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秀芬

雷秀芬

雷秀芬,1973年出生,高中學歷,中共黨員,景寧縣澄照鄉東岱村村委主任。 雷秀芬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有一顆熾熱的心,在村委主任這個平凡而特殊崗位上,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和紮實的工作作風,出色地完成了領導和民眾交給的各項工作,贏得了村民們的信任。她是一個看似平凡的女人,在她的帶領下,貧困的東岱村走出了一片艷陽天,新蓋了村委辦公樓,給每村每戶安裝了自來水、有線電視、程控電話,帶領村民種植了茶葉基地300多畝,藥材厚朴200多畝,種植業、養殖業齊步發展。2001年雷秀芬被選為鄉人大代表,2003年獲全縣 “學習十六大,建設新景寧”演講比賽二等獎;2007年,獲全市“建設新農村、締造新生活”農民演講比賽一等獎,2008年又當選為景寧縣第6屆婦女代表;2009年被評為 “全縣十佳村級計生服務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雷秀芬 雷秀芬

在東岱,提起雷秀芬,無人不豎起拇指,齊齊稱道。她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有一顆熾熱的心。在村委主任這個平凡而特殊崗位上,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和紮實的工作作風,出色地完成了領導和民眾們交給的各項工作,贏得了村民們的信任,一如她的名字,雷厲風行,秀外慧中,芬芳襲人。她是一個看似平凡的女人,卻撐起了東岱村的一片天;她是東岱村的“當家人”,是村民嘖嘖稱讚的一朵瑰麗的金花。

為村民,竭盡心力

東岱村,本是景寧縣澄照鄉最偏遠的一個畲族小山村,海拔700多米,各自然村分散,距縣城遠,進村只有一條陡峭的羊腸小道,交通非常落後,農業物資上不了村,農產品進不了市場,阻礙了村莊發展的步伐。2002年春,村委換屆選舉,雷秀芬當選為村委主任,她暗暗發誓:一定要為村民把通路夢給圓了。但在農村這個男人立足的世界,女人想乾一番事業談何容易,剛一上任就有人潑冷水:“一個婦人能有多大的出息,小泥鰍怎掀得起大風浪。” 還有人說:“一個女人家,不在家照顧老公孩子,出來逞什麼能。”

村民們的質疑更讓她堅定了信心,2004年雷秀芬自任組長成立了公路領導小組,在動員大會上她對鄉親們說:“一個人失去了手腳,他還可以用大腦,可一個人一旦失去了信心,就等於失去了樹根,再高明的醫生也無法改變他的厄運,只要我們大家齊心協力,充滿信心,夢想就一定能實現。”她主動拿出自己僅有的兩萬塊錢作為啟動資金,村民見狀也紛紛掏出自己的腰包,你三百,我一千,不一會兒,就籌集資金十多萬元。

說來容易乾起難,經測量,需開的路全線長6.8公里,有三分之二是石方,預計總投資五十多萬元,對於一窮二白的村莊,這是何等大的一筆錢,為了籌集資金,雷秀芬帶著村里幾個幹部到縣城找各個單位部門的領導求援;為了不出差錯,就是每買一包炸藥租用一輛挖土機,她都親力親為,起早摸黑只為早日通路。

為了路,她丟下了嗷嗷待哺的女兒,上工地,跑項目;為了路,她熬紅了雙眼,熬穿了夜;為了路,父母埋怨、丈夫兒女責備......皇天不負有心人,路終於通了,村民的夢圓了。看著各色各樣的車子進了村,拄著拐杖的老太太、老大爺聽到汽笛聲,都激動著握著她的手說:“秀芬,這輩子我們還能在自家門口看到汽車,真是死也瞑目了。”

路通了,夢圓了,東岱村的新農村建設也逐步走上正軌,雷秀芬帶領著村里其他幹部,蓋了新的村委辦公樓,為每村每戶安裝了自來水、有線電視、程控電話,帶領村民種植了茶葉基地300多畝,藥材厚朴200多畝,種植業、養殖業齊步發展。今年年初,她為村里引進試種100畝高山冷水茭白和50畝的小尖椒,雖然因各種原因效益不是很好,但也為村民們增加了不少收入,使多數低收入戶脫了貧,致了富。現在的她,正著手於策劃利用村裡的各種優勢發展高山蔬菜,東岱村正努力向世人展示著它的魅力,而它濃厚的現代發展氣息,也讓人們看到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錦繡前程。

為工作,全心全意

雷秀芬是東岱村“計生協會”的會長,早十年前,該村的計畫生育基礎工作差,計生台賬一片空白,村落分散,民眾婚育觀念落後,絕大部分村民抱著“山高皇帝遠”的思想,違法生育現象司空見慣。那時的雷秀芬是一個剛生完孩子的年輕媽媽,她沒有被這一切困難嚇倒,並深深懂得要做好計生這項工作,關鍵是要學習。

上任伊始,雷秀芬就邊工作邊擠時間刻苦學習,學習計畫生育政策法規、避孕節育等科普知識。自己學懂後就走村入戶做工作,送材宣傳資料,為育齡民眾講解相關計育知識,引導村民樹立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念。東岱各村分散,四個自然村轉一周就要步行20多公里的山路。雷秀芬堅持每月至少下村一次,這一堅持就是10年,從未間斷。村里牙牙學語的幼兒到白髮蒼蒼的老太太無人不熟悉雷秀芬,由於她的努力,東岱村的計育政策早已家喻戶曉。當然,任何工作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何況是人人懼怕的計育工作。

東岱村是典型的偏遠貧困村,許多大齡青年找不到對象,通常在外務工時帶回女朋友,每年年底是雷秀芬最忙的時候,她既要給家裡準備年貨還要上各個自然村去走走,了解情況,摸清底細。2006年12月底,經了解,三組40多歲未婚的湯某帶回一雲南籍女子阿芬,沒辦理結婚和生育手續就已懷孕4個多月。雷秀芬知道後,立馬上湯某家做工作,動員阿芬到鄉計生服務所做流產手術。第一天就吃了閉門羹;第二天上門仍是不理不睬;第三天在村口遇到他,雷秀芬剛要開口,便被回罵:“你要我家斷子絕孫嗎?再來我就敲死你......”還順手撿了塊石頭丟她。雷秀芬沒有退縮,還是一天天接著去,笑臉相對,苦口婆心地勸說,幫他家做豆腐做年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感化了這塊“磐石”。一個多星期後,湯某帶著女朋友去做了引產手術。今年春,湯某夫婦終於在計畫內喜得千金,高興的手抱寶寶登門報喜,誠懇的地為他之前的粗魯行為向雷秀芬道歉。

光陰似箭,轉眼間雷秀芬做計生服務員工作已整十載,她走過的山路已上萬里,走村入戶已上千次,在工作中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多少次被人冤枉傷心時,家裡人也勸她別再幹了,何必受這個氣,但她總是有股韌勁堅持著,擦乾眼淚笑著說:“沒什麼,他們是在考驗我呢,計畫生育工作是造福子孫後代、利在千秋的神聖事業,我有機會幹,你們應該以我為榮,又怎能讓我放棄呢?”她臉上的笑容,永遠淡定溫和,溫暖人心,正如她做的工作,永遠踏踏實實,盡心盡責。出色的工作表現得到了大家的肯定,2009年,雷秀芬被評為 “全縣十佳村級計生服務員”。

為孩子,嘔心瀝血

走進澄照鄉際頭村口,琅琅的讀書聲和陣陣清脆悅耳的孩童笑聲不時傳入耳內,一間不大的教室,20多個小孩子,組成了這個全鄉唯一的村級幼稚園。提起這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幼稚園,村民們由衷稱讚:多虧了秀芬的這所幼稚園,讓娃娃們有地可去,有字可識,讓家長可以放心勞作與田間地頭。

際頭村是澄照鄉距景寧縣城12.5公里的一個小村莊,有365個居住人口,原先由於村里沒有學校,很多幼兒不能上幼稚園,一些家長撇下五畝三分地到縣城租房帶孩子上學,無一技之長、無經濟收入,再加上高額的學費讓很多家庭不堪重負。雷秀芬摸清這情況,憑藉自己多年代課老師的經驗,在際頭村開辦了幼稚園,知道村民們都不富裕,雷秀芬只收取低額的學雜費,扣除書本、老師工資,所剩無幾。

幼兒教育是非常辛苦的工作,且不說牙牙學語的孩子有多難帶,光是安全問題就讓人頭疼萬分,對於有知識有文化的雷秀芬,可以有更多更好的致富路子,每逢家人讓她另謀它路時,她總是笑著說:“幼稚園撤了,那孩子們怎么辦?”好學的她知道,學習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多么重要,扼殺了孩子的求知慾就等於讓這些孩子在起跑線上輸給了城裡的孩子。為了給走不出大山的孩子提供上學場所,圓孩子們的上學夢,這個際頭村的幼稚園已堅持了8個年頭。

為學業,孜孜不倦

在村里,雷秀芬也算是一名高材生,高中畢業典禮上她為自己也為多數高考無望的學友寫了首小詩“前途理想在人為,雄心大志不可改,問君欲往何處去,獻身農村是所歸。”她寫了,也做到了,高考落榜後,放棄了外面的花花世界,她安下心回到一窮二白的山溝溝,夢想著有朝一日能為鄉親們開闢出一條康莊之道。2002年,被選為村委主任後,雷秀芬知道必須要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才能帶領村民發家致富。

村委會、計生委、幼稚園、農戶、田埂、各個單位部門,她像一枚高速旋轉的陀螺奔忙於各者之間,但無論多忙,對於學習,她永遠是孜孜不倦、鍥而不捨。工作之餘,她抽時間繼續學習充電,農業技術,大專課程,黨的方針政策各類知識一個都不能少。2002年雷秀芬在努力學習種植、養殖技術後考取了“農民技術資格證”,2005年,通過自學,拿到了鄉村綜合管理專業的中專學歷;如今她又在景寧電大學習農村行政管理專業的大專學歷,永無止盡的追求讓她成了一個十足的知識女性。2007年,在全市“建設新農村、締造新生活”農民演講比賽中,雷秀芬的“村民圓了通路夢”突穎而出,榮獲一等獎;2003年,獲“學習十六大,建設新景寧”演講比賽二等獎;2002年,縣委舉辦了“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主題教育活動”,雷秀芬的競爭對手都是各機關單位的幹部,但她仍以出色的表現獲得領導一致好評,贏得了第一名。談及幾次演講的成功,她仍是淡淡地笑著說:“可能我講的都是自己寫的,也都是自己真真實實幹的,所以才特別有感觸,才更容易真情流露吧。”她的演講深入人心,她的辛勞努力更是感動人心。從2001年開始,雷秀芬被選為澄照鄉的人大代表,2008年還又當選了景寧縣的第6屆婦女代表。如今她還如願以償的加入了朝思暮想的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預備黨員。

稱讚、榮譽的背後,隱藏著多少辛勤汗水,她從沒有向人提及,仍總說自己所做的還很少,離人民民眾的要求還很遠,將來要做的事還很多。但是,她卻得到了老百姓實實在在的口碑,實現了人生價值的最大化。她用辛勞和汗水詮釋了一個心中想百姓、心裡裝民眾、一心為民的當家人形象,這也正是我們當代女性堅忍不拔、力求上進的典型代表,象徵著新時代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無愧於是新女性的楷模。雷厲風行,秀外慧中,芬芳襲人,這個名叫雷秀芬的普通婦女幹部,用瘦弱的肩膀和火熱的幹勁,帶領著東岱這個貧困村走出了一片艷陽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