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打字機
隨著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各種新型的電子打字機、微型計算機、圖文傳真機等現代化辦公和文字信息處理設備的不斷湧現和廣泛套用,大大拓寬了機械打字機概念的範疇。
打字機的歷史和影響
世界上最早的打字機誕生於1808年,它是由義大利人佩萊里尼.圖里發明的。他發明打字機的動機是幫助自己的一位失明女朋友。後來這台打字機失傳了,所以我們今天無法知道它的外形與結構,但使用該打字機打出的信件至今仍保存在義大利勒佐市的檔案館裡。
首次投入商品化生產的英文打字機是由丹麥哥本哈根的尤爾根斯機械公司出品的,該機器的發明人是一位名叫馬林.漢森的神甫。
1866年以後,歐、美有很多人致力於打字機的發明與改進,其中以美國人肖爾斯和約斯特的設計對後來打字機的發展有較大影響。肖爾斯打字機的文字盤和今天的打字機基本一樣,而且設計了打完字後能自動移位的裝置,打出來的字也很清晰。但肖爾斯打字機的體積很大,外形很難看,而且操作也比較麻煩,因為他設計的字盤是大寫和小寫字母分別有自己的鍵,鍵盤上有78個鍵。另外,這種打字機無法觀察到打出來的字,即使打錯了,也要等整頁紙打完後才能看到。
幾乎與此同時,曾經是肖爾斯合作者的約斯特也在一家公司的資助下研究打字機。他通過一根控制桿使同一個鍵能分別打出大、小寫字母,這使鍵盤上的鍵一下子減少了26個。約斯特還對打字部分作了改進,使操作者能隨時看到所打出的字。
印表機的發展
經過許多人的改進,機械式打字機的結構到本世紀初基本定型。到了20世紀70年代後期,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在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