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社會學

電影社會學

電影社會學是研究電影的社會功能、電影與社會及觀眾的相互關係的學科。它研究特定社會和觀眾的需求對電影藝術家創作的規定和影響,研究電影現象的內在過程、內在結構以及觀眾需求的演變而引起的藝術風格變化等問題。它的出現,對電影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概 況

電影社會學

電影社會學電影社會學
film sociology

在中國,從30年代開始,一批左翼電影工作者和電影評論家對電影的社會功能等問題進行研究。他們十分注重對電影作品的社會內容進行分析,把電影與當時的階級鬥爭、民族解放鬥爭聯繫起來,發揮了積極的戰鬥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從社會學角度研究電影的文章與專著迭有出現,並已逐步做到將電影作品的社會分析與藝術分析結合起來。一些電影研究者明確提出建立“電影觀眾學”的主張,力求對中國電影觀眾結構的特殊性、各時期社會心理的變化對電影創作方向的影響等問題進行科學分析。

電影社會學作為一門科學學科,開始於英國J.P.邁耶1945年出版的《電影社會學》,另一英國電影理論家R.曼維爾的《電影與觀眾》也被認為是這方面的重要著作。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隨著西歐社會大動盪,人們對電影與社會、電影與政治等關係問題日益關注,在西方電影研究界突破了過去引為常規的對電影的純藝術分析,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社會學電影理論,這使電影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和範圍有所擴展。在蘇聯,70年代以來,也很重視這方面的研究,並設立了專門的電影社會學研究機構。


理論簡介

運用社會學研究方法和範疇研究電影的理論。社會學研究人類以個人和群體形式形成社會關係、參與社會行動和發生相互影響的原因與結果,研究因人的交往而產生的風俗和
電影社會學電影社會學

制度。電影因其與生俱來的民眾性和廣泛的社會影響,而使電影的社會功能備受關注。20世紀20年代,已有電影社會學研究的初步嘗試,如巴拉茲·貝拉的《可見的人》(1923)、德國理論家哈爾姆斯的《電影哲學》(1926)和蘇聯作家愛倫堡的《夢幻工廠》(1927)。英國學者梅耶爾《電影社會學》(1945)和曼威爾的《電影與觀眾》(1950)的問世,標誌電影社會學的成型。電影社會學的使命是:研究社會需求如何影響和制約電影藝術家的創作,研究觀眾審美需求的演變而引起的藝術風格的形成和變化,研究社會群體參與電影活動的基本形式,分析這些基本形式的演變狀況或成因,展望這些形式未來的走向。電影社會學的方法論是:確定研究範疇、建立行之有效的模型,以描述和解釋電影的社會條件、社會價值、社會功能和社會效應,以及電影作為社會活動的運行模式和運行規律。通過民意調查機構掌握觀眾對電影的態度、分析統計材料以有效幫助電影製作者決策,是電影社會學研究的重要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電影社會學研究領域顯示出兩種對立的傾向:一是運用實證主義、直覺主義、弗洛伊德學說和天主教教義的電影社會學;一是力求按照唯物史觀來分析電影社會功能問題的電影社會學,這方面重要的著述有:美國理論家勞遜的《思想戰線上的電影》、德國克拉考爾的《從卡里加里到希特勒》、義大利契阿里尼的《電影,第五種力量》,法國梅爾西戎的《電影與壟斷組織》等。

流 派

在社會學和社會哲學不同流派的影響下,電影社會學流派紛呈。譬如,德國社會學家和電影學家普羅柯普把論及電影社會心理功能的電影社會學理論做如下分類:

1、“鏡子論”——電影是反映不同社會意識結構的鏡子,因此一般行為模式、人物公式必然重複出現在不同的影片中,克拉考爾稱這種情境的重複為“集體無意識”,美國學者帕克·泰勒稱之為“集體神經官能症”,法國理論家埃德加·莫蘭稱之為“集體夢想”,呂克·德·休斯和薩沙·艾茲拉蒂則稱之為“定式化準則和價值觀念”

2、“操縱論”——法國電影學家吉爾伯·科昂—塞阿、德國學者維克多·格爾霍特認為,電影是操縱觀眾的強大社會力量

3、“整合論”——電影是維繫社會結構整體的手段,這一理論的代表人物有德國的馬克斯·霍爾克海默、西奧多·阿多爾諾、漢斯·艾斯勒,法國的馬里昂·萊維,英國的丹尼爾·勒納等

評 價

電影社會學是電影研究的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學方法的統一,最徹底實現這種統一的是歷史主義原則。與受實證主義影響的研究者對電影的社會規定性做機械的理解不同,也與受庸俗社會學影響的研究者力圖在電影形象中直接揭示出一般的政治經濟範疇有別,馬克思主義研究者主張對此做辯證的理解,即聯繫電影作品本身的藝術結構來看其中的社會內容,將思想性問題與藝術性問題緊密結合起來。自20世紀30年代始,左翼電影藝術家和影評家就注重電影的社會功能,分析電影作品的社會內容,把電影與階級鬥爭和民族解放鬥爭聯繫起來,發揮了積極的戰鬥作用。近年來,中國電影研究者努力建設電影觀眾學,力求科學分析中國電影觀眾結構的特殊性和各時期社會心理的變化對電影創作方向的影響,研究市場經濟中電影產業的社會學因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