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雷人校規(lei ren xiao gui),是指某些學校制定出出人意料且令人格外震驚、無語的規章制度。如杭州長河高級中學制定包括男女生不得成對單獨出現在校園裡、男女同學平時距離不能小於50厘米、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飯等。成都一家中學規定,對異性之間在公共場所交往距離低於50厘米的,老師會提出批評,情節嚴重的將被處分。佛山某中學也要求,除非班主任批准,否則男女生“不能夠一對一獨玩”;遇到困難儘量找同性同學解決,“男女生之間不得藉故互獻殷勤”。網友熱評"雷人"校規的病根在"圍堵性思維"
毋庸置疑,校規作為學校重要的管理制度之一,在規範師生尤其是學生的言行,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從而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和教育事業進步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然而,近期網路上的一些“雷人”校規,引起了學生的質疑和不滿,這從“雷人”校規在網路上引起熱議當中可見一斑。比如,為了禁絕青春期學生早戀而對男女生平時交往距離、男女生同桌吃飯等情況作出近乎苛刻的規定,說是“天雷滾滾”也不為過。
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科學的方法,方法不對頭,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走向反面。培養學生、發展教育事業更是如此。校規注重培養學生得體的行為規範、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初衷是好的,但僅有好的初衷還不夠,良好願望並不能將不合理的做事方式合理化。通過得體的方式方法循循而善誘之,讓學生從心裡心底主動積極地欣然領悟,這才是理想的教育效果。
比如早戀問題,青春期的男女學生之間有好感也屬正常,並不會必然導致早戀。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本屬正常,而且這也是在進行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實踐鍛鍊,為以後真正踏入社會做一些準備工作。當然,學校擔心少男少女會早戀而影響學習也不無道理,但對於早戀不能用冷冰凍的校規去硬性禁止,而應該從青春期心理教育和自我養成等方面進行引導,促進男女學生之間正常的人際交往,從而獲得理想的效果。再比如游吃問題,可以從教育學生健康飲食、禮儀以及游吃存在的安全隱患等方面入手,使學生從根本上認識到游吃行為的不適宜,從心底拒絕游吃,相信這總比單單利用校規硬性禁止有效得多。
有時候,我們總拿“還不是為了你們好”的藉口說事,殊不知一些行為已經過多干預了學生的私人空間,或許無形中已經傷害了他們的尊嚴。雖然學校和老師(當然也包括家長)渴望學生成才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不能汲汲於效果而忽視了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教育作為一項特殊的事業,其面向的對象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這就要求對待學生不宜刻板生硬的訓斥,而要充分利用學生身心發展和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更多考慮學生的感受,採取指引和疏導的方式,才能達到樹人立人的目的。
校規可以反映出教育理念。從校規包含的諸如“不能”“不得”“禁止”等字眼可以看出,許多學校對學生還陷在“圍堵性思維”當中,把學生當成“對手”時刻提防,因此校規的內容大多是“禁令式”的。而學生尤其是青春叛逆期的學生稜角崢嶸,在獨立性和自由等方面開始有了較強的渴望,對於禁令等條條框框容易產生逆反心理,這就導致“禁令式”的校規往往力不從心。從教育樹人立人的目標來看,把學生當成“對手”而進行“圍追堵截”的思維更是要不得,因為硬性的“圍堵戰略”或許可以暫時制約學生的不得體行為,卻無法使他們舉手投足之間散發出自然而然的溫雅氣質而促成全面發展。因此,“圍追堵截”不如因勢利導,把學生當成朋友,與學生交心,疏導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思想疙瘩,對其進行春風化雨般的人文浸潤,從而達成化育目標。
對於“雷人”校規,有教育專家認為,教育學生堵不如疏,不能過多干預學生的私人空間和合法權益,要給學生充足的個人空間和自由度,這是確保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要求。令人驚奇的是,對於那些“雷人”校規,許多家長表示理解和支持,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親職教育當中也存在類似拿孩子當“對手”的“圍堵思維”,從而暴露出親職教育的健康發展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校方:嚴防早戀、提升素質
記者隨後在浙江、上海對事件進行了核實。儘管杭州長河高級中學稱並未出台此校規,但學生透露有此規定,校方還“下了通知”,不讓學生再對外談論這個話題。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則表示,學校確有禁止游吃的校規,目的是提升素養。
杭州長河高級中學校長陳立群表示,學校沒有出台限制男女生交往的“三不準”規定,學生有誤解。學校隨後給記者發來一份情況說明,稱事情的起因是3月28日高二年級召開學生大會,副校長袁立斌在會上提到“關於男女生交往過密”問題時,進行了一些舉例說明,包括“男女生交往距離最好不要小於50厘米”、“男女生最好不要獨處”等,但沒有提出硬性規定。
學校表示,由於部分學生存在早戀現象,其中一些學生還因戀愛影響到了學習,學校此次是出於善意的告誡,提醒學生珍惜校園生活。
記者在學校隨機進行了採訪,多位學生告訴記者,學校的確有這些規定,但“老師下了通知,不讓我們再對外談論這個話題。”一位高二的學生在接受採訪時說:“因為怕影響學習,學校對男女生交往方面管得還是挺嚴格,老師傳達過這些規定,但只是口頭的,沒有形成書面的校規。”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校長徐永初對記者表示,為培養傳統女性素養,學校制定了包括禁止游吃在內的校規,“很多其實是親職教育的範疇,但我們發現很多學生缺失這一點,所以還是要補上這一課。”
駱晨佳等三位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學生曾對校規的遵守情況做了一次調研。她們認為,禁止游吃對培養女中學生良好的文明禮儀,對外的自我形象有著重要作用。不過,一些剛進學校的高一新生卻難以適應這一規定。調查中僅有12.5%的同學表示她們從不在校園中游吃,而有65%的同學表示偶爾會游吃,僅有22.5%的同學明確表示她們會游吃。
專家:讀懂“心”方能管好“人”
一些學生表示他們能理解學校的出發點,但是管得太嚴格限制了正常的男女生交往,而對“防早戀”也起不到實質作用。“這些規定只能管住大家的行為,但是管不了想法。”
記者還採訪到部分學生家長,他們表示支持學校在管理男女生交往方面的規定,“高考競爭這么激烈,學生當然要以學業為重,管得嚴格些有好處。”
當“學校強勢介入學生的吃喝拉撒”,專家認為,對於超出學校管理範疇的干涉,無論其初衷如何,本質上都是不允許的。
浙江大學社會學系教師麻美英認為,中學階段正好是學生比較叛逆的階段,禁止性的規定會造成學生與學校之間的情感對立,所以即使學校出發點是好的,效果可能適得其反。學校與其拿條條框框限制學生,不如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
教育專家、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學校模糊了“校規”和“家規”的界限,對於學生的個人行為,尤其是校外行為,自有社會法律規範和道德準則進行約束。“超出學校的管理範疇去干涉學生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與個人空間,就是越權。無論有怎樣良好的初衷,從本質上講,都是不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