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分析基礎高等教材

電路分析基礎高等教材

《電路分析基礎高等教材》是2006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原。

內容簡介

本書作為高等學校電氣類、電子類、自動化類、計算機類和其他相近專業的基礎教材,內容簡明扼要,深入淺出,便於自學。

本書是根據原國家教委頒布的《電路分析教學基本要求》編寫的。

圖書目錄

第1章電路的基本概念、定律、定理和一般分析方法

1.1電路的基本概念

1.1.1電路的組成和功能

電流流過的迴路叫做電路,又稱導電迴路。最簡單的電路,是由電源、負載、導線、開關等元器件組成。電路導通叫做通路。只有通路,電路中才有電流通過。電路某一處斷開叫做斷路或者開路。如果電路中電源正負極間沒有負載而是直接接通叫做短路,這種情況是決不允許的。另有一種短路是指某個元件的兩端直接接通,此時電流從直接接通處流經而不會經過該元件,這種情況叫做該元件短路。開路(或斷路)是允許的,而第一種短路決不允許,因為電源的短路會導致電源、用電器、電流表被燒壞。

電路(英語:Electrical circuit)或稱電子迴路,是由電器設備和 元器件, 按一定方式連線起來,為電荷流通提供了路徑的總體,也叫電子線路或稱電氣迴路,簡稱網路或迴路。如電源、電阻、電容、電感、二極體、三極體、電晶體、IC和電鍵等,構成的網路、硬體。負電荷可以在其中流動。

1.1.2電路中常見的元器件及電路模型

電路模型是實際電路抽象而成,它近似地反映實際電路的電氣特性。電路模型由一些理想電路元件用理想導線連線而成。用不同特性的電路元件按照不同的方式連線就構成不同特性的電路。

電路模型近似地描述實際電路的電氣特性。根據實際電路的不同工作條件以及對模型精確度的不同要求,應當用不同的電路模型模擬同一實際電路。

這種抽象的電路模型中的元件均為理想元件。

1.1.3電路的基本物理量

1.2電路的基本定理

1.2.1歐姆定律

在同一電路中,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阻值成反比,這就是歐姆定律,基本公式是I=U/R。歐姆定律由喬治·西蒙·歐姆提出,為了紀念他對電磁學的貢獻,物理學界將電阻的單位命名為歐姆,以符號Ω表示。

由歐姆定律I=U/R的推導式R=U/I或U=IR 不能說導體的電阻與其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通過其的電流成反比,因為導體的電阻是它本身的一種屬性,取決於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材料和溫度、濕度(初二階段不涉及濕度),即使它兩端沒有電壓,沒有電流通過,它的阻值也是一個定值。(這個定值在一般情況下,可以看做是不變的,因為對於光敏電阻和熱敏電阻來說,電阻值是不定的。對於有些導體來講,在很低的溫度時還存在超導的現象,這些都會影響電阻的阻值,也不得不考慮。)

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表達式:I=U:R)

電阻的單位歐姆簡稱歐(Ω)。1Ω定義為:當導體兩端電勢差為1伏特(ν),通過的電流是1安培(Α)時,它的電阻為1歐(Ω)。

計算公式

R=U/I

1.2.2基爾霍夫第一定律

基爾霍夫第一定律Kirchhoff laws是電路中電壓和電流所遵循的基本規律,是分析和計算較為複雜電路的基礎,1845年由德國物理學家G.R.基爾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1887)提出。它既可以用於直流電路的分析,也可以用於交流電路的分析,還可以用於含有電子元件的非線性電路的分析。運用基爾霍夫定律進行電路分析時,僅與電路的連線方式有關,而與構成該電路的元器件具有什麼樣的性質無關。基爾霍夫定律包括電流定律(KCL)和電壓定律(KVL),前者套用於電路中的節點而後者套用於電路中的迴路。

1.2.3基爾霍夫第二定律

1.3等效電路

1.3.1電路等效的一般概念

表征固態電子器件電特性的電路模型。常用的固態電子器件有晶體二極體、晶體三極體和場效應電晶體等。它們與其他電子元件組合,構成功能不同的各類電路。

表征固態電子器件電特性的電路模型。常用的固態電子器件有晶體二極體、晶體三極體和場效應電晶體等。它們與其他電子元件組合,構成功能不同的各類電路。為了分析這些電路,必須把固態電子器件表示成由某些路元件組成的簡單電路模型。這些電路元件可以是無源電子元件,也可以是受控電流源或受控電壓源(見電路)。儘管這類等效電路只能近似地反映這類電子器件的外部電特性,但在分析和設計電子電路時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積體電路和計算機輔助分析與設計方法的迅速發展,建立更加合理的固態電子器件的電路模型,越來越重要。

通常,按信號幅度的大小,可將固態電子器件等效電路分為兩類:小信號等效電路和大信號等效電路。

等效電路的定義並非指的是不同電路有相同的效果,而是指同一個電路的不同的表示方法。當電路中某一部分用其等效電路代替之後,未被代替的部分電壓和電流均不發生變化,也就是說電壓和電流不變的部分只是等效部分以外的電路,故稱“對外等效”。元件

的種類和位置都相同,但是在畫電路時有不同的畫線方法,就是等效電路。

在許多情況下,人們常利用作用的效果相同,來認識和處理複雜的問題。現代電子技術中,在分析一些複雜電路時,人們常常只關注整個電路(或電路的某一部分)的輸入、輸出關係,即電流和電壓的變化關係。這樣我們就可以用一個簡單的電路代替複雜電路,使問題得到簡化。這個簡單的電路就是複雜電路的等效電路。在《電子線路》等相關書籍中所提到的戴維南定理其實就是採用等效電路的思想將一個個十分複雜的電路進行簡化。通常情況下將電流表作短路處理,電壓表作開路處理,結果是複雜的電路簡化為純電阻的串並聯關係,再運用並串聯電阻的求和方法將電路簡化為只有一個電阻的情形。

1.3.2電阻的串聯與並聯等效

1.3.3電壓源、電流源等效及其互換等效

1.3.4受控源及含受控源電路的等效

1.3.5電阻△形、Y形電路互換等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