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年表
雷子人 1967年生於江西。
199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中央美院博士生。
1993年“雷子人作品展”,北京東便門角樓。
1995年“入境”三人作品展,北京國際藝苑美術館。
1997年“中國藝術大展”,上海圖書新館。
1998年“中國藝術雙年展”,南京博物院。
2000年“新中國畫大展”,上海劉海粟美術館。
2003年“今日中國美術大展”,北京中華世紀壇。
2003年“入境無語 — 雷子人作品展”,北京中央美院美術館。
2004年“臨界·兼容2004年邀請展”,北京國際藝苑美術館。
2004年“第十屆全國美展·雕塑展”,長春雕塑藝術館。
2004年“首屆美術文獻提名展”,武漢湖北美術學院美術館。
2004年“融合·互滲 -2004年度展”,中國美術館。
2005年“間性”現代藝術邀請展,北京今日美術館。
2005年 “水性”雷子人作品展,武漢美術文獻藝術中心。
展覽及出版
主要個展
1993年 雷子人作品展(北京東便門角樓)
2003年 “入境無語”——雷子人作品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2005年 “女人味”——雷子人原版作品展(中國國際展覽中心8號館)
2005年 “水性”——雷子人作品展(武漢美術文獻藝術中心)
2006年 “出入境”——雷子人作品展(上海朱屺瞻藝術館)
2006年 “入·境·南京”——雷子人作品展(南京美術館)
2007年 “品色”——雷子人作品展(北京798藝術區千年時間畫廊)
2008年 “新古意”——雷子人作品展(上海聖東方藝術畫廊)
2008年 “玩意” ——雷子人作品展(上海春天畫廊)
2008年 “佑我後 ·雷子人渼陂藝事” ——上海春季藝術沙龍主題展(上海世貿中心)
2012年 “出入境·渼陂”——雷子人藝術作品展(濟南)
主要參展
1995年 “入境”三人作品展(北京國際藝苑美術館)
1997年 中國藝術大展(上海圖書新館)
1998年 中國藝術雙年展(南京博物館)
2000年 新中國畫大展(上海劉海粟美術館)
2003年 今日中國美術大展(北京中華世紀壇)
2004年 第十屆全國美展·雕塑展(長春雕塑藝術館、廈門文化中心藝術館)
2004年 首屆美術文獻提名展(武漢湖北美術館)
2005年 “間性·男左女右”當代藝術展(北京今日美術館)
2006年 中國水墨文獻展(南京博物院)
2006年 “農民·農民”中國美術館館藏暨邀請展(北京中國美術館)
2007年 “文脈當代·中國版本”大型綜合藝術展(北京今日美術館)
2007年 “後先鋒” 中國新藝術的四個方向(香港英皇道633號)
2007年 “底層人文”當代藝術的21個案例(北京宋莊原創藝術中心)
2008年 “水墨主義·當代主義”上上國際藝術年展(北京宋莊上上國際美術館)
出版著作:
2001年《入境前後——(1989-1999)雷子人作品》(湖北美術出版社)
2001年 《藝術家檔案·雷子人》(湖北美術出版社)
2003年 《入境無語》(合著)(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2005年 《女人味》(合著)(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5年 《新古意》(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6年 《出入境》》(湖北美術出版社)
2006年 《國畫演進——中國畫文化情態、空間及圖式》(四川美術出版社)
2006年 《當代中國畫市場調查報告·雷子人》(人文藝術出版社)
2007年 《渼陂·渼陂——一個畫家的古村落圖記》(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7年 《中國畫藝術年鑑·雷子人》(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8年 《都市水墨·雷子人》(榮寶齋出版社)
作品主題闡釋
現代人生活的忙碌,匆忙地工作、盲目地生活,麻木地娛樂,太多的觀念被社會灌輸,太多的夢想現實被打碎。終於麻木了自我;終於失去了自我,忘記了曾經的夢想,靈魂開始游離,對生命甚至出現了恐懼。心與心之間變得冷漠,在安靜的只剩自己的時候,終於自己都不敢認真看自己,人們懼怕孤獨,拚命要融入一個娛樂的世界,就是為了逃避已經空虛的連自己都不敢承認自己的自我,然而心已經寒冷隔絕,即便擁抱在一起也沒有溫暖心也是相隔千里的。猶如雷子人畫的男男女女,在雷子人作品裡你是否看也見了自己?
雷子人遭遇了現代生活,卻站在生活之外對現代都市人的生存狀態進行了理解和思考,他的創作貌似漫不經心的寫意,卻像刀一樣筆筆都劃到麻木的現代人心上。他的藝術貫通中西又具有中國浪漫文學傳統,對當代審美重新闡釋,像超現實的夢幻場景,意境深遠。
他的水墨藝術用中國傳統的審美觀念融入現代生活,用筆墨重新解讀了現代人的心性,他的創作不是隨意的表達,是他感受生活的一種姿態,是一種歷史的生存記憶,是一種生命的痕跡。
學術評論
他的早期作品著重表現都市青年的生存心態,不乏“文氣”與“童心”,在形象上有少男少女的青春繾綣與天真無邪,在筆墨上可以看出對中國傳統繪畫的結構布局和水墨韻味的文脈繼承。
雷子人就讀研究生期間的作品具有多種審美趣味,顯示出他正進入一個活躍的探索期,有許多新的想像與急切的實驗。他沒有單純在中國畫的內部解決風格與筆墨的問題,而是著眼於中外藝術的比較研究,並且在中國畫的傳統基礎上加以融合,直面作者與作品的關聯意義。他的作品在視覺圖式的基礎上著重探討筆墨結構中的文化情態,以往那種在畫面上隨意遊走的速寫式生活切片,轉化為近景中的人物形象的平面結構與色彩關係的研究,超現實的夢幻場景增強了中國畫傳統中的主觀表現意味。
在雷子人的作品中,對生命的敏感,是與中國畫材料對情緒、感受反應的敏感相聯繫的,他試圖用中國畫的傳統審美觀念,融入當代生活區尋求對現代人心境的理解。這種生存與發展的渴望——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往往給與我在觀畫時瞬間的感動,我說不清楚這種感動是源於往昔時光的眷戀或是對我未來歲月的某種企盼。雷子人不厭其煩地描繪青春的恍惚與愛的執著,我在他的畫中感受到生命的短暫,在山林的陽光清流中,想像都市街道上那些往來如潮的人們將以怎樣的心境融入生活。
摘自《雷子人“入境”展序》
殷雙喜 博士(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美術研究》副主編)
在他步入獨立創作的初期,記錄如夢如幻的童年和青春,用城市化的環境因素的植入,以及概括化、簡潔化的景物交代,傳達出一種對時間流逝和幻覺生成的留念,是他作品中突出的特點,我們不妨說他這是在畫時間。到了他進三年級攻讀碩士研究生期間的作品,有一個新的變化值得注意,那就是對具體景物的留念已經越來越淡化,而對畫中人物形體本身卻越來越關注,而且人物形象在畫中比例越來越大,我們也不妨說他這是在畫空間。
雷子人並沒有把自己認定為水墨實驗畫家,但從他對人物形體的空間結構和造型表達的結果看,卻在畫面的內容與形式的結合上達到了很好的效果,既有筆墨趣味,又有形體的質感。
從意識到傳統筆墨表達方式面對現實生活的荒誕和失落,到自覺地以自己的方式探索中國水墨語言的表現力,脫落掉越來越多的情節和夢幻,愈發給對象本身以格外的關注,雷子人看似失去了許多現實的真實,其實卻得到了更深一層的真實,一種繪畫本身能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逐步擴大這種真實的存在空間,使繪畫本身重返豐富多彩的生活本身,那將是中國畫或稱作水墨畫的發展之日。
摘自《從畫時間到畫空間——關於雷子人的畫》
高 嶺 博士(著名藝術批評家、策展人)2004年
從雷子人畫的一些近似於都市寓言式的作品(如《瑤池》 《折翅》 《墮六塵》 《落霞》 《聖水》等)中,我餓美女不難看出他對都市人的生存狀況所作出一種理解和思考。在當代水墨畫中,能夠像雷子人這樣讓自己的作品更貼近當代人生活的例子實在是太少了。
我們當然也可以從其他角度切入來討論雷子人的作品。他的不拘一格,使他在藝術上表現出多方面的才能,如在油畫、陶藝、人體、風景等不同領域,他都有所涉獵,從古典到現代,他都有所借鑑。雖然還不是一種很成熟的狀態(也許這並非壞事),但卻處處能讓我感覺到一種源自心靈的勃發生機。唯一的擔心是,在走向自由、走向熟練的過程中,還能否保持這種生澀的感覺而不使油滑。“畫到生時是熟時”,鄭板橋的見地很高,但他自己也沒有完全做到。但願雷子人能做得好些。
摘自《藝術與人——我看雷子人的畫》
賈方舟(著名藝術批評家、策展人)2004年
雷子人當然已遠離現代主義,他更接近的是後現代主義,這並不是說他採用了什麼後現代藝術的樣式,而是一種非現代主義或非形式主義的經驗。這么說好像用了一個很大的題目,實際上還是很簡單,也就是說,他是從自己的經驗出發,一步步地回歸自我,這個自我是大自我,即原始的生命。這個過程並不簡單,他不是想米羅或亨利·摩爾那樣直接搬用原始的樣式,或用水墨來抄襲古代文化的符號,在他的畫中看不到一點符號的痕跡,同時看不到做作的痕跡,一切都非常自然。
事實上,性愛並不是雷子人的真正主題,他是通過性愛把人還原到本能的、原始的生命,當我們感受到其形式的表現力時,他實際上也還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形式來自於他的生命體驗,這不是對現實生命的直接體驗,而是對生命本能的體驗,所謂原始狀態,就是指他的藝術產生在這種還原的過程中。他的作品調動起我們的生命衝動,我們才會被他的形式所感動,他所具有的,正是我們缺失的。
節選自《原始狀態——談雷子人的畫》
易 英(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美術研究》雜誌社社長、《世界美術》主編)2004年
雷子人的水墨作品題材單純而意境豐富,水墨語言的運用如同題材本身,返璞歸真,沒有過多的誇張和炫耀。人物的刻畫簡逸而細膩,雖有風花雪月的浪漫情懷,卻沒有世俗的圓熟與甜膩,這與他有意運用的樸拙的筆墨相映成趣。
他的人物畫,不僅有戴進、陳洪綬等中國傳統水墨人物畫宗師的遺風,也有西方現代主義鼻祖塞尚、馬蒂斯風格的影子。顯然,雷子人還在他所從事的插圖、設計、剪紙和制陶等藝術活動中得到了觸類旁通的啟發。結合現代形式和民間傳統藝術的水墨實驗式當代中國畫藝術家在革新水墨語言過程中所普遍採用的方式。作為中央美術學院所培養的年輕一代藝術家,雷子人的繪畫語言延續並正在發展著與他有直接師承關係的學院水墨人物畫的革新傳統,而雷子人的獨特性在於他在結合其他藝術形式時所表現的一種超然、自然地態度。像他這一代年輕的藝術家對於中國和西方、傳統與現代、民間與經典的藝術形式的結合和取捨顯得更為輕鬆隨意,他們從一開始對各個視覺經驗的接受就是開放式的,他們的實驗水墨無須特意強調某一種特別的模式,也不可能無視人類視覺文化中的任何一個部分。
摘自《讀雷子人的近作》
邵亦楊 博士(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2001年
雷子人的畫包含了很多的東西,各種因素融化為一個具有個性的整體,從題材、表現性到畫面的處理,都和我們的日常經驗沒有隔膜,我們可以輕鬆地進入他設定的場景,與他一起觀看和欣賞······這是一種理想的結果,但是,也隱藏了危機,說明他操持的語言不夠“陌生化”,換種表達,是指他僅僅在運用各種現場的表現手法,沒有將它們鍛造成新的“語言”。譬如,我們既可以發現他擁有一些“傳統”功夫,又有一些“洋”的手段,這幾乎是上百年來力求“創新”中國畫家的共同方式,其典範既是林風眠,無論是林的同代人,還是後來者,皆到此為止。
雷子人的畫中潛伏著某種才華,它隨意、率性、偶發、靈動,好好加以利用的話,會開出令人驚羨的碩果,但若不小心,也會因此變得輕飄和單薄。
摘自 《要做就要做得更好》
李小山(南京藝術學院教授、著名藝術批評及美術史論家)2001年
對藝術家本人的評論
雷子人是一個安詳的夢幻詩人,室內景、人體素描、城市景色,實際上都統一在這種出自心靈的詩意之中。他總是在不停地過渡,從一個題材滑向另一個題材。他是在生活中遭遇到這些題材的,而不是刻意找尋的,每一個題材又都被他改造成喃喃自語般地低吟淺唱,現實的生活成了記憶的符號和生命的痕跡。他的形式和語言隨著題材的變換總是會越來越豐富和複雜,然而他又總是能以最單純的方式把題材表現出來。什麼時候他走出了夢幻,在世俗中沉淪,那種詩意消失了,我們就會感受到他在技術上的熟練與精湛,其實那倒真的沒什麼意思了。
摘自 易英 《夢與詩的意境——讀雷子人的畫》
易 英(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美術研究》雜誌社社長、《世界美術》主編)
子人不大計較別人說他平時遠離了藝術圈,子人用心體味的是俗中雅,是那些長年泡在藝術圈裡的人光靠想像力根本深入不下去的東西。子人作品之屢出新意,與其無悔於入俗隨俗的心境是相關聯的。每每觀其新作,當眼前一亮時,我不免就會聯想到子人平靜、率意、逍遙的心境。唐孟浩然嘗道:“吾詩思在風雪中驢子背上。”我以為,子人作畫的情思大多就來自世俗深層某些元素的啟發,子人似乎很擅長開掘它,也樂於開掘。
雅士狂斟濁酒、亂拍青琴而後出樂府駢文,不能不說那是好詩好文。世俗男女今天遞給張三一個冷眼、明天背著李四嘲笑幾番,其言語、其目光、其姿態所成就的也就是好文章,瑣碎一些而已。很高興,子人有這類看法。以藝術的逍遙之心品世俗,以世俗的逍遙之眼做藝術,作為其朋友,細一想,不樂則更待何為?
王九樓(作家、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