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唱盤

CD代表小型鐳射盤,是一個用於所有CD媒體格式的一般術語。現在市場上有的CD格式包括聲頻CD,CD-ROM,CD-ROM XA,照片CD,CD-I和視頻CD等等。在這多樣的CD格式中,最為人們熟悉的一個或許是聲頻CD,它是一個用於存儲聲音信號軌道如音樂和歌的標準CD格式。

英文名:compact disc
英文縮寫:CD

簡介

1、雷射唱盤的誕生
CD數字聲頻信號(CDDA)是由Sony和Philip在1980年期間作為音樂傳播的一個形式來介紹的。因為聲頻CD的巨大成功,今天這種媒體的用途已經擴大到進行數據儲存,目的是數據存檔和傳遞。和各種傳統數據儲存的媒體如軟碟和錄音帶相比,CD是最適於儲存大數量的數據,它可能是任何形式或組合的計算機檔案、聲頻信號數據、照片映像檔案,軟體應用程式和視頻數據。CD的優點包括耐用性、便利、和有效的花費。
2 、擴展CD的標準
1989年,日本Taiyo Yuden 公司開發出一種表面包上一薄層金的有機純基CD媒體。這種新媒體不僅提供和銀質壓縮CD同樣的物理特性和容量,而且也具有比商用複製CD較好的反射特性。這種媒體能通過一個可在光碟上寫信息的專門設備進行記錄,並且反過來所寫的光碟能被任何CD-ROM驅動器讀取。記錄信息到媒體上的設備稱為光碟記錄器(CD-記錄器)而媒體稱為一個可記錄光碟CD-R(CD Recordable)。CD-R技術的發明帶來許多好處如:
(1)可用低花費在一個桌面PC上製造自己的CD-ROM光碟;
(2)可以選擇任何合適的CD格式記錄的信息;
(3)避免與商務培訓相關的昂貴培訓花費和複製設施。因為典型的CD-R媒體有70-100年的壽命,它對數據長期保存是很理想的。對於壽命短得多的磁性媒體,這是一個顯著的提高。CD-R技術是一個突破,它將引進下一個數據貯存技術的革命,因為在這個信息爆炸時代對大容量的需要是與日俱增的。
3、CD的標準
ISO9660是個國際上認可的CD媒體邏輯級標準,它定義了CD-ROM上檔案和目錄的格式.此標準允許有不同作業系統的不同計算機訪問同樣的數據格式。CD-ROM當前的成功不僅應歸於媒體自身明顯的優勢,而且歸於通過ISO9660之類的標準完成了媒體的全世界認同和彼此協作性。所有計算機平台將數據作為一個檔案系統放在光碟。檔案系統被設計成為UNIX,VAXVMS,MS-DOS和Mac及它們的各種派生系統所公認,ISO9660意味著與不同作業系統兼容。這種兼容性是通過使用所有目標系統共有功能來實現.因此,ISO9660要求以下幾條限制:
(1)目錄樹不可超過8級。
(2)沒有長檔案名稱:一檔案名稱包括它的擴展名必須是少於30個字元。但是,對於在MS-DOS下使用,它有更多限制:檔案名稱最多8個字元,而擴展名最多3個字元。
(3)在目錄名里沒有擴展名。
(4)只可是大寫字母。
(5)不允許一些特殊字元,如%或@。
光碟刻錄軟體將幫助你在正式傳送數據到CD記錄器進行記錄之前創建一ISO9660映像檔案.使用很方便,並且有助於去除運行時記錄錯誤.如快取區欠載運行。
4、擴展ISO9660----joliet和Romeo檔案系統
在ISO9660中有一些限制,如字元設定限制,檔案名稱長度限制和目錄樹深度限制。這些規定阻礙了用戶複製數據到可被不同計算機平台讀取的CD-ROM。因此,一些作業系統出售商已經以幾種方式擴展ISO9660。
Joliet檔案系統是擴展檔案系統之一,由Microsoft提出和實現.它以ISO9660(1988)標準為基礎。如果一CD是用Joliet檔案系統創建,它只能在window 9x和window NT4.0 或更新版下讀取,但是不能在任何其它平台上讀取。在Joliet檔案系統下,長檔案名稱允許字元數最多為64,長目錄允許數目最多為64.但是,檔案名稱加它的完全路徑總字元數不能超過120。
Romeo只定義為window9x長檔案名稱,最多128字元。
5、光碟的規格
在光碟上存儲信息前,必須使用某種特定的方法來壓縮數據,為了統一壓縮方式,各廠商制訂了許多標準,讓刻錄出來的光碟可以在不同機器上使用。這些標準是在不同的年代制訂出來的,以各種顏色的封裝來表示,常見規格如下:
(1)紅皮書(Red Book)
它是由Philips和Sony於1980年制定的,是用於存儲音頻聲音軌道的CD-DA光碟標準,此規格僅包含音頻扇區的軌道。由於CD-ROM來源於音頻CD,光碟上儲存的大量信息可根據分鐘、秒、楨測定,其中:
1分=60秒;
1秒=75楨;
1楨=2048位元組(2千位元組)模式1用戶數據。
注意由於扇區邊界的額外消耗,光碟上檔案占用的實際空間通常大於其原大小。光碟的容量是用單倍速(150KB/秒)計算的,一張光碟可以存儲74分鐘音樂或650 MB數據,換算方法為74(分)* 60(秒)* 150(KB)=666000KB=650MB,雙速刻錄音樂CD的時間為74/2=37分鐘,即37分鐘可以刻650MB數據。
8cm CD-R碟片容量在180-220MB之間,標準容量是210MB。
(2)黃皮書(Yellow Book)
它是由Philips和Sony於1983年制定的CD-ROM數據光碟標準,此規格僅包含數據扇區,其中分為兩種模式。
Mode 1
在CD-ROM中加入了ECC(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on,錯誤檢查修正)校驗,每個磁區可存儲2048 Byte數據,適合存儲常規資料。
Mode 2
撤除ECC校驗,增加了檔案存儲空間,每個磁區可存儲2336 Byte,適合存儲圖形和音樂資料。
在黃皮書中定義一個2352位元組的單位稱為塊(Block)。
(3)綠皮書(Green Book)
於1986年制定,是CD-I互動光碟的標準。
(4)黃皮書+(Yellow Book Advanced)
於1989年制定,補充了CD-ROM/XA(CD-ROM eXtended Architecture)光碟的標準。增加了Mode 2的規格:
Form1:加入ECC(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on,錯誤檢查修正)校驗,每個磁區可存儲2048 Byte,並能作為Mode 1格式。
Form 2,撤除ECC校驗,增加了檔案存儲空間,每個磁區可存儲2328 Byte,和Mode 2一樣適合存儲圖形和音樂資料。
黃皮書增強版的最大用處是可以交錯地存放數據或音像,避免音像同傳時產生的斷續現象。
(5)橙皮書(Orange Book)
它包含了CD-R可刻錄光碟的標準,CD的物理結構定義為:扇區包含在軌道中,軌道包含在數據區中,且數據區包含在光碟中。
(6)白皮書(Write Book)
它定義了VCD(Video CD,視頻CD)的標準。
(7)藍皮書(Blue Book)
此標準定義了額外模式光碟(CD-Extra),規定第一個軌道為CD-DA音樂段,第二個軌道為CD-ROM數據段。
6、金質光碟和銀質光碟間的差異
金質光碟,也稱為CD-R光碟,是在一空白光碟上包上一薄反射性的金質層。銀質光碟,也稱為商用複製CD,具有一鋁製薄層。因為不同的鍍層方式,物理外觀,特別是顏色,在這二類CD之間是不同的。一個空白金質光碟可用作可記錄媒體,你可以使用一個CD記錄器寫數據和音樂信號到金質光碟,而一個銀質光碟不能作為一個可記錄的媒體使用,因為數據已經被壓縮進聚碳酸酯。銀質光碟的壽命大約是25年而金質光碟的壽命是70--100年。這個事實指出它們的不同用途:銀質光碟是適用於數據傳遞和大量商用複製,而金質光碟對於數據存檔來說是理想的。
CD-R、CD-RW光碟按表面塗層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綠盤
 由Taiyo Yuden公司研發,原材料為Cyanine(青色素),保存年限為75年,這是最早開發的標準,兼容性最為出色,製造商有Taiyo Yuden、TDK、Ricoh(理光)、Mitsubishi(三菱)。
(2)藍盤
verbatim公司研發,原材料為Azo(偶氮),在銀質反射層的反光下,你會看見水藍色的盤面,存儲時間為100年,製造商有Verbatim和Mitsubishi。
(3)金盤
由Mitsui Toatsu公司研發,原材料為Phthalocyanine(酞菁),抗光性強,存儲時間長達100年,製造商有Mitsui Toatsu、Kodak(柯達)。
(4)紫盤(CD-RW)
它採用特殊材料製成,只有類似紫玻璃的一種顏色。CD-RW以相變式技術來生產結晶和非結晶狀態,分別表示0和1,並可以多次寫入,也稱為可複寫光碟。
7、CD-ROM、CD-R、CD-RW的不同之處
雖然CD-ROM、CD-R、CD-RW都是光碟,但它們的實質大不相同。CD-ROM是最常見的,表面是白色的,也叫銀盤。它由光碟加工線大批量生產出來,一生產出來就已經有內容了,刻錄機是無法做出CD-ROM的。
CD-R的表面塗有反射層(綠、藍或金色),剛生產出來時是無內容的,你可以發現在刻錄之後,碟片的顏色會改變,此時資料已經存儲進去了。現在的CD-R/CD-RW無需格式化就可使用,就像軟碟買回來就可以用一樣,非常方便喔!
CD-RW(Compact Disc-REWRITABLE,可重複刻錄光碟)也有反射層(紫色),並可以多次使用,極限為1千次左右,雖然不能當硬碟,但用於備份也是不錯的。
8、CD-R盤跟正常的CD糟相同嗎?
通常在商店裡買到的CD糟是用模子壓出來的。而CD-R盤是用雷射光刻出來的。外觀上也有所不同,CD-R盤有綠片、金片、藍片等,不像一般壓片C D糟是銀色的。它們跟壓片CD糟相比,不能承受極度的溫度和陽光照射,而且壽命也比較短。不過很多的CD-R盤都稱壽命可達100年。
9、刻錄光碟需要注意的事項
經常聽到有人刻壞光碟,其實只要注意以下幾點是沒有問題的。
(1)關閉BIOS和Windows中的電源管理功能;
(2)取消螢幕保護程式;
(3)不在開始中載入任何常駐程式,不要多任務運行其它軟體;
(4)關閉光碟自動插入通告AutoRun;
(5)在刻錄之前,運行磁碟碎片整理;
(6)使用雙速刻錄,不要用四速或更高速;
(7)採用CD映像功能,不要直接刻錄;
(8)購買高質量的光碟。
10、光碟啟動原理
在許多商用光碟中,都會發現封面上印有光碟啟動功能,也就是用CD-ROM來引導系統,可以避免軟碟容量不足及速度慢的問題。其實,用CD-R和CD-RW也可以做到光碟啟動,原理如下:
(1)在BIOS中設定光碟啟動;
(2)POST(Power On Self Test,加電自測試)後光碟機檢查光碟是否有引導功能;
(3)先讀取光碟的Sector 17區的主標記敘述;
(4)依照主標記敘述的地址來載入BCF(Boot Catalog File,啟動目錄檔案);
(5)根據啟動目錄檔案來載入BIF(Boot Image File,啟動映像檔案);
(6)運行啟動映像檔案中的引導程式,開始進入作業系統。
依照黃皮書標準,普通CD-ROM有333,000個扇區,0~16為保留值,第17個扇區是主標記敘述,存放著光碟啟動的信息和啟動目錄檔案的位置。其中啟動目錄檔案包括了光碟的作業系統、啟動方式BIF的位置。BIF中則存放了啟動程式,可以是Windows 9x或DOS系統。
主標記敘述內有以下三類信息
(1)CD001,黃皮書的標準開頭字元;
(2)E1 Torito,啟動光碟規格的識別字元;
(3)啟動目錄檔案位置,指向BCF的邏輯區段。
啟動目錄檔案則包含了7種信息
(1)第一位01,啟動光碟ID號,其值定為01;
(2)第二位00,此光碟用於X86系統,01用於PowerPC系統,02用於Macintosh系統;
(3)ID字串,可人工輸入的光碟識別信息;
(4)55 AA,結束標記;
(5)88(位於55 AA之後):可啟動光碟,如果是00則不可啟動;
(6)02(位於88之後),模擬1.44MB軟碟啟動,01則表示模擬1.2MB軟碟,03表示模擬2.88M軟碟,04表示模擬硬碟;
(7)啟動映像檔案位置,指向BIF的邏輯區段。
啟動映像檔案的內容是把1.44M軟碟的啟動檔案造成image,看了上面原理,是不是感覺非常麻煩,大家不用擔心,市面上幾乎所有軟體都可以製造啟動光碟,只須按幾下滑鼠就搞定,一切由程式自己完成。要注意的是,光碟啟動後,光碟機映像檔案變成A盤,第一個軟碟機變成B盤,而第二個軟碟機就用不了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