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北宋皇佑四年(1052年),鄭慧公君敏繼祖志喬遷丹山(今霞山對岸石壁山)是為肇基始祖。元豐癸亥(1083年)鄭律公因洪水毀村而遷丹山北岸,因見霞蒸丹山、紫氣氤氳、經久不散,故名霞山,隸屬開化縣崇化鄉。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高宗定都臨安,大興土木,霞山周圍的木材及土特產自霞山埠頭沿錢塘江運往杭州,霞山日益繁華,成為遠近聞名的大埠頭。
南宋紹興甲子(1144年)分族人為四房,各建祠堂,名裕昆堂、永錫堂、永敬堂、永言堂,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呂祖謙等遊學崇化鄉聽雨軒,族中子弟多從游朱呂門牆,鄭瑞夫授國予助教不就官,建石柱庵、環翠亭。時有唐越國公汪華後裔汪菘舉族遷居霞田,古驛道石撞嶺背建青雲廟及213級台階,兩邊輔以欄桿。
元至元庚辰(1280年)霞田建汪氏宗祠,祠外餘地植槐故名“槐里堂”癸酉年(1335年)遭饒寇祠毀明嘉靖已亥(1589年)重建,清道光壬午年(1822年)擴建,鹹豐辛酉(1861年)又毀傷大半。同治壬戌(1862年)復修,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修至民國六年(1917年)畢,于右任題額。
明宣德丁未(1427年)永錫堂毀,遂重建。明正統乙丑(1445年)鄭旦公重建永敬堂,淳安商文毅輅公書聯並題額,改“愛敬堂”。鹹豐八年太平軍入境遭毀,同治甲戌年(1874年)重修,民國十九年擴三間,翼以廚房,便於守者居。
明弘治庚戌(1490年)建紫霞庵學堂並鑄三尺大鐘一口懸於堂前;萬曆甲子(1584年)為鎮百虎於庵左建鐘樓一座,並將鍾懸於樓上。
清同治丁卯(1867年)霞田建鐘樓,與霞山鐘樓相望。此時,霞山霞田人丁興旺,已成開化北門之望族,霞山古村落也基本定形。
清末,霞山木材銷售達到頂峰。至民國初年,木材商鄭松如從霞山至杭州擁有十三家木行,並創辦了浙東木行,遂回鄉避地三千多平方建造住宅;時有同鄉富豪鄭酉山住宅也逾三千平方。1949年開化解放,啟瑞堂充公,爾後成為區公所,霞山建鄉後為鄉政府,1981年鄉政府遷出歸縣房管會所有,2002年九月建立啟瑞堂暨霞山民俗陳列館。
1951年,為紀念在土匪圍攻馬金區公所戰鬥中犧牲的10位烈士而修建霞山烈士墓。
文革期間,霞山古村落遭到嚴重破壞,永言堂、裕昆堂、相繼被毀。1985年,為建設衛生文明村,全村大部分路道的青石板及排水系統被水泥覆蓋,民居木雕人物面部被毀。
1997年11月2日現政府公布“愛敬堂”、“烈士墓”、“鐘樓”為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2月9日“汪氏宗祠、啟瑞堂”為第三級縣級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1月制訂的《浙江省開化縣霞山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已經開化縣人民政府批准實施,《規劃文本》第三章《保護內容》中確立保護區範圍,並計畫對保護區進行“修復”和“局部”搶修。修理永錫堂木結構、整理天井及祠外水塘等。
2002年9月在啟瑞堂內建立霞山民俗陳列館。
2002年12月被定為縣級歷史文化保護區。
2003年1月,全面維修霞山鐘樓,清理道路。
2005年3月,“汪氏宗祠、啟瑞堂”定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被批准為第三批省級歷史文化街區、村鎮。
地理環境
位置
霞山位於錢塘江源頭皖浙贛交界處的浙西開化縣城北唐宋古驛道旁,西北與風光秀麗的黃山接壤,東北與碧波蕩漾的千島湖相鄰,西南往道教聖地三青山,距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12公里,205國道貫穿全境,區域優勢獨特,文化底蘊深厚。
地形、地貌
霞山村三面山巒環護,馬金溪村南側而過,風光旖旎,霞山四周峰巒疊嶂,奇峰異石,雄奇壯觀,山谷溪澗坡陡流急,嵐霧繚繞,霞山地域地質構成多樣,地貌景觀豐富。
氣候
霞山所屬開化縣地處浙、贛、皖三省七縣交界地帶,屬中亞熱帶(北緣)季風氣候,冬季為西北乾冷的極地氣團控制,夏季受東南暖濕海洋氣團影響,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多雲霧,少日照。年平均降水量達1762.1毫米,年平均溫度16.3攝氏度,年日照總時數1785.7小時,年霧日83天,年降水天數(日降水量30.1毫米)為166天,年雷暴日數最多年份為84天。全年四季分明,白天極端氣溫達41.3攝氏度,最低氣溫為-10.3攝氏度,“初霜”大部分年份在11月份,“初雪”在12月上旬以後,至於“終霜”“終雹”基本在清明節前結束。
霞山現狀
資料調查
霞山的祖先因戰亂走歙尾之道經丹山遷於此地,歷經上千年的繁衍生息,發展成一個商貿興隆、經濟發達的大村落。從霞田的石撞嶺起步入青雲廟,攀上觀音岩可一覽霞山乃至馬金鎮全景,其間有叮噹洞、豬母洞、石龍、石眼,風光綺麗,使人流連忘返;越過213級石階,進入霞田村,首先進入眼帘的是一片碩大無比的古樟和雄偉古樸的槐里堂,轉輾於鄉間古居,嬉戲於源頭之水,好不快哉;不出兩百米,霞山古鐘樓的鐘聲伴著學子的書聲,幽幽傳來,盡目望去皆是古民居升起的縷縷炊煙,迎面而來的是古驛道上踩著高蹺、騎著竹馬的迎燈隊伍;聆聽一下商大學士“愛親者不敢慢於人,敬親者不敢侮於人”的諄諄教誨,領略一番清泉汩汩,小蝦戲水的清靜;看看濟惠橋、涌蓮橋下漸漸遠去的江水,摸摸碼頭石上曾雙拴過多少船隻、木牌的鐵索石眼;在烈士墓前緬懷一番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走一走那曲徑通幽、縱橫交錯的小巷;沿著雜草叢生的古驛道登上岩石遍布的石川、石柱,轉到祝家渡、祝家橋,一路大小岩石千奇百怪,如龜蛇把門、雙柱擎天、千人朝拜、飛馬拋劍、起轎擲印等,每一個自然景觀都伴隨著一個古老的傳說,給這些秀麗的山河水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霞山古村落有古民居約100多幢,其中保存完整的有108幢;霞田村有古民居18幢,多為明代建築。霞山的古民居受徽派建築影響,多為三合院、四合院,布局對稱,進深較大,院落較小,門樓上有磚雕,房子正面很少開視窗,山牆較為突出,底下有角石,三架梁的瓜柱下截為鷹咀形,有牛腿雀替,用木材較多,斷面較大,欄桿與窗欞都做得較為精緻,更為突出的是,沿溪而建的40餘幢民居格式皆為外店內居,下店上居,標有“花酒發兌,南貨貢面”、“酒坊茶館、南北布疋”等字樣的招牌比比皆是;肉鋪的木樽、米店的售貨視窗、梁下木雕燈籠也都歷歷在目,形成一條長達一百多米,風格鮮明的徽派建築老街。碼頭巨石上用以栓船隻木排的鐵鎖、眼孔還清晰可見,兩條長一百多米、有7根12公分園木並排,22塊橋板組成的浮橋仍靜靜地跨在江面上,向人們訴說著霞山昔日的繁華。
經濟狀況
霞山古村落包括霞山村和霞田村,共有明、清、民國初年徽派古民居建築361幢,總建築面積達29000多平方米。
交通狀況
緊鄰205國道,距離京台高速出入口約4公里,馬金溪流經項目旁邊,因此,本項目的外部大交通條件較優越,所在區域的小交通條件也較為便利。與開化縣城(21公里)、千島湖汾口鎮(23公里)僅15分鐘車程,與江西三清山(65公里)約50分鐘車程,與衢州市(80公里)以及安徽黃山(91公里)約1個小時車程,與杭州市(290公里)約3.5小時的車程。
古城簡介
霞山古村落位於錢江源頭皖浙贛交界處的浙西開化縣城北唐宋古驛道旁,共有明、清、民國初年徽派古民居建築一百多幢,總建築面積達二萬九千多平方米。古村落居民以鄭、汪兩大姓氏為主。據《鄭氏宗譜》載,宋皇佑四年(1052年),三國東吳大將開國公鄭平後裔淮陽令鄭慧公繼祖志喬遷丹山,至元豐癸亥(1083年)律公,因洪水毀村而遷居丹山對岸,因見霞蒸丹山,紫氣氤氳,故名霞山,迄今有951年的歷史;另據《汪室會修宗譜》載,唐越國公汪華後裔六一公汪菘捕獵經此,因霞峰腳下多肥田,故定居於此,取名霞田,至今已逾千年。
霞山自古就是浙西通往安徽、淳安的咽喉,境內從石撞嶺至祝家渡有十華里唐宋古驛道。南宋建都臨安後,安徽、江西及本地的木材和其他土特產經霞山古埠,沿錢塘江水到通往杭州,故日漸繁華,形成一個以古商埠、古驛道為依託,向四周扇形發射的大村落。明成化年間大學士商輅回鄉省親途徑下山,曾感喟嘆曰:“十里長街燈火通明,白停木筏不見水道。”如今,老街上的南北雜貨,肉屠酒肆,古埠上的鐵鏈鐵鉤,石鎖石眼比比皆是,霞山昔日之繁華可見一斑。
霞山緊靠古徽州,建築風格多為一顆印式徽派結構,粉牆玄瓦、馬頭翹角,錯落有致。門樓、門枋有磚雕、石雕並輔以壁畫,花鳥魚獸、戲文人物形象逼真;又因盛產木材而多出木雕能手,在徽派“三雕”中以工木雕而負盛名,雕樑畫棟、重檐翹角、描金繪彩,牛腿雀替、花格窗欞皆修飾得玲瓏剔透,令人嘆艷。除卻大量小巧精細的民居外,較大型的建築由愛敬堂、永錫堂、鐘鼓樓、及啟瑞堂等。其中霞田汪氏宗祠建築面積達一千多平方米,三進,各有天井,戲台牌樓式,雕刻精細、氣勢雄偉,另有大木材商啟瑞堂占地面積一千餘平方米,分中堂、前廳、花廳、書房、前後花園、落轎廳等七部分,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值得一提的是,霞山村與霞田村緊緊相連,渾然一體,然而霞山村居民為三國東吳大將開國公鄭平後裔、木雕以儒、道、佛、玄為主要元素,吳越文化與古徽州文化在這裡得到完美的結合,既相互獨立又互為交融。
霞山古村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不僅有豐富的民俗文化沉澱,還有許多文人墨客如宋代朱熹、呂祖謙、張栻、陸九淵,明代商輅、方豪,清代戴敦元,近代袁世凱、余紹宋、于右任、馬一浮等都留下了大量的美文墨寶。霞山村大巷多,曲徑通幽,外人進村,東轉西踅,如入迷宮,不易走出,每條弄巷乃至每個角落都蘊藏著誘人的古蹟和美麗的傳說。
霞山古村落較為完整地保存了明、清及民國初年浙西山區的歷史原貌。
景觀景點
古驛道、古巷弄
霞山古驛道像一根軸線連串著霞山、霞田,從霞田村石撞嶺的青雲廟起下嶺,越過213級台階,有石雕扶手,嶺底有一占地100平方米左右的放生池,然後沿河而上,穿過霞山老街,直通石柱祝家橋,拾級而上至高嶺嶺背,共長十華里,中間青石板鋪面,兩邊鵝卵石襯邊,雜草叢生,走在古驛道上,有一種返樸歸真的感覺。
樹名木、古井古橋
霞山古村南側為主要水系馬金溪,又名金溪,是開化縣最大河流,為衢江的上游,發源於浙江省開化縣齊溪鎮,經龍田、桃林到西坑口進入霞山境,自古安徽、江西及本地的木材和其他土特產經霞山古埠,沿錢塘江水到通往杭州。跨溪而建現有古橋八楓橋等。
掛牌保護的古樹名木多達百餘棵,位於此次霞山保護區範圍內的為一棵古樟,位於鐘樓對面。
古井四口,分別位於鄭成慶宅北、鄭守金宅東、鄭春古宅東、鄭舍成宅東,年代都很久遠,現均可使用。
愛敬堂
愛敬堂始建於明正統乙丑年(1445年),共三進,總面積753平方米,後堂天井三面青石護欄,雙抱鼓石,清泉汩汩,常年不斷,內有小蝦遊戲其間,令人稱奇,明榮祿大夫太子少保吏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商輅親筆題名“愛敬堂“並留下一段千古佳話。
古鐘樓
古鐘樓位於霞山村村口,霞山中學內,五脊重檐式歇山頂,正脊中二隻獸,正吻(魚翻尾),滴水瓦當、樓回字形,上五架穿斗式、擱板井字三角形,周圍欄桿檐柱和垂蓮柱,三層木結構,建築面積108平方米,三層中梁懸掛一口明弘治銘文大鐘,該樓始建於明萬曆年間,一庵堂與鐘樓同時建造,古詩《集書生》雲“鐘聲包書聲,女莫伴歌聲”,現在庵堂的位置已改建成中學,古詩所描繪的情景依舊。鐘樓前一株古樟為建鐘樓時所載,如今依然枝繁葉茂。
啟瑞堂
啟瑞堂占地面積1000餘平方米,包括正廳、花廳、書齋、別院、落轎廳以及水榭和花園,建築風格集古徽派和江南吳越派系之長,各個建築既獨立又相互交融;既有徽派建築森嚴肅穆的氣勢,又有江南園林委婉小巧的趣味。在霞山古建築群中乃至中國古建築長河中,啟瑞堂猶如一面鏡子,無論在結構、布局、木雕和文化品位上都具有絕對的代表性。
汪氏宗祠
汪氏宗祠是古村最大的建築之一,建築面積達1000平方米,共有大戲台、大廳、後堂三進。門面有鹿嚼草等知恩圖報等內容的壁畫,祠堂內的牛腿雕刻精細,均取材於瑞獸、瑞禽、花草、戲曲故事,工藝水平較高,門前的“汪氏宗祠”和堂內“槐里堂”七個大字莊嚴凝重,系名人于右任手書。
該祠堂規模之宏大、建築之精美、保持之完整實屬罕見。10年前,由村里19位老人組成的老年協會義務承擔起保護祠堂的責任,他們天天整理祠堂,找尋遺失的物件,輪流照看祠堂,有時晚上還要巡邏,在當地傳為佳話。
烈士墓
1951年,為紀念在土匪圍攻馬金區公所戰鬥中犧牲的10位烈士而修建霞山烈士墓。
民俗文化
名人
霞山雖小,卻地傑人靈。如宋代朱熹、呂祖謙、張栻、陸九淵,明代商輅、方豪,清代戴敦元,近代袁世凱、余紹宋、于右任、馬一浮等都留下了大量的美文墨寶。
傳統風俗
全鄉五大姓氏現存宗譜六部,較為完整地記錄了霞山一千多年來的歷史,是不可多得的寶貴文化財富。從宗譜的記載和民間傳說中可以看出,昔日的霞山商貿興隆、經濟發達、重視教育、人才輩出,至今全鄉還保存著六對旗桿墩。逢年過節,迎龍燈舞草龍、踩高蹺騎竹馬的風俗也遺留至今。現全鄉還保存著一支16人的高蹺竹馬隊伍,一條由每戶出一板的板龍,元宵節和農閒時村民自娛自樂,曾多次參加市、縣元宵節、民俗節、三邊藝術節等大型活動。
手工藝
傳統工藝有貢面(索麵、掛麵)製作、竹編等。霞山除盛產木材外,主要的土特產有香菇、木耳、龍頂茶,當地的豆腐乾、蕃薯乾也馳名省內外。
相關文章
踏看錢江源頭霞山鄉在風光秀麗的錢江源,莽莽蒼蒼的大山深處,有一個叫霞山的地方,古稱九都,曾是浙西開化縣至安徽、淳安的古道驛站。
最近,文物工作者採風時發現,這個“錢江源頭第一鄉”保存有較完好的古建築數量較大,其建築工藝之精湛、規模之宏大實屬少見。
古建築群坐擁青山,沿著古時開化至安徽的青石板古道行走,走出兩山夾峙的青雲嶺,頓覺豁然開朗,三面環山、一面依水的霞山古村落盡收眼底。在似一輪大彎月的盆地中,靠山而居的霞山古村被分為上下兩部分。
徽派建築風格的古村坐落在現代民居的包圍中,炊煙在粉牆黛瓦間飄飄蕩蕩……
建於明代的愛敬堂是霞山古村最早的建築之一,為富戶鄭杜喬所建,面積約753平方米,共三進,內設戲台、大廳、後堂、正廳。中間天井有股清泉潺潺湧出,常年不斷,並有小蝦嬉遊其間,令人稱奇。
霞山上田村口的鐘樓是古村最高的建築之一。鐘聲是族人通知集會或節日慶典的信號。樓上掛明弘治銘文大鐘一口。爬到鐘樓最高層往外看,上下兩村一覽無遺,輕叩大鐘,鐘聲悠揚,鐘樓邊還有一棵500年樹齡古樟相伴。遠遠望去,景色十分秀麗。
霞田的汪氏宗祠是古村最大的建築之一,建築面積達1000平方米,共有大戲台、大廳、後堂三進。門面有鹿嚼草等知恩圖報等內容的壁畫,祠堂內的牛腿雕刻精細,均取材於瑞獸、瑞禽、花草、戲曲故事,工藝水平較高,門前的“汪氏宗祠”和堂內“槐里堂”七個大字莊嚴凝重,系名人于右任手書。
該祠堂規模之宏大、建築之精美、保持之完整實屬罕見。10年前,由村里19位老人組成的老年協會義務承擔起保護祠堂的責任,他們天天整理祠堂,找尋遺失的物件,輪流照看祠堂,有時晚上還要巡邏,在當地傳為佳話。
霞山老街見證繁華
村外,沿馬金溪而建的是一批鱗次櫛比的店鋪。一條僅二三米寬的小街,從村里延伸到村口的木橋,這就是霞山老街。
霞山老街的店鋪也屬徽派建築。店面、作坊、住宅三位一體,保留古代商家“前店後坊”或“前鋪後戶”的經營格局和特色。石灰牆上隱隱約約露出的“南貨貢面”、“花酒發兌”、“南貨布疋”等痕跡見證著此街昔日的繁華。
走過街頭,我們還可看到當年的船埠頭。鐵鉤、鐵鏈、埠頭的巨石都是當年上游百姓停放木排的用具,可見這裡的商貿業昔日十分發達。
老街的後面是高牆林立的古民居。黑瓦白牆、馬頭翹角錯落有致。推門而進,一般民居多為三合院式,布局以中軸線對稱分列,中間為廳堂,兩側為室,廳堂前方為“天井”,採光通風,也有四水歸堂的吉祥寓意。
有幾戶民居門前還擺著旗桿石,顯示出該戶原主人當年中舉或為官時的榮耀。我們還在村民鄭訪金家中發現了一隻鹹豐元年立的高1.4米、直徑1.2米左右的大魚缸。
霞山一帶多出能工巧匠,從古至今巧匠輩出,據《開化工業志》記載,“明朝霞山龍村張卯生石刻甚佳。”“清朝初年,霞山汪土明是嵌螺甸(油漆)工藝的有名工匠。”加上霞山與安徽屯溪、江西等地鄰近,受徽派建築文化影響很大,因此,本地的能工巧匠經常在安徽、江西一帶為當地的富人建屋,回鄉後便在霞山造出連片的徽派建築群。
古霞山的商貿業興盛與其地理位置、當地資源及徽商的發達有關。浙西邊界崇山峻岭、交通不便,霞山地勢平坦,人口居住集中,是南來北往的商賈、軍士、遊客在此歇息、夜宿的黃金地段;錢江源木材資源豐富,山民以砍伐木材為主要收入。霞山河流開闊、平緩,歷來是源頭齊溪等地運木材停留的地方,成了木材交易的集散地。商業街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興起和繁榮起來的。撫罷唐石又看竹馬。
霞山民風淳樸。走在街巷小弄,你會看到老人們、孩子們三五成群在一起聊天、玩耍,老人叼著旱菸眯著眼,孩子們滿臉笑容……
在採訪中,我們無意中發現村中的一個曬場上橫臥著幾塊油光發亮的大石,孩子們無憂無慮地在石上玩耍。邊上的幾位老人說,這叫“唐石”,是老祖宗為了紀念唐朝開國的8位將領而設的。
和“唐石”一樣,用來紀念唐朝開國元勛的還有民間藝術“高蹺竹馬”。此舞源於跳竹馬,高於跳竹馬,配有8匹神馬,以慢步、小步沖跑、旋轉等舞步進行,動作難度較大。據說是明代大學士商輅與霞山鄭旦公首創。
上下兩村和睦相處,霞山古村的居民以汪、鄭兩姓為主,汪姓在霞(下)田,鄭姓在上田。據“汪氏宗譜”記載,汪嵩公於公元639年(唐太宗貞觀年間)遷此建村。屈指一算,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傳說汪氏祖宗原是獵戶,一年雪天他在打獵中發現霞山有山有水,土地肥沃,他就將槐木製成的獵叉插在雪地上,向天祈禱,若翌年獵叉發芽,就舉村遷來。沒想到次年獵叉果然發芽。
千百年來,汪、鄭兩族互通有無,又相互競爭,產生了獨特的霞山人文景觀。“你有我也有,你好我也好”,這從古建築群的遺蹟上可見一斑。這上、下兩村都各有兩個大祠堂、一個鐘樓、一個水碓等,競爭不僅使兩地的建築不斷精美,而且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
霞山美食
何田清水魚
在開化的名菜中,冠首之菜當屬何田清水魚。何田地處邑內北鄉,是錢江源中之源。由於生態環境好,水資源豐富。何田自古以來,便有門前屋後,挖坑築塘,養殖清水魚的習俗。當地老百姓有句待客的口頭禪:山塢里,沒好菜,抓條活魚把客待。這句話既道出了何田人熱情好客的民風,也展現了何田家家戶戶養清水魚的特殊風情。因此,清水魚不但家譜上有記載,縣誌上也有記載。二十多年前,還上過《中國農民報》,開化的文藝人還將此題材編成舞蹈《人歡魚躍》,參加過地區的會演。
開化青螄
開化青螄又稱清水螺螄,是浙江省開化縣傳統的漢族名吃。它和一般的螺螄不同,黑色細長的外殼,裡面是灰綠色的鮮肉。長在錢江源源頭開化地區的溪水等活水中的螺螄,因為泥少乾淨,被當地人稱為清水螺螄。
開化青螄是我國傳統水產品因為其肉質鮮嫩可口、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在我國素有盤中明珠之美譽。青螄對水質要求很高,一般是不能人工養殖的。國內已經有一位水族大神繁殖成功,人工青螄寶寶用於水族領域除藻。
金溪石斑魚
選用生長在錢江源頭溪流中的新鮮石斑魚400克,配以紫蘇、紅椒、姜蒜等紅燒而成。
馬金豆腐乾
以高山優質大豆為原料,用傳統工藝加配料精製而成,既可作冷盤,又可青紅椒醬爆炒。
蘇莊炊粉肉
江浙一帶的土菜,蒸是一個最基本的技法。這“炊粉”,就是開化蘇莊人用米粉拌上肉類或蔬菜蒸熟,亦菜亦主食,在當地頗有名氣。許多人家,喝酒必蒸菜,吃稀飯必蒸菜,殺豬宰羊更要蒸菜。蔬菜旺季,大戶人家天天要蒸菜,有的一天還要蒸好幾種菜。造屋、結婚、生孩子、做壽、紅白喜事擺酒,至少有四五種蒸菜。逢年過節,家家戶戶必蒸菜。一方面要祭奠祖先,另一方面為了全家人吃得豐盛。過年時蒸菜特別多,滿桌都是,除夕的蒸菜一直要吃到元宵。蒸菜越多,表示收成越豐,年過得越好,生活也過得越富裕。
十八洞臘肉
臘肉一直都是開化金村宋村的特產,近年來,隨著開化旅遊業的發展,到十八洞參觀的遊客逐年增多,樸實而聰明的村民為了讓遊客幫忙宣傳十八洞的奇異美景,使更多的人前往參觀,熱情好客的他們真誠對待每位遊客,並精心為他們烹飪臘肉。品嘗過臘肉的遊客,無不讚不絕口,同時又無不為這么好的美食,沒有一個勾人胃口的菜名而感到惋惜。後來,人們便為其冠以“十八洞臘肉”的美名,經一撥又一撥遊客的傳播,“十八洞臘肉”的菜名也就應運而生。加之,在錢江源十大特色名菜新菜評選活動中,“十八洞臘肉”的湯缽燉肉烹飪技術因色、香、味俱佳,一舉奪冠,更是美名遠揚。
錢江源土雞煲
土雞用的是110天左右、淨重2斤左右、沒有下過蛋的農家土雞,吃的是山間的蟲和草,喝的是溪澗清泉水。由於是山地放養的,滿山遍野地跑,飛在樹梢上棲息,這種雞精力旺盛,抓一隻雞要花費半個多小時。有一次廚師沒注意,把運來的雞關在同一個籠子裡,第二天早上發現,有幾隻稍微弱小一點的雞,竟然已經被其他雞啄死了。
那隻土雞煲是用白炭炭火土法煨制的,用開化清泉水,加入自釀米酒,放入開化土豬風肉燉製3個小時,底湯清鮮,雞肉極有韌性,肉質緊湊有咬勁,土雞的本味、香味醇厚濃郁,口感鮮滑,雞湯就一個字——鮮!
古田山乾菜
古田山乾菜取高山野生蕨菜乾蒸發後加鹹肉、辣椒等配料炒制。
南華山菌煲
南華山珍煲取各種野山珍加配料,慢火燉製。傳統小吃有汽糕、米果、玉米餅、蘿蔔絲餅、龍頂南瓜果、米羹等。
農家生炒肉
農家小炒肉,也就是青辣椒炒肉,主要食材是五花肉和青椒,主要烹飪工藝是炒。爆香味辣,為飯桌上的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