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概況
靈山衛街道(Lingshanwei Street Commune)位於青島市黃島區東部,北倚小珠山,與辛安街道毗連;南瀕黃海,與靈山島隔海相望;東靠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西與隱珠街道相鄰。面積36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2公里。轄29個行政村,有居民8223戶,戶籍人口2.3萬人。辦事處駐地西南距膠南市政府10公里,東離開發區管委3公里,省道泰薛公路、青島濱海公路橫越辦事處南部,辛積路縱穿辦事處東部,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截至2004年底,靈山衛鎮面積36平方千米,轄29個行政村、2.3萬人。2005年,撤銷靈山衛鎮,在原行政區域設立靈山衛街道,12月18日正式掛牌成立。
靈山衛街道辦事處地屬溫帶季風氣候,春暖秋爽,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境內交通四通八達,沿海有全國吞吐量最大的青島前灣港、國家二級開放口岸積米崖漁港及私人碼頭大灣港,省道泰薛公路、青島濱海公路縱貫全鎮,乘車十分鐘就可到達青島保稅區和青島臨港產業加工區,乘車、船由高速公路、輪渡30分鐘可到達青島火車站和青島流亭國際機場,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建成後,10分鐘即可到達青島市區。辦事處能源充足,配套齊全,擁有裝機容量12000千瓦的熱電廠,供(熱)汽能力100噸/小時,日供水能力2萬立方米;有日處理能力達2600噸的污水處理廠一座。通訊、教育、食宿、衛生設施完備,為海內外客戶提供了良好的投資環境。
行政區劃
行政村東門外村 、西街村、北門裡村、南街村、東街村、鄭戈莊村、趙家廟村、開山口村、大樓村、蔡家莊村、小窪村、柏果樹村、張家莊村、毛家山村、西門外村、西南元村、北街村 、北門外村、朱戈莊村、黃石圈村、西南村、南門裡村、大灣村、窩洛子村、北窯村、楊七嶺村、山子西村、李家河村、東趙家村
由來
靈山衛始建於明朝洪武五年,為抵禦倭寇,設防築城,連府設衛,明、清兩代均為魯東南沿海軍事重地,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風景秀麗、經濟發達的名城古鎮。據《靈山衛志·輿地誌·沿革》載:“靈山衛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裁於清雍正十二年十二月(1735年)”,“明洪武五年魏國公徐達調指揮僉事朱興築土城,以備倭。周圍三里,高二丈五尺,厚半之,門四,池二丈五尺,廣二丈。永樂二年(1405年),指揮僉事郭崇重修,外包以磚,周方加二里,四門加樓,增鋪舍十餘所。後漸傾圮。弘治元年,分巡副使趙鶴齡檄指揮僉事張某重修。名其四門,東曰朝陽,西曰閱武,南曰鎮海,北曰承恩”。又載:“衛與靈山隔水相對,靈山:‘嵌露刻秀,儼如畫屏,屹立於巨浸之上,草色山光,翠然奪目,林木茂密,不生毒蟲,未雨而雲,先日而曙,若有靈焉’,衛以山得名”。
歷史沿革
1946年設立靈山衛區,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84年設靈山衛鎮;1949年設立靈山島區,1955年改鎮,1958年改公社,1984年設靈山島鄉。1996年,將膠南市靈山衛鎮的台子溝、八里莊、荒里、扒山、岔河、戴戈莊、兩埠岸、王家港、花科子、薛辛莊、高家台、周家夼12個行政村劃歸青島市黃島區長江路街道。1997年,靈山衛鎮面積68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8.5千米,人口3.3萬,轄靈山衛北門裡、靈山衛北街、靈山衛西南園、靈山衛西街、靈山衛東街、靈山衛南街、靈山衛南門裡、東趙家、台子溝、八里莊、荒里、 扒山、岔河、山子西、楊七嶺、戴戈莊、李家河、薛辛莊、大樓、毛家山、黃石圈、北窯、朱戈莊、北門外、周家夼、高家台、東門外、窩洛子、兩埠岸、王家港、花科子、蔡家莊、開山口、鄭戈莊、趙家廟、張家村、西門外、西南村、大岔口、積米崖、小窪、白果樹、大灣43個行政村;靈山島鄉面積7.3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4.3千米,人口0.3萬,鄉府駐城口子村,轄城口子、毛家溝、李家村3個行政村。2001年,撤銷靈山島鄉,併入積米崖港區。2004年底,靈山衛鎮面積36平方千米,轄29個行政村,人口2.3萬人;積米崖港區陸、島總面積9.53平方千米,轄積米崖港和靈山島管區、4500餘人。2005年,撤銷靈山衛鎮,設立靈山衛街道,12月18日正式掛牌成立。
2012年12月劃歸黃島區。
經濟發展
靈山衛街道地理位置優越,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靈山衛街道搶抓膠南市“東接”戰略機遇,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的要求,制定了《靈山衛總體規劃》和《靈山衛東區、西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加大城鎮拆遷改造力度,拉開了城鎮建設的新框架,東部城區形象初步顯現。截止目前,全處共完成投資10億多元,整治改造126萬平方米,拆遷9.7萬平方米,建成多層151棟81萬平方米。按照基礎設施先行的原則,加大了以道路、河流、地下管線為主要內容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目前全處共投入資金5300萬元,整治道路12條16000米,硬化路面10萬平方米,鋪設管線8900米,市確定的3萬噸污水處理廠前期規劃、環評結束,拉開了城鎮發展的新框架,城鎮承載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村莊改造步伐加快,截止目前,全處共完成拆遷651戶,拆遷面積8.7萬平方米,建成39.8萬平方米,回遷居民315戶,東街朝陽新區、北街匯祥花園已形成初步規模。月亮灣、老市場等重點項目加速推進,農民公寓在建的7棟3萬平方米的農民公寓樓現已陸續封頂,計畫年底投入使用;康大風和日麗、瑞泰瑞海花園、天和住宅小區共建成住宅52萬平方米,樹立了東部新區良好形象。
靈山衛作為膠南市的經濟強處和對外開放前沿,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形成完善的工業體系,現已形成熱電、紡織印染、化工橡塑、倉儲物流、皮革箱包、機械加工等八大優勢行業,從業人員2萬多人,各類工業企業42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5家,工業占全鎮GDP總量的90%以上。2005年,街道辦事處共完成財政收入6022.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508元,固定資產投資5.47億元,分別占計畫的127%、106.2%、118.2%,同比增長55.86%、15.2%、186.7%。契約利用外資7888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300萬美元,外資到帳816萬美元,分別占年計畫的126%、101%、102%;引進內資項目35個,內資到位6.75億元,占計畫的140%;完成進出口金額4980萬美元,其中出口額達3120萬美元,分別占年計畫的159.8%、142.6%。
靈山衛街道辦事處海岸線長12公里,具有物產豐富的海洋資源。沿海沙灘細軟,沙粒均勻,風平浪小,是發展旅遊業的理想勝地。國家二類對外開放口岸——積米崖港距辦事處駐地1華里,是山東省第二大漁港。處內大灣港是山東省內第一家民營碼頭,可停泊3000噸級貨輪。全處共有各類漁船310艘,海水養殖面積8100畝,其中人工增殖海參、鮑魚1080畝。
2011年,全街道實現財政收入3.1億元,工商稅收17900萬元,到賬外資1684萬美元,實際利用內資6.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734元。靈山衛作為傳統工業鎮,2011年全街道各類工業企業52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1家,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5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和25%。
靈山衛現轄29個行政村、1個居民社區,面積36平方公里,其中小珠山1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0公里,戶籍人口2.8萬人,常住人口5.5萬人。區位優勢突出,全處共有17個村參與村莊改造,整體搬遷9個村,累計完成拆遷3658戶、227家企業及158家三產業戶,新開發建設140多萬平方米,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創造了和諧拆遷、人文拆遷、生態拆遷等城市拆遷改造新思路、新經驗。
為鞏固擴大拆遷改造成果,提升城區形象,街道高度重視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近三年累計投入資金3億多元用於城區基礎設施配套及環境綜合整治,對全處所有道路、村莊、河道、山體、節點等區域進行了全面整治提升,逐步完善了城區道路、供熱、供電、管網等基礎設施配套,逐步償還了歷史欠賬,城區承載力顯著提升,城區面貌日新月異,被評為首批山東省綠化模範街道,青島市生態文明鄉村街道建設工作先進街道。
結合片區改造開發,點線面結合,全方位啟動,打造以衛城為中心,以小珠山休閒度假區、月亮灣商業服務區、黃海學院文化產業區、衛城特色商住區四大片區為支撐,以靈海路十里商業街為軸線的現代化濱海城市功能新區,搭建創業平台,發展高端產業,提升產業水平,增強發展後勁。逐步淘汰科技含量低、環境污染重、資源消耗大、經濟效益差的企業,轉而引進可持續發展的優質產業。先後引進發展了小珠山休閒度假、悅榕莊酒店、康大麗笙酒店及山地運動公園、鑫都匯商貿城、白果樹片區綜合開發等現代服務業項目,引進GIC、悅榕莊、麗笙、世茂等世界頂尖品牌,為城市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產業支撐,靈山衛經濟發展可持續能力不斷提高。
名勝古蹟
安陵邑故城。安陵邑又稱左關、丘關,戰國齊邑。《中國歷史地名辭典》云:“安陵邑,戰國齊地,在今山東膠南東北。”《中國歷史地圖集》標註其位置在今靈山衛附近。齊國三量之一的陳純釜銘文中稱“處茲安陵亭”。郭沫若先生指出:此安陵即靈山衛故城。據考察,靈山衛北有一山,名曰安陵山,山附近曾發現古代建築遺址。又,靈山衛以北有地名曰辛安,是否與安陵故城有關,尚待考證。
靈山衛古城。明清時期,靈山衛為我國北方海域的海防要隘。據《靈山衛志》載:“靈山衛,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設立以防海也。”這裡山陡水深,形勢險要。西北群山環抱,東與大海旋繞,靈山島屏列於前,齊長城帶圍於後,左有二嶗,右有大珠,山路盤曲,有一夫守關、萬夫莫開之勢。時靈山衛轄有前、後、左三所。前所即夏河寨備御千戶所,建有城池,故址在今膠南市琅琊鎮駐地夏河城;後所即膠州守御千戶所,附於膠州城;左所在衛城內。同時還於沿海設烽火墩台30座,臨海城堡12處,軍屯30個。軍戶駐於屯中,烽煙告警則為戰,海上平靜則事農。軍屯耕種收入為軍費,並上繳都督府一部分錢糧,為國家軍餉開支。
歷史上,靈山衛城曾歷經三次營造。第一次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右丞相魏國公徐達,派遣指揮僉事朱興來此建造土城,以防倭寇。建成後,城周為三里,圍牆高二丈五尺、厚一丈二尺五,東西南北各有城門,護城河深為二丈五尺,寬二丈。第二次於永樂二年(1404年)指揮僉事郭崇又大興土木,城池周長擴建為五里,外包以青磚,四門加城門樓,增鋪所十餘所。第三次於弘治元年(1488年),分巡副使趙鶴令檄指揮使張某再次重修,四方設門,東曰朝陽,西曰閱武,南曰鎮海,北曰承恩。
經三次建設,靈山衛城城池整齊,規模宏大。《衛志.建置志》載:“四門洞達,街為十字,均齊方正,形若棋盤,巷口有石若棋子,中有界河自北水門入,由南水門出,匯於城南,漸次歸海。”城中分東、西、南、北四街,建有衛署、學宮、經歷司、倉廒等。城東有演武場,建有將台、廳堂。城外還有社稷壇、風壇、雲壇、雷壇、雨壇、先農壇、城隍廟、關帝廟、玄武廟、三官廟、三司廟、馬神廟、觀音閣、福壽寺、朝陽寺等宗教教建築;有文林坊、柱史坊等坊表建築;有通濟橋、長平橋、迎鶴橋、小石橋等橋樑建築。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靈山衛裁併後,古城日漸荒廢。衛城於道光年間開始倒塌,至民國二十年(1931年)只留下四門和部分城牆,1960年代初期還保留西門和部分殘牆,現已全部拆除,只有城南還留有烽火台遺蹟。
鹹豐七年(1857年),靈山衛古城旁出土了“齊國三量”。由清代著名金石學家濰縣陳介祺收藏。為左關徵收稅賦的量器,均是戰國時期田氏代齊之後所鑄(古文田通陳)。一為子禾子釜,又稱丘關釜,銘文9行108字;一為陳純釜,又稱左關釜,銘文6行4字;一為左關,又稱左關,銘4字曰“左關之 ”。“齊國三量”和靈山衛附近出土的大量青銅劍、戈、矛、镟等,說明當時該地所處的軍事戰略地位。
宋金陳家島海戰遺址。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九月,金大規模南侵,其海軍以工部尚書蘇保衡為浙東道水軍都統制,益都尹完顏鄭家奴為副統制,用降人作嚮導,在膠西趕造戰船,伺機南下襲擊宋都臨安。是月,金軍戰船由膠西海口出發,泊於唐島灣。宋將李寶與其子公佐、海州魏勝等率水師至石臼山準備迎戰。時金軍中有數百名漢族水手降宋,李寶從中得知金軍雖眾,但不諳海道。某日夜深,南風驟起,宋軍戰船迅速起錨北上,士兵握刃待戰。駕駛金船者多為漢人,見李寶水師,遂將金兵騙入船中,金兵對宋師突然來到一無所知。宋戰船乘風疾駛過石臼山,至陳家島逼近敵船,鼓聲振盪,金兵大驚,忙逆風升帆開船,船彌亘數里,被風浪卷集到一處,陣營大亂。宋兵火箭齊發,因金船帆皆以油塗,中箭後大火蔓延,燒毀數百艘。李寶令壯士跳上敵船,短兵相接,殺敵無數。金軍副統制完顏鄭家奴及雄州刺史阿瓦等斃命,3000餘名金兵逃至陳家島後投降。都統制蘇保衡見大勢已去,乘船逃竄。是役,宋兵繳獲詔書、印記、征南行程歷、器甲糧斛等數以萬計,重不能舉者毀之以炬,大火燃燒4晝夜不熄。陳家島海戰為中國歷史上一次大規模海戰。
靈山島位於靈山衛古城正南,距大陸約10公里,島形狹長,南北約5公里,東西約1.5公里,面積約7.2平方公里,靈山島最高峰歪頭山海拔513米,是我國北方第一高島,在全國僅次於台灣島和海南島,有“中國第三高島”之稱。因古籍中有“未雨而雲,先日而曙,若有靈焉”的記載,故名靈山島。靈山島現有居民3000餘人,分12個自然村。靈山島山高海闊,氣象萬千;峰巒起伏,植被茂密,鬱鬱蔥蔥。
靈山島為典型的火山島,火山噴發降落之角礫岩,歷經風化剝蝕,形成鋸齒狀山脊,發育成大小山頭56座之多,其中高峰七八座,如靈山、歪頭山等。而靈山島東南受到海水侵蝕,形成造型奇特的海蝕地貌,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如老虎嘴、象鼻山、石秀才等。
靈山島上漁家村落風情別致,或居於崖邊,或位於海畔,或半藏於山澗。梯田、綠樹、碧海、紅瓦、藍天交相輝映,從海上望去,宛若翡翠浮在海面,故有“靈島浮翠”之美譽,為古“膠州八景”之一。坐落在城口子村的浮翠亭,為靈山島之標誌性建築;附近的望海樓,相傳為金完顏兀朮之妹出家為尼時所居,如今又在遺址上重建。
靈山島上有“拔母”古樹數株。相傳是明代初年從四川遷來的王姓人家在祖墳上栽種的。如今奇樹形若翠傘,桿若鶴脛,皮若鯨鱗,枝同龍爪,曾引起林學專家的關注。現靈山島的林地覆蓋率已達到70%,成為我國北方水域難得的“海上綠洲”。
唐島位於靈山衛東南海中,海拔19.5米,面積約0.75平方公里,距大陸岸線最近點0.4公里。據清乾隆《膠州志.古蹟》載:“唐太宗征高麗曾駐師於此”,故名唐島。島上有飲馬池,常年有水。有古炮台1座,建於清雍正四年(1726年),與西部之大珠山古鎮口炮台東西分列,呈拱衛之勢,同屬靈山衛管轄。
小珠山位於靈山衛街道西北部,西越隱珠東北,北跨黃島區辛安西南,總面積35平方公里,主峰大頂海拔724米,是膠南境內最高點。小珠山高峻雄偉,氣象萬千。小珠、大珠互為映襯,被譽為“雙珠嵌雲”。山上奇石和名勝古蹟很多,主峰大頂與白石頂南北對峙,上有天門、天橋。大頂之後有垂背石、船石、直樓,其前面有萬人井、四角石、瀑布石、穿心石、紗帽石、尖頂石、仙人跡、朝陽寺,又有龍泉、龍祠。現在寺、祠僅存遺蹟。大頂之東有臥單石、黃牙石、五頂山,並有兩處天然洞穴。大頂西側的鐘樓,古樸別致。橫額雕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八個大字,今保存完好。小珠山還有太平庵、白雲寺、陳氏雙烈祠等遺蹟,北麓有蜿蜒的齊長城遺蹟。
朝陽寺又叫天齊廟,坐落在小珠山東南側半山中,黃石圈村北,石嶺子村西。山下五里,即明清海防重鎮靈山衛。朝陽寺建於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重修於明憲宗成化五年(1469年),寺廟結構宏偉。1960年代,慘遭拆除,今僅剩斷壁殘垣。
原朝陽寺占地5畝。院內有各類祠廟10座,建築多用青磚青瓦,廊台畫棟,飛檐斗拱。主廟朝陽寺前有一座隆起的山脊,呈東西走向,該山突兀陡峭,似一長龍臥踞小珠山前。山頂嵯峨處,依次建有王靈宮殿、觀音老母廟和尼姑庵塔,這兩廟一塔獨立於山頂或山邊,與一澗相隔的北側七座祠廟遙相對應。澗內巨石崢嶸,樹木參天,山泉叮咚,兩山之間有一座石板橋,立於澗上,是連線前山與後廟的惟一通道。
朝陽寺的廟宇祠堂,分別建在兩座山樑上,其建築或依次相接,或隨山勢凸立於旁側;或順地勢凹坐於周邊;或倚立於陡崖峭壁處,其裝飛逸雄峻、肅穆而莊重。多佛眾神,神態各異,喜怒哀樂,栩栩如生。與朝陽寺並連向東依次排列為龍王殿、雹叱殿、牛王殿。龍王殿前有一龍王泉,前面七八米是踞於澗旁的觀音閣,閣上有碑銘:“明崇禎四年建”。今院內尚存三株雲楸,三棵銀杏,皆為千年古樹。大者樹幹需幾個人合抱,濃蔭遮天蔽日。當地民謠:“唐王重修,不記雲楸。”
龍王泉為一泓天然水泉。水深米許,寬不足米,泉外有兩片水灣,皆為泉水溢之。龍王泉水冬暖夏涼,四季常溫。泉中有一族長冠子的鱔魚,形如蛇狀,身體呈白色略有黑斑,遇到下雨陰天,就三三兩兩從泉中順溝露脊游向水灣。當地民諺:“白龍(白鱔)出泉,天將下雨。”
求雨是當地較隆重的祭祀儀式。每遇大旱,周邊十里八鄉的百姓,雲集而來,在龍王殿前設祭壇,供三牲,燃燭香。在和尚導引下,一身著藍偏衫的農夫進入龍王殿,先叩大禮念禱詞,然後
從廟中抱出一尊鑲有龍紋的花瓷瓶,小心翼翼地步入泉邊。三叩首後,由和尚提水裝瓶,裝滿水後將一束柳枝插入瓶頸中。農夫抱瓶送回家中,等降雨後再將水送回泉內。送時,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以謝龍恩。
朝陽寺每年有兩次大型廟會,名揚方圓幾百里。一是春天的四月初八,櫻桃裂嘴笑的時候;另一是秋天的十月十五,莊稼上場入囤之後。為趕廟會,遠方人們要早一天起身趕路,落腳住宿,第二天占個好位置。時進出朝陽寺僅一條道。來寺進香求願的、趕會聽戲的,遊覽觀光的,山路上行人如織,車輛驢子日夜穿行。天長日久,小路被軋成一道淺溝,淺溝被山洪一衝,溝狀愈深。後獨木輪車過不去了,只能牽著驢攀爬。驢子多了排泄物也多,從此這溝就叫“驢屎溝”。當年去朝陽寺,必經驢屎溝,溝由寺而成名。如今寺廟已毀,驢屎溝仍在。
靈山衛歷史悠久,歷史上人才輩出。明初,因所居皆軍戶,以武將著名。陽武侯薛祿,在“靖難之變”中英勇善戰,首奪九門,得到燕王朱棣的重用,且得以賜名,後轉戰北方,屢立戰功。朱棣即位分封功臣,賜誥券三代侯爵。明仁宗即位後,又加封太子太保。靈山衛顯姓望族中,明清時期先後出過進士、舉人、貢生300餘人。其中蘇叢,曾任江西道監察御史,巡按江南,剪除豪強,推薦賢能,辯明冤獄,興利革弊。焦復亨,名重一時,領袖膠州文壇60年。宋之釗,有“萊郡一人”之稱。蘇濬,著有《群玉齋詩集》。蘇潛修,編撰《靈山衛志》八卷,為後世留下了研究靈山衛古城的翔實資料。
進士府坐落在靈山衛鎮北門裡村委會北側。今村委會大門即為原進士府正門,院落即為王進士府
第。進士府是清康熙丙辰科(1676年)進士王請試的府第,如今大部分房屋已拆除,僅存西北角二進偏院落。偏院大門朝西,3間抱廈,是原府邸的西北角門。迎大門立磚砌影壁,繞過影壁是坐北朝南正房。房為硬山,青瓦覆頂,層磚疊澀出檐,青磚砌牆,石灰勾縫,一排6間,界牆分為兩個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