣治大河以北,以為勝景。”
景觀
百子宮
歷史
明崇禎年間(1628年一1644年),靈峰寺遭兵燹焚毀,僅存遺蹟。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當地民眾重建。雍正十二年(1734年)和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又分別重修,嘉慶、道光年間屢有補修,同治年間二次毀於戰亂。光緒時,皋蘭十八堡民眾再次捐資重修。1968年靈峰寺被拆除,部分木料用於修建水阜國小。
1978年以後,隨著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逐步落實,經當地信教人士的多方奔走和有關人士的慷慨解囊,在原址上新建了靈峰寺一部分建築物,其建築風格與繪畫雕刻藝術都超過了原有的風貌。每逢初一、十五,本村和鄰近的善男信女都到靈峰寺燒香拜佛,祈求平安。靈峰寺又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繁華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