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簡介
雲南華聯鋅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雲南錫業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屬的文山州集採礦、選礦、冶煉為一體的國有控股企業。
儲量豐富、潛在價值巨大的礦產資源,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公司現有4個採礦權, 4個探礦權,礦區面積達41平方公里。其中稀貴金屬銦(5470噸)的儲量位居全國第一,錫金屬(26萬噸)居全國第三,鋅金屬(260萬噸)居全省第三。同時,周邊延伸的礦脈、礦帶還有較大的找礦潛力,潛在開發價值極高,2012年勘探新增金屬量25萬噸,預計到2015年探明新增金屬儲量100萬噸。
近年來,公司始終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做好錫、做大鋅、做強銦”的發展戰略,以建立現代化企業集團的工業企業為目標,通過強化內部管理,狠抓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加大技術創新和技術工藝改造力度。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項目建設快速推進,企業管理水平不斷提升。2012年,面對歐債危機蔓延,國內外經濟環境複雜多變,有色金屬價格大幅下滑等諸多困難和挑戰,公司積極採取強化生產經營組織管理、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大力開展挖潛創效等有效措施,通過廣大員工的共同努力,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3.7億,實現利稅總額5.83億。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面對機遇和挑戰,公司將遵循“責任、合作、專業、創新、服務、貢獻”的產業報國理念,積極按照“三年倍增,五年跨越”的發展規劃,努力加快礦山重點建設項目(210萬噸/年採礦擴建工程及8000噸/日選礦擴建工程)及年產10萬噸鋅60銦冶煉技改項目推進力度,進一步提升企業產能、產值,增強發展後勁,為地方經濟社會的繁榮與穩定作出更大的貢獻!
發展歷程
崢嶸歲月(1958年—2002年)
1958年,那個火紅的年代,西南邊陲小鎮——都龍,同樣沉浸在激情燃燒的歲月里,1958年4月下旬,麻栗坡縣在所轄都龍區辣子寨鄉南當建廠,5月1日投工生產,土法采、冶鉛礦,取名為“麻栗坡縣地方國營五一鉛廠”。同年10月,原麻栗坡縣所轄的南溫河、猛洞、都龍、金廠等行政區劃歸馬關縣所轄,11月1日,馬關縣群英銅廠在大躍進高潮中誕生,“麻栗坡縣五一鉛廠”遂併入“馬關縣群英銅廠”。1960年2月底,“馬關縣群英銅廠”更名“馬關縣都龍冶煉廠”,同年6月,馬關縣都龍冶煉廠由縣營改為州營,“馬關縣都龍冶煉廠”更名為“文山州都龍冶煉廠”。1964年3月,因不再冶煉鉛、錫,廠名改為“文山州都龍錫礦”。1969年1月30日,因處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稱為“文山州都龍錫礦革命委員會”。1979年4月14日,名稱恢復為“文山州都龍錫礦”。至2002年,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1.05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05億元,實現利稅總額0.11億元,年末總資產達1.29億元。
改制前進(2003年—2010年)
2003年3月,按照國家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要求,文山州都龍錫礦進行了“兩非”改制,實現了國有資本的有序退出和職工身份置換,掛牌成立了“雲南文山都龍鋅錫有限責任公司”。
2004年7月,為進一步加快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做強、做大企業,公司再次調整和最佳化股本結構,與雲南錫業集團公司等企業強強聯手組建“雲南華聯鋅銦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組建後,緊緊圍繞“做好錫、做大鋅、做強銦”發展戰略,按照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按照“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高效率”的要求,制定、建立和完善了各項制度措施。經過“十一五”期間的大規模項目建設,依靠科技進步,公司形成較完整的采、選、冶生產體系,企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位列2007年雲南百強企業第46位。至2010年,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14.02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0.31億元,實現利稅總額6.23億元,年末總資產達19.8億元。
跨越發展(2011年至今)
2010年11月,按照雲南省錫行業整合要求,公司再次調整和最佳化股本結構,雲南錫業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成為公司絕對控股方,企業由民營轉為國有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
在雲錫控股公司黨委及控股公司的堅強領導下,華聯鋅銦公司管理組織機構逐步完善健全,職工凝聚力、向心力切實得以增強,新風、正氣得以樹立與弘揚,內部管理水平顯著提升。全司幹部職工緊緊圍繞2015年實現60億元銷售產值的跨越發展目標,進一步增強改革發展的緊迫感、責任感,堅持“雙創一加強”的工作原則及“四轉變、六調整”的要求,在抓好正常生產經營工作的同時,快速推進210萬噸/年採礦擴建工程、8000噸/天選礦項目擴建工程及年產10萬噸鋅60噸銦冶煉技改項目,加快實施公司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鏈延伸實施步伐,努力開創華聯鋅銦跨越發展新局面,為地方經濟社會的繁榮與穩定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