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巴蜀書社; 第1版 (2002年8月1日)
精裝: 301頁
開本: 32開
ISBN: 7806593586
條形碼: 9787806593585
尺寸: 20 x 14 x 1.6 cm
重量: 281 g
媒體評論
序言 曹曉宏
近10年來,我在學校召開的有關研討會上曾多次呼籲我校在省內專科層次高校中率先設立專門的學術研究機構,並有計畫地開展重點課題研究,以體現學校作為一所高等院校應該具有的學術色彩。1999年寒假,我與我的恩師——海內外知名的民俗學家李子賢教授在電話里談及此事,李教授告訴我,楚雄師專的主要領導也曾向他表達過請他對我校科研進行指導的願望,他在電話里認真分析了我校科研實際以及特殊的地方民族文化背景,提出了首先成立民族文化研究所的建議,並表示一定會盡全力給予學術支持。我隨即向時任楚雄師專校長的曾德昌同志和時任楚雄師專黨委主持工作的副書記李雲峰同志作了匯報,他們十分重視,並和我一同就此事請教了原楚雄師專老校長張毓吉先生,張先生非常支持此事,當即建議擬成立的研究所定名為“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所”,並扶病帶領當時分管學校教學、科研工作的副校長陸華一行,前往雲南大學拜會了張文勛教授和李子賢教授,李子賢教授又一次就研究所設立的有關事宜和學術研究的重點、方向等闡明了自己的見解。1999年3月19日,原楚雄師專黨委召開會議,正式決定成立“楚雄師專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所”(研究所首任機構組成人員為:顧問:顧伯平、張毓吉、芮增瑞、李俊;名譽所長:趙仕傑、張文勛、李子賢;所長:曾德昌;副所長:李雲峰、曹曉宏)。中共楚雄州委宣傳部在對學校呈報的報告所作的《批覆》中,明確要求民研所“要深入開展各民族傳統社會文化與現代適應研究,重在著眼於促進和推動現實經濟社會發展開發性套用研究,為實現各民族傳統社會文化的現代轉換提供較高質量的科研成果,推動我州經濟文化共同發展……要積極開展與州內外、國內外學術界的學術交流,編輯出版有較高質量的學術論文集及專著……要深入實際,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及時向州委、州政府提供有關建設民族文化大州和‘兩個文明’建設的諮詢報告,供州委、州政府決策參考”。正是根據上述批覆的有關精神,在李子賢教授的精心策劃和悉心指導下,楚雄師專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所開始了一系列專題學習和調查研究活動,其中《建設楚雄民族文化強州諮詢報告》就是這一系列研究項目中的重點課題之一。
本項研究的意義在於立足於當今相關理論研究的高度來思考民族文化建設問題,密切聯繫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我國加入WTO的現實,在雲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設的背景下,認真審視文化力對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基於有關理論和現實的客觀依據,課題組經過研討,提出了“起點要高、思路務新、重點突出、操作易行”的原則,根據目前文化力開發研究和推動傳統文化現代轉換諸方面的最新理論成果,結合雲南少數民族地區經濟與文化建設的關係及其現狀,深人探索了少數民族傳統社會文化的現代轉換問題,提出了通過文化力的開發去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這一民族文化建設思路。針對少數民族文化與漢儒文化的圓融在楚雄州表現得比較突出這一特點,課題組對楚雄州民族文化的眾多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撰寫了大量專題調研報告,並對楚雄少數民族傳統社會文化的展示及提升,楚雄少數民族傳統社會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商品化、產業化,大力推動文化力的開發,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等重要問題進行了多次研討,在此基礎上,完成了課題的主體成果《建設楚雄民族文化強州諮詢報告》,正式上交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
……
目錄
序言 曹曉宏
一、諮詢報告
建設楚雄民族文化強州諮詢報告 李子賢·李雲峰 曹曉宏等
二、專題研究
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保存教育芻議 李子賢
建設民族文化大省與文化力開發 任兆勝
紅塔奇蹟與雲南人文精神 任 賢 高燦華
試論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及其現代轉型 李雲峰 楊甫旺
試論彝州傳統民族文化的現代化轉型 陳蘭香
楚雄民族文化產業化模式研究 楊甫旺
民族文化建設與我州的民俗旅遊 張 潔
略論彝族醫藥古籍中的傳統文化意蘊 陳春燕 王 敏
楚雄州民族傳統節日和民族禮儀的展示與提升 肖國榮
關於楚雄州“三古”文化資源展示與提升的思考 王翼祥
民族文化與文化力——談建設楚雄民族文化強州中的文化力 楊甫旺
三、專題調研
楚雄州生態農業模式調查研究 童紹玉
楚雄州旅遊工藝品開發調查研究 陳 蘭 陳其心
挖掘民族特色文化 發展民族特色旅遊——南華岔河民族風情旅遊開發調查 朱元富
彝州旅遊開發:特色和文化品位——楚雄紫溪山旅遊開發調查 楊甫旺
大姚石羊歷史文化資源調查及分析 楊甫旺
興一個企業富一方民眾——姚安縣前場蕎酒廠調查與分析 李 清
少數民族地區農村經濟發展與文化生產力——對乾海資辦事處的調查與思考 黎 明
民族醫藥開發:楚雄彝州的朝陽工業——大姚金碧製藥廠調查 楊甫旺
產業化:民族地區經濟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南華縣天申堂鄉調查 楊甫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