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柳

震柳

震柳是海原地震時一棵柳樹,被劈成兩半,樹幹底部已經中空,呈枯朽、衰敗之態,而上部卻枝繁葉茂。是大地震的活標本。 震柳樹高13米,冠幅直徑東西12.8米,南北10.5米。當年震劈開的樹幹呈“V”形東西兩半分離體,東半體胸圍380厘米,西半體胸圍330厘米。兩半體角約50度,根基部一大人可寬鬆地來回穿行,遠觀時既好似兩棵樹相伴而生又如同天然彩門。

簡介

震柳 震柳

“震柳”是一株被地震“折磨”卻最終存活下來的柳樹。這棵約有500年壽命的古柳立於海原縣西安鎮哨馬營一處洪水沖溝中,樹幹底部已經中空,呈枯朽、衰敗之態,而上部卻枝繁葉茂,冠蓋如雲。

歷程

12月16日,中國地震局領導、專家、學者以及各省區地震局領導及專家、學者一同前往寧夏海原縣哨馬營遺址,考察90年前大地震的活標本――“震柳”。

1920年12月16日的海原大地震造成大地扭曲、錯位,將部分高地變低,也將部分窪地變高,還使地質上形成的山溝明顯地改變了走向。令人稱奇的是那棵被地震從樹幹中間撕裂的古柳至今仍長勢良好,成為研究地震的活標本。

這棵古柳的來歷非同尋常。據了解,海原縣西安鄉西北的西華山北麓住著6戶人家。他們對面營盤山的山頂上有座占地十幾畝的營壘,又被稱為“哨馬營”。村子裡年齡最大的人說,他記事的時候,這幾棵柳樹的分布就是現在這個樣子,不知道是誰栽的;也有傳說是楊六郎的拴馬樁,被遺棄在這裡,後來就長成樹了,從裂縫開處年輪推算,約有500年歷史,也就是明朝弘治年間。

哨馬營的五株明代柳樹,生長在乾涸的小河床上,植根于海原地震地表破裂帶左旋水平位錯值最大地段地。其中一棵直徑約1米的大樹,在地震中因地表錯動而被撕裂,左旋位移量達0.4米。古柳樹雖遭摧殘,但劫後餘生,殘軀吐翠,蔥綠遒勁,堪稱奇觀。

後來,這棵古柳被專家確定為“震柳”。中國地震局領導和隨行專家考察“震柳”後說,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地震現象,那么大的一棵柳樹,被劈成兩半,而且它錯動的方式反映了地震中間的一般規律,就是北半部分往西錯,南半部分往東南方向錯,即所謂左旋走滑位移,但是它並不代表海原斷裂帶真正的大位移,因為這棵樹只錯動了四五十厘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