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官禪寺

靈官禪寺

我國傳統文化中素有儒道釋三家合流的淵源,三家共存,相互影響,轉換流傳。靈官,即王靈官,系道教護法神亦稱“靈官王元帥”、“豁落火車王靈官”、“玉樞火府天將王靈官”或“隆恩真君”。 王靈官信仰始於宋代,後聲名日顯,廣泛流布民間;明朝永樂年後,全國各地遍設靈官廟。

現邵陽市城東十井鋪有靈官禪寺一座。據該寺老殿碑文記載,該寺始興於清道光年間,鹹豐年間曾多次開會慶祝靈官及土地壽誕。後因年代更替,幾經毀損,於動盪中荒廢,然該地風水靈異,屢廢屢興,香火流傳,現為禪寺。

現住持釋演志師傅,於2005年修行到十井鋪,見老廟雖已破廢,但不失為風水寶地,遂發心整修禪寺,努力弘揚佛法,得遠近居士信眾幫助;歷經艱難曲折,建成大雄寶殿、居士樓,觀音殿、千佛塔、放生池等;整個禪寺頗具規模,香火日旺,聲名遠播。

基本信息

靈官的來由

關於靈官。 據道經所傳,王靈官本名王善,宋徽宗時人,曾拜西蜀道土薩守堅為師,得授道符秘法,成為宋代道土林靈素的再傳弟子。當時北方淮陰奉祀有同名小神。宋代社會腐敗,人們在現實世界中期待包公之類的清官再世,在精神方面亦有類似的信仰需要,於是有傳說:薩真人燒了淮陰地方小神廟宇,並收其為部將,玉皇大帝在其升天之後封為“先天主將”,主司天上、人間糾察之職。

王靈官像 王靈官像

對王靈官的信仰始於宋代,後其聲名日顯,廣泛流布民間。明朝永樂年間,杭州道士周思得精於王靈官之法術,在京師名聲卓著,能附神降體,對之祈禱則頗為靈驗。明成祖專門於京師為靈官王元帥修建廟宇,名為“天將廟”,歲時祭祀,於是王靈官之聲名更彰顯於世。明宣宗時,將“天將廟”改為“火德觀”,封王靈官為“隆恩真君”,後又加封為“玉樞火府天將”,為眾天將之首,道觀內增塑王靈官神像,形象為赤面三目,身披盔甲,手執神鞭,儼然為一鎮守武將,後遂為鎮守山門之神。

明成祖以後,全國各地遍設靈官廟,許多道觀中也專門增建靈官殿,王靈官遂成為道教的護法之神,且能濟世助人。靈官形象更加豐滿,其造像一般為紅臉虬須,金甲紅袍,三目怒視,左手執風火輪,右手舉鞭,一副鎮妖降魔的威猛氣派相。

靈官禪寺來由

1、歷史來由

邵陽市十井鋪,即老寶慶府城東興隆坳東北部,一處約八十戶人家的地方,風水靈異。道光年間,即在此設會敬奉靈官天尊,以及土地、雨神等神靈;道光三十年,當地李石劉陶四公,尊神之念,捐資三相靈官會,慶祝靈官及土地壽誕,塑靈官神像,並建廟,香火旺盛,綿延不絕。太平天國時,寺廟毀於戰火;同治六年開始恢復,至光緒年間香火重新旺盛。解放後,寺廟廢棄,特別是歷經“文革”十年浩劫,寺廟毀損嚴重,僅剩小屋一座,有當地村民私下供奉香火,改革開放以後才公開敬禮神靈,供奉香火。

2、地理位置

邵陽市城東十井鋪現有靈官禪寺一座。從邵陽市市區乘坐1路、18路、5路或7路公車,在十井鋪站下車,往北跨越鐵路再往北行走100米即到。地處十井鋪,東靠102倉庫,南對鐵路,西臨規劃中的大眾路(現為菜地水溝),北向為102倉庫和菜地。

開車在東大路板栗園位置往北,即湘西南物流園對面,鑽過鐵路橋洞,往右過101倉庫,離102倉庫20米左拐即到。

3、歷史考證

現老殿大門西側有碑文記載,據此簡略考證靈官禪寺歷史如下:

道光三十年,李公玉元、石公九成、劉公順山、陶公 山,同居斯土;﹍﹍尊神之念,顏曰三相靈官會;鹹豐四年開會慶祝靈官及土地壽誕;粵兵入境,將廟宇拆毀;同治六年,雷君空柏、曾君恆億、李君登祿、明壽, 為靈官會基礎;至光緒元年,雨神壽誕歸新會慶祝;光緒十二年立碑記述起會緣由及其中曲折。(註:歷史資料考證,粵兵即太平天國)

邵陽市城東靈官禪寺,歷經戰火,幾度被毀損;特別是解放後,經歷“破四舊”的政治運動,房舍拆除轉為農業用地,菩薩被毀損,香火一度中斷。幾經廢棄,到2000年時僅存房屋一棟,低矮破舊,當地居民習慣紀念性地稱之為“靈官殿”或“靈官廟”。

改革開放後,在重要宗教節日時,常有村民到僅存一棟房舍的靈官廟,供奉香火,房舍內香案簡陋,香案上有形體較小的菩薩,牆上壇城簡樸,滿是塵土,蒲團破舊,其它設施全無。

雖沒有出家人入住寺廟,但是當地風水靈異,香火日益旺盛,民眾信仰甚篤。

現狀簡介

釋演志禪師 釋演志禪師

靈官禪寺由現住持於演志禪師於2006年雲遊到此,見此此風水靈異,應當是能夠弘揚佛法的好道路場,發心建設。

老殿建設

危舊老殿已於2015年1月拆除,丞待重建

在取得市民宗部門認可並支持,以及當地村委和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的情況下,將原先僅剩的一棟土木結構房舍擴建,修葺一新,定名為“靈官禪寺”;殿內立地藏王菩薩,左右分別為財神菩薩和伽藍菩薩;大殿門口塑彌勒菩薩,後立韋陀菩薩;東廂房立靈官菩薩,西廂房立南嶽聖帝爺爺;於殿前立燈桿,明燈高懸;左右分別修建保香爐和故香爐,均由居士和信眾發心捐獻修建。

經過8年努力,先後購買土地6畝,現寺廟占地4352平方米,約合6.5畝;建設了大雄寶殿、居士樓、千佛塔、觀音殿等。

大雄寶殿建設

大展內佛祖像 大展內佛祖像

寶殿為宮殿式仿古建築,五開五進,人字大屋頂,馬頭牆,紅柱外廊,雕樑畫棟,斗拱精美。於2007年在非常艱難的情況下,演志師傅迎難而上,向當地村民購買土地2畝,開始修建,一年乃成,東西向寬26米,進深22米;外砌麻石圍欄,正門口有石台階,由廣大信眾於2014捐建。

大雄寶殿內供奉釋加牟尼佛祖、南海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藥師佛等佛像,以及一尊元代古佛(此古佛為大漢集團董事長傅勝龍先生捐獻)。寶殿東西兩側供奉十八羅漢和二十四天尊。

千佛塔 千佛塔

寶殿正面廊柱上有對聯,為市文聯主席張正清撰捐:靈光普照寶剎增輝社稷蒼生添福祉,官德常修聲威震遠公平正義惠黎民。該對聯由張松青先生以蘇(東坡)體書寫。大殿大門口對聯,由我市小圓居士捐:經聲佛號喚回世間迷途人,晨鐘暮鼓驚醒天下名利客。該對聯由石泉先生以個性化的魏碑體書寫。

千佛塔

九層六邊翹角千佛塔,塔頂立有觀音菩薩。2009年10月由佛門弟子范詞謀等居士倡議、操心修建,李源承建,朱紹華策劃設計,夏江華精工刻制。基座南側有“千佛塔記”,碑記詩云:“千佛垂慈降道場,塔記永傳續菩提;演經傳法度迷途,志高利生證正覺。”永留此塔,源源流長,龍天歡喜,諸佛讚嘆。

居士樓

居士樓二棟,三層,每層七間,共42個房間。

居士樓東頭底層為齋堂,第二層為三聖殿,第三層為藥師殿。

居士樓 居士樓

齋堂門口立柱上有對聯:鐘鳴板響常將生死掛心頭,粥去飯來莫把光陰遮面目。進門有對聯:客至莫嫌茶味淡,僧家不比世情濃。齋堂內側正中塑彌勒佛像,兩側有對 聯:

三心未了滴水難消,五觀若存斗金易化。

放生池,位於居士樓中間,寬7.5米,長12米,深2米,由信眾於2010年1月捐建;放生池中間立有漢白玉石雕南海觀世音菩薩像(手持淨瓶,立於漢白玉蓮花台上)。

觀音殿,奉請木雕彩繪的千手觀世間菩薩像,在本寺未正式修建觀音殿以前,暫時設立。殿門口有匾額和對聯,均由李建平(別號:麻袋師傅)書寫,對聯云:觀見西天法雨頻來淨俗世,音揚南海慈雲常現護禪關。


發展戰略規劃

靈官禪寺發展規劃 靈官禪寺發展規劃

近年來,土木結構的老殿破舊不能修,為安全考慮,經寺管會和當地協商,於2015年1月拆除。於此因緣之際,住持師傅發宏大心愿:重修並擴建寺廟,經多方努力現已購得土地10畝,擬修建山門、靈官殿、天王殿、觀音殿、文殊殿和財神殿等建築,以利弘揚佛法,方便眾生修行,滿足信眾信仰。

1、靈官殿

擬在大雄寶殿前方,老殿位置略作調整,修建靈官殿,殿內供奉靈官菩薩和南嶽聖帝;寬23米,進深18米。

2、天王殿

沿靈官殿中軸線向前,擬修建天王殿;寬25米,進深15米。

3、山門及配套建築物

道路往靈官寺的入口處,修建山門;天王殿前,左右各修建一個放生池;放生池兩邊分別修建鐘樓和鼓樓。

4、文殊殿和財神殿

靈官殿左右分別修建五方文殊殿和五方財神殿,最大程度地符合併滿足世俗民眾,特別是廣大本地信眾,追求智慧和財富的需要。


寺廟文化建設

靈官禪寺風水靈異,修行比丘福德深厚,信眾居士經常找理,普通民眾趨之若鶩;成功人士也多有前往,文人雅士亦頻頻造訪。

在居士樓三樓東北角,開闢茶室,內置梓木桌椅、名貴茶具和上等香茗;又得善眾捐獻配置大型書畫案板,上鋪毛氈,備有筆墨紙硯、國畫顏料、上等萱紙、粘板等文化用品。

成功人士和文人雅士到訪,可以一邊品茶,一邊欣賞書畫作品;聽聞佛法之餘,亦可即興吟詩作畫,或潑墨或寫意,或現代或抽象。寺廟文化已初有起色:開始收存名人字畫,名人捐贈對聯、匾額,以及專門為本寺寫作的詩詞文章。其中小圓居士以滿江紅詞牌,於2012年為本寺填詞二首,附錄如下:

寶慶城東,十井鋪,靈官禪寺。廟新葺,香燭供奉,莊嚴福地。常看朝霞修本性,有情夕照誠真意。望門前,鐵馬正賓士,行無跡。參釋祖,師演志。問禪道,聞如是。悟因緣果報,大悲觀世。佛號經聲名利淡,木魚鍾罄凡塵寂。五蘊空,念般若金剛,波羅蜜。

——滿江紅·問禪靈官寺

暮鼓晨鐘,靈官寺,禪音遠遞。拾級上,大雄寶殿,拜佛行禮。門外燒香熏法界,蒲前打卦求真意。見大師,談善惡修緣,聞四諦。多信眾,居福地。臨水榭,觀音立。享齋堂素菜,養心諧氣。榮辱得失皆空相,喜怒哀樂常有制。去煩憂,且放下執著,增神力。

靈官禪寺元代古佛 靈官禪寺元代古佛

——滿江紅·游靈官禪寺

靈境無我即佛性,官民有心修善因;

禪意微妙空覺悟,寺門廣開方便行。 ——靈官禪寺齊頭詩


建設倡議

靈官禪寺老殿重修並擴建其它廟宇建築,所需資金數額巨大,其中購地、修建擋土牆和圍牆,需近100萬元;建靈官殿、天王殿、文殊殿和財神殿最低需200萬元。這將是靈官禪寺發展的階段性重要成果。於今住持師傅乘勢而為,心愿宏大,利益從生;敬希十方大德、居士、同修及社會各界人士鼎力相助,使老殿佛光早日重現,望見者及聞者,隨喜功德;福不唐捐,德不虛行。

特作倡議書如下:

邵陽城東十井鋪風水靈異,供奉靈官菩薩數百年。靈官實為宋代清官崇拜的神化,是深得民心的精神寄託。儒道佛三教合流,寺廟歷經變遷;幾經榮衰,稍具規模,現為禪寺,兼奉靈官。

比丘上演下志禪師,與本寺有緣,且福德深厚。自 04 年入住以來,為造福桑梓,迎難而上,勵精圖治,購地修廟,已建成大雄寶殿、居士樓、千佛塔、觀音殿等,極大地方便了信眾敬香禮佛,教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安頓人心,方便修行,弘揚佛法,聲名遠播。

現土木結構老殿,破不堪修,為安全計而拆除,為發展計再購地,擬建新靈官殿和天王殿,供奉靈官菩薩、地藏菩薩、五方殊殿菩薩和五方財神菩薩,以進一步方便我市民眾的信仰需要,親近佛教善知識,幫人求官得官,求財得財,要智慧有智慧;助人種植福因,廣修善緣,凡事心想則成。

釋演志像2 釋演志像2

靈官禪寺老殿重建並擴建所需巨額資金,為大家提供了修緣積福的良機。我佛慈悲,普利眾生,為自己,為親人,為本世,為後世,請各界人士積極捐款助建,使老殿佛光早日重現光彩,更使我市智運財運日益興盛。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韋陀菩薩 韋陀菩薩

2015 8 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