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霍麗華,1968年4月出生,黑龍江哈爾濱人。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學科
無機化學研究方向
功能薄膜與超分子組裝、化學能源材料與器件個人簡歷
工作經歷
1986-1993年在黑龍江大學化學系攻讀學士和碩士學位,1997年6月在福州大學化學系獲得物理化學專業博士學位。
隨後在中科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1997.10-1999.12)
法國國家科研中心(2001. 8-2003. 2)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現任職務
黑龍江大學科學研究院院長科研方面
發表的代表性論文
(1) L. H. Huo, W. Li, L. H. Lu, H. N. Cui, S. Q. Xi, J. Wang, B. Zhao, Y. C. Shen, Z. H. Lu, Preparatio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ree-dimensional ordered -Fe2O3 nanoparticulate film, Chem. Mater., 2000, 12 (3), 790(2) L. H. Huo, X. L. Li, W. Li and S. Q. Xi, Gas sensitivity of composite Langmuir-Blodgett films of Fe2O3 nanoparticle-copper phthalocyanine,Sensors Actua., 2000,71(1-2), 77
(3) L. H. Huo*, S. Gao, J. G. Zhao, S. Q. Xi, An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ultrathin film: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opper phthalocyanine derivative-ferric oxide nanoparticles, J. Mater. Chem., 2002, 12 (2), 392
(4) L. H. Huo, H. Zhao, F. Mauvy, S. Fourcade, C. Labrugere, J-C Grenier, Synthesis and Mixed Conductivity of Ammonium Tungsten Bronze with Tunneling Structures, Solid State Sci., 2004, 6(7), 679
(5) X. L. Cheng, H. Zhao, L. H. Huo*, S. Gao, J. G. Zhao, ZnO Nanoparticulate Thin Films: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Gas-sensing Property, Sensors Actua. B.,2004, 102(2), 248
(6) H. Zhao, L. H. Huo, S. Gao,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SM-CBO composite cathode, J. Power Source, 2004, 125, 149
(7) L. H. Huo*, Q. Li, H. Zhao, L. J. Yu, S. Gao, J. G. Zhao, Sol–gel route to pseudocubic shaped -Fe2O3 alcohol sensor: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Sensors Actua. B.,2005, 107(2), 915
(8) L.H. Huo, X.L. Cheng, H. Zhao, S. Gao, Y. Xu, J.G. Zhao,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gas sensitivity of copper naphthalocyanine derivatives LB films,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 Eng.,2005,257-258, 137
(9) S. Gao, Z. Z. Lu, L. H. Huo, J. G. Zhao, et al., Unprecedented strong blue luminorescent cadmium(II) coordination polymer based on neutral and deprotonated 3-hydroxypyridine ligands, Inorg. Chem. Commun., 2005, 1, 96
(10) S. Gao, J. W. Liu, L. H. Huo, et al., A two-dimensional Cd(II) coordination polymer: [Cd(1,4-BDOA)(1,10-phen)]·H2O with strong blue fluorescent emission constructed by benzene-1,4-dioxydiacetate ligand, Inorg. Chem. Commun., 2005, 4, 361
專著
H. S. Wang, S. Q. Xi, L. H. Huo*, S. Gao, “The Preparation,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in Films for Semiconducting and Conducting Materials” in “Supramolecular Engineering of Conducting Materials”, Prof. M. K. Ram (Editor), Publisher: Research Signpost (2005)在研項目
(1) 黑龍江省傑出青年基金,《功能半導體氧化物基納米雜化薄膜材料的製備與性能研究》,2006.1-2008.12,主持人(2) 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205050,《納米氧化物複合質子導電膜的組裝、結構調控與性能》,2005.1-2007.12,主持人
(3) 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Pt合金-青銅複合電極材料的研究》,2005.1-2007.12,主持人
(4) 省自然基金重點項目,ZJG03-4,《納米複合質子導電材料的製備及電化學性能研究》,2004.1-2006.12,第二負責人。
(5) 省攻關項目,GC04A207,《50瓦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及關鍵材料的研製》,2004.1-2006.12,第二負責人。
完成的主要課題
已完成十餘項科研課題,其中完成有代表性課題如下:(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01003,《金屬酞菁-無機氧化物納米雜化薄膜的組裝與敏感機理》,2002.1-2004.12,主持。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9633010,《分子組裝體的譜學研究》,1997.1-2000.12,主要參加。
(3) 黑龍江省高等學校骨幹教師創新能力資助計畫,《新型複合金屬氧化物納米薄膜的結構調控和敏感性能研究》,2002.1-2004.12,主持
(4) 省教育廳海外學人重點項目,1053HZ002,《納米氧化物超薄膜的分子組裝、結構調控與敏感性能研究》,2003.1-2005.12,主持
(5) 黑龍江省青年基金攻關項目,Q99-16,《納米氧化鐵-金屬酞菁有序複合薄膜型常溫化氣敏元件的研製》,1999.1-2001.6,主持。
(6) 省自然科學基金,B0202, 《納米功能薄膜的建構與敏感性能研究》,2003.1-2005.12,主持。
獲獎情況
(1)霍麗華,等,“納米氧化物及其雜化薄膜的組裝、結構與性能研究”,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二等獎(2003)(2) 霍麗華,等,“納米氧化物及其雜化薄膜的組裝、結構與性能研究”,黑龍江省高校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03)
(3)霍麗華,“三核鉬簇合物的合成、結構及電化學研究”,黑龍江省高校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00)
(4)趙經貴,王貴領,霍麗華,等,“分子篩的水熱合成與表征”,黑龍江省高校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004)
霍麗華教授被批准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津貼標準為一次性10000元。
2009年教授入選龍江學者
新聞動態
霍麗華院長出席加快工科發展觀座談會
4月24日上午,閆鵬飛副校長在黨委會議室主持召開了關於加快工科發展、建立完整的工科評價體系的座談會。科學研究院院長霍麗華、科技處處長蔣鯤以及我校各工科學院院長,有關專家參加了此次座談會。閆鵬飛副校長表示,理工科區分不明,工科沒有自己的評價體系一直是制約我校工科發展的瓶頸,根據黑龍江大學工科的實際狀況,我們應該客觀評價現有實力,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科研環境,提高工科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加快工科評價體系的建設。
隨後,來自電工學院、建工學院、水利學院的領導也分別結合本單位和專業實際,針對建立工科評價體系,增加教學設備,全面吸引人才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座談會的最後,閆鵬飛副校長做了總結髮言,他指出,與會同志為工科的建設提出了很多的寶貴意見,在建立評價體系的問題上也取得了共識。學校會儘快將工科的發展提上日程,為大家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同時,閆鵬飛副校長希望各個學科都能充分利用現有條件,立足實際,主張理科與工科相結合,戰略與戰術相配合,敞開心胸,共同完善評價體系,為工科的發展獻計獻策。
霍麗華教授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項目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07年度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人員名單,我省省屬高校共有7人獲得資助,其中我校馬海群、黃忠廉(從華中師範大學申報)、井立強等3人入選。至此,我校已有7人獲得資助(2004年衣俊卿、付宏剛,2005年馬長山,2006年霍麗華),成為我省省屬高校入選人數最多的院校。2007年度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人員的資助期限為2008年至2010年。資助金額:自然科學類為50萬元,哲學社會科學類為20萬元。資助經費一次核定,分年度撥款。
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是教育部設立的專項人才支持計畫,支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開展教學改革,圍繞國家重大科技和工程問題、哲學社會科學問題和國際科學與技術前沿進行創新研究。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每年評審一次,每年在全國高校範圍內資助100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