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壁張氏園亭記

靈壁張氏園亭記

蘇軾的《靈壁張氏園亭記》是一篇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遊記。從內容結構看,它前面記游,後面議理,處處對論,環環相扣,首尾圓合;從表現手法看,它借題發揮,緣事議理,因景寄情,景、情、理融為一體;從語言特點看,它駢散結合,多用修辭,重視描摹,簡潔生動,清新自然,可謂:“筆下天然景,胸中自適情。”

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年),北宋文學家、賞石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有《東坡樂府》等。

原文詳介

靈壁張氏園亭記 原文

蘇軾

道京師而東,水浮濁流,陸走黃塵,陂田蒼莽,行者倦厭。凡八百里,始得靈壁張氏之園於汴之陽。其外修竹森然以高,喬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餘浸,以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為岩阜。蒲葦蓮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檜柏,有山林之氣;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態;華堂廈屋,有吳蜀之巧。其深可以隱,其富可以養。果蔬可以飽鄰里,魚鰲筍菇可以饋四方之客。余自彭城移守吳興,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輿叩門,見張氏之子碩,碩求余文以記之。

維張氏世有顯人,自其伯父殿中君,與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靈壁,而為此園,作蘭皋之亭以養其親。其後出仕於朝,名聞一時。推其餘力,日增治之,於今五十餘年矣。其木皆十圍,岸谷隱然。凡園之百物,無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則忘其身,必不仕則忘其君。譬之飲食,適於饑飽而已。然士罕能蹈其義、赴其節。處者安於故而難出,出者狃於利而忘返。於是有違親絕俗之譏,懷祿苟安之弊。今張氏之先君,所以為子孫之計慮者遠且周,是故築室藝園於汴、泗之間,舟車冠蓋之沖。凡朝夕之奉,燕遊之樂,不求而足。使其子孫開門而出仕,則跬步市朝之上;閉門而歸隱,則俯仰山林之下。於以養生治性,行義求志,無適而不可。故其子孫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稱,處者皆有節士廉退之行。蓋其先君子之澤也。

余為彭城二年,樂其風土。將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厭也,將買田於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靈壁,雞犬之聲相聞,幅巾杖屨,歲時往來於張氏之園,以與其子孫游,將必有日矣。

元豐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記。

題解

簡述

元豐二年(1079)二月,蘇軾由徐州移知湖州(古稱吳興),經江淮間,多追感舊遊,記事賦詩,本文即作於此時。借對張氏園亭的艷羨,表達了對仕與不仕的看法,文末流露出個人的生活理想。文章看似平淡無奇卻意蘊深厚。

靈壁,即今安徽靈璧縣。張氏園,為宋仁宗時殿中丞張次立的莊園。

譯文

離開京師向東行,河水裡卷著濁泥,道路上飛起黃塵,高坡田野蒼莽暗淡,使行路的人感到疲倦。走了八百里,才來到靈璧。張氏的園亭位於汴水的北面。從外面就可以看到茂密的長竹,粗大蔭郁的喬木,園中借汴水的支流,建成池塘;又鑿取山上的怪石,堆成假山。園中的蒲草蘆葦蓮花菱角,讓人聯想起江湖的秀美;青桐翠柏,讓人感覺到山林的清爽;奇花異草,讓人回憶起京、洛的繁華;高堂大廈,有吳蜀之地建築的精巧。園中深廣可以隱居,出產豐饒可以養家。瓜果蔬菜可以饋贈鄰里,魚鱉新筍可以招待來自遠方的賓客。我從徐州改知湖州,由商丘乘船,三天后到達張氏園亭。我坐著小轎來到他家門前,見到了張氏的兒子張碩。張碩請我寫一篇文章為記。

張家世世代代都有顯達的人,從他伯父殿中君和他父親通判府君那一代,開始在靈壁縣定居,建造了這個園子,在池邊修建了一座亭台奉養雙親。後來他們到朝中做官,在當時很有名望。用剩餘的資財,不斷地增修擴建,到現在五十多年了。園子裡的樹木都已長成十圍之粗,濃蔭遮蔽了河岸。園中的各種景物,沒有一樣不令人賞心悅目,我相信他們一定是花了許多力氣和時間。

古代的君子,不是非要做官,也不必一定不做官。非要做官就容易忘掉自我,一定不做官就容易忘掉國君。就像飲食一樣,自己感到適意就行了。然而士子很難做到合於古人所說的君臣節義。居於鄉野的人安於現狀不願外出做官,外出做官的人為利益所牽而不願退出。於是他們就有了違拗親情自命高潔或貪圖利祿苟且偷安的弊病,因而受到人們的譏諷。如今張氏的先人,為子孫後代考慮得長遠而周到。所以把建築居室種植園林的地址選擇在汴水、泗水之間,此地是舟船車馬官員來往的要衝。凡衣食之需,飲宴遊覽之樂,不必刻意追求就能滿足。讓他們的子孫邁出家門出去做官,朝堂不過幾步之遙;閉上院門回家隱居,就可以坐臥于山林之內。對於貽養性情,推行仁義保持志節,無一不非常適合。因此他們的子孫凡出仕的人都獲得了循良的名聲,凡在家不仕的人都保持了高潔謙退的德行。這都是他們先人的遺風。

我在徐州做了兩年知州,很喜歡那裡的風土人情,不忍心離去,而徐州的父老也並不厭棄我,我打算在泗水濱買地歸老。往南可以望見靈壁,雞犬之聲相聞,頭裹幅巾手拄竹杖,時時往來於張氏之園,與他們的子孫交遊,我相信這一天已為時不遠了。

元豐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記。

鑑賞

作品生動形象地描摹了張氏園亭的天然奇景,引而申之,藉此表達了作者或“仕”或“隱”的獨到見解,抒發了作者追求散淡空靈、隨緣自適的思想情愫。

一、筆下天然景:模山范水,精美有致

這篇遊記,打破了傳統遊記一般先敘事,次描寫,後議論的格局,首段即對張氏園景作了生動細緻的描摹,手法新奇,語言鮮活,足見功力。在作者筆下,園中的花草,紅綠相映,神采飛動;園中的林木,偉岸競翠,情致盎然;園中的建築,熠熠生輝,精美絕倫。因此,“其深可以隱,其富可以養。”——這就是張氏園亭的獨特景致。

二、胸中自適情:說“仕”道“隱”,精闢有加

如果說開頭的描寫是極力渲染張氏園亭的獨奇,說明它為張氏一族“閉門而歸隱”提供了佳處,那么,作者在第二段簡述園亭的修建、發展景況之後,則圍繞“不必仕,不必不仕”這個論點,對舉闡釋,精闢議理,隱約反映出作者追求自適放達的人生態度。不言而喻,作者說“仕”道“隱”,意在強調“不必仕”,其仰慕張園、羨欲歸隱、寄情山水的願望可見一斑。

由上所析,蘇軾的《靈壁張氏園亭記》是一篇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遊記。從內容結構看,它前面記游,後面議理,處處對論,環環相扣,首尾圓合;從表現手法看,它借題發揮,緣事議理,因景寄情,景、情、理融為一體;從語言特點看,它駢散結合,多用修辭,重視描摹,簡潔生動,清新自然,可謂:“筆下天然景,胸中自適情。”

詞語解釋

跬步 亦作“蹞步”。 1.半步,跨一腳。《大戴禮記·勸學》:“是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王聘珍解詁:“跬,一舉足也。”《荀子·勸學》作“蹞步”。 楊倞註:“半步曰蹞,蹞與跬同。”《北史·魏收傳》:“跬步無已,至於千里;復簣而進,及於萬仞。” 宋 范成大《土門》詩:“顛墜較分寸,商略營蹞步。” 梁啓超《新民說》三:“譬之蹞步,以一足立,以一足行。” 沉鈞儒 《寄大兒》詩:“小妹居對房,跬步無我離。”

(2).舉步;邁步。 宋 蘇軾 《靈壁張氏園亭記》:“使其子孫開門而出仕,則跬步市朝之上,閉門而歸隱,則俯仰山林之下。” 明 陸樹聲《清暑筆談》:“士大夫逢時遇合,跬步以至公卿非難,而歸田為難。” 清 梁章鉅《退庵隨筆·官常一》:“青雲之路,跬步可階;五尺之童,便思奔競。”

(3).指極近的距離。《舊唐書·肅宗紀下》:“忽大風飛沙,跬步之間,不辨人物。” 宋 蘇軾 《答陳季常書》:“自失官後,便覺三山跬步,雲漢咫尺,此未易遽言也。”《續資治通鑑·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時昏霧四塞,跬步莫覩物色。”

(4).形容少;極少。 漢 袁康《越絕書·外傳計倪》:“ 桓 稱仲父, 文 稱太公,計此二人,曾無跬步之勞,大呼之功,乃忘弓矢之怨,授以上卿。” 宋 司馬光《辭賜金第一札子》:“今臣等雖備位五使,猶在京城,跬步之勞,亦未嘗有,以何勛效再受重賜。”《朱子語類》卷五九:“自來見得此理真無內外,外面有跬步不合道理,便覺此心慊然。”

(5).喻指小節。 金 王若虛《<論語>辨惑四》:“夫細行不矜,終為大德之累,跬步必謹,猶憂其過舉也。”《明史·張邦奇傳》:“﹝ 張邦奇 ﹞與 王守仁友善,而語每不合。躬修力踐,跬步必謹。” 清 姚鼐《復張君書》:“是故古之士,於行止進退之間,有跬步不容不慎者,其慮之長而度之數矣。”

(6).人跡。 唐 杜甫《溪漲》詩:“茲晨已半落,歸路跬步疏。” 仇兆鰲註:“跬步疏,人跡稀也。” 清 曹寅《葺治亭後竹徑和牧中丞韻》:“跬步春園空,蒼然隔林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