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月[現代漢語詞語]

霜月[現代漢語詞語]
霜月[現代漢語詞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霜月是漢語辭彙,拼音是shuāng yuè,指農曆七月。

解釋

1.指農曆七月。

2. 寒夜的月亮。

3.冬月。

出處

1.《隸釋·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嘆霜月之靈,皇極之日。”

王念孫 《讀書雜誌·漢隸拾遺》:“ 引之 曰:弟一行‘霜月之靈’,霜月即《爾雅》之‘七月為相’也。‘霜’、‘相’古同聲,故霜字以相為聲……《集古錄》以霜月為九月,非是。”

2.南朝 宋 鮑照 《和王護軍秋夕》:“散漫秋雲遠,蕭蕭霜月寒。”

唐 王勃 《寒夜懷友》詩之一:“北山煙霧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蒼蒼。”

清 黃景仁 《夜泊聞雁》詩:“悽然對江水,霜月不勝涼。”

陳三立《十月十四夜飲秦淮酒樓聞陳梅生侍御袁叔輿戶部述出都遇亂事感賦》詩:“霜月闌乾照頭白,天涯為念舊恩存。”

3.宋 梅堯臣 《八月三日詠原甫庭前林檎花》:“從今數霜月,結子尚能成。”按,林檎果六、七月熟,有的能冬月再次結果。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二·林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