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十八怪是

雲南由於其獨特的地理風貌,特殊的氣候狀況,多彩的民族風情,奇特的風俗習慣,產生了許多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奇異現象,隨著遠來的遊人、匆匆的過客們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短暫的足跡並離開之後,他們所耳聞目睹的那些奇聞異趣也逐漸流傳開來,並每每被冠以‘怪’字,也因而流傳下“雲南十八怪”、“雲南二十八怪”、“雲南八十一怪”等說法。

簡介
所謂“雲南十八怪”是描述雲南獨特的地理位置民風民俗所產生的一些特有甚至有些奇怪的現象或生活方式。雲南十八怪的版本很多,有的現象已經慢慢消失,有的也還保留著,有的條款是誇張了的。隨著社會的發展,雲南經濟建設卓見成效,雲南十八怪也有了區別於原來的新雲南十八怪。

雲南十八怪
第一怪
雞蛋用草串著賣:當地老鄉為了便於買主攜帶所購買的雞蛋,
又不被碰壞,便以竹篾或麥草貼著蛋殼編,每個都隔開,十個為一串,可以掛在墻上,想吃的時候便吃幾個拿幾個。

第二怪
摘下斗笠當鍋蓋:雲南竹林較多,因此許多用具都以竹子為原
料,而鍋蓋就形似於內地的斗笠,只是頂略小一點,便於抓拿,而且用此做鍋蓋,透氣保溫,做出來的飯更加清香。

第三怪
三隻蚊子一盤菜:雲南許多地區的天氣較為炎熱,終年
蚊蠅不絕,特別是野地與牲畜圈裡的蚊子個頭都比較大大,故誇張說三隻蚊子一盤菜。

第四怪
火筒能當水菸袋:當地人抽菸所用的菸袋很像內地的吹火筒,只不過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裡吸,煙氣經過水過濾,可以減低焦油的濃度,味道更加清涼香醇。
第五怪
糌粑被叫做餌塊:雲南產大稻米,十分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後,揉製成長條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著吃,顏色白如雪,像內地做的白米粑,當地稱餌塊。
第六怪
背著娃娃談戀愛:當地少數民族期盼人丁興旺,盛婚後數日媳婦便回門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與丈夫相聚,開始真正的談戀愛。
第七怪
四季服裝同穿戴:雲南地區氣候多變,夏天不熱、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溫差較大,可以說是冷熱瞬變,在街上四季服飾隨處可見,長的、短的、厚的、薄的,顏色艷麗,絢麗多彩。
第八怪
螞蚱能做下酒菜:雲南許多地區的人都有吃蟲的愛好,變害蟲為佳肴,化昆蟲為美味,所以螞蚱、蝗蟲等,都因為油煎之後,焦脆鮮香,而成為了美味的下酒菜。
第九怪
姑娘被叫做老太:雲南有些地區口音娘娘不分,喊姑娘其實就是指姑與娘,而把姑姑與娘娘喊為老太,所以你問姑娘他說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內地人所稱的小姨。麗江的納西族由老太當家,她們負責料理家務,特別能吃苦耐勞,所以受到大家的尊重。
第十怪
和尚可以談戀愛:雲南與幾個信奉佛教的東南亞國家接壤,而這些佛教國家的男子上寺廟當和尚就像內地上學讀書或服兵役一樣,到時還可以還俗結婚生子,受其影響,邊民也穿和尚服談戀愛。
第十一怪
老太爬山比猴快:雲南多高山深谷,當地的婦女們自幼勤勞無比,爬山越嶺、種地砍柴都習以為常,因此練就了一身矯健的身板與腳勁,七八十歲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
第十二怪
新鞋後面補一塊:少數民族婦女在繡花鞋後面,用布巧做鞋曳,上面繡花精心點綴。既美觀又有擋灰擋泥的實用價值。
第十三怪
汽車還比火車快:由於有眾多的高山峽谷,所以雲南境內的鐵路坡度很大、彎道較多,使得火車的速度特慢,形成了火車沒有汽車快的獨特景觀。
第十四怪
腳趾常年都在外:雲南到處崇山峻岭,行路較不方便,爬山跑路多了會有較多的腳汗,於是就做成淺品淺幫鞋,露出腳趾,能夠感到更加涼爽。
第十五怪
娃娃全由男人帶:雲南的婦女歷來勤勞,所以很多外面的活都由她們來乾,而男子相對來說卻比較清閒,大多都呆在家裡帶孩子。
第十六怪
花生蠶豆數堆賣:舊時滇省民風多純善,喜歡以物易物,恥言商品交易,故花生蠶豆等物品都數堆賣。
第十七怪
這邊下雨那邊曬:這句話是用來形容雲南特殊的地理位置與十里不同天的多變氣候的。相差十里便會有不同的天氣景象,而同一座山的兩面也是一面艷陽天,一面雨傾蓬。來自東邊冷空氣被阻擋在雲南和貴州間的烏蒙山,鋒面難以進入雲南,使得雲南“四季如春”。
第十八怪
四個竹鼠一麻袋:山區竹林很多,有繁茂的竹筍。食竹筍的鼠多肥碩,形壯與家鼠有很大差相異。

版本
竹筒當鍋煮飯賣:煮飯用鍋這是千古風俗,但在西雙版納等地區,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以竹筒代鍋煮製的、呈圓柱形、外表裹著一層白色竹瓤、清香宜人的竹筒飯。
牛奶做成扇子賣:位於蒼山腳下洱海之濱的大理洱源鄧川壩子,出產一種用牛奶經過特殊工藝的扇子狀的凝乳薄片,當地俗稱“乳扇”,是雲南千家萬戶喜愛的食品。
過橋米線人人愛:雲南過橋米線以米線潔白,配料講究肉菜兼備搭配相家、油而不膩、美味可口為特點,老幼皆宜。
三個螞蚱一碟菜:雲南食源在一定歷史條件下,人們食苔蘚,吃菌類、竹蟲、蜂蛹,油炸螞蚱,看著怪異食起香脆可口。品償起來並無蟲類味道,脆脆的。
土鍋通洞蒸雞賣:相傳古時候有聰明的廚師為了吹捧縣令大人用通洞的土鍋蒸出香氣馥郁、鮮嫩無比的“汽鍋雞”,並且含有“培養正氣”之意,後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滇菜中的一道名品。
談情說愛用歌代:雲南少數民族能歌善舞,每逢佳節慶典,歌聲是不可少的,年青人談情說愛往往也是從對歌開始。
星雲湖裡魚分界:在雲南江川星雲湖與澄江撫仙湖相接處,水雖相連,但兩湖的魚互不來往,東邊撫仙湖的青魚和西邊星雲湖的黃魚以“界魚石”為界,到此就調頭。
新娘要把墨鏡戴:結婚時,為了遮羞避邪,新娘要蓋一塊紅蓋頭,而居住在大理的白族是一個善於接受新生事物的民族,早在一百多年前結婚戴墨鏡就已經是很時髦的事情了。
大理石頭當畫賣:大理石質地細膩,光滑潤澤,花紋鮮艷。構圖色彩精美的大理石、稱為天然石畫,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被當作“石畫”出售。
石頭生在雲天外:在雲南,聳峙在高山峻岭的奇峰異石隨處可見,千姿百態。
四季鮮花開不敗:雲南的立體氣候和四季充足的陽光,使被稱為“植物王國”的雲南四季鮮花常開。
背著孩子談戀愛:在雲南麗江有個民族是這樣的,要結婚前一定要確定有孩子了,如果那個女的不能生孩子那就不能結婚了。所以在婚前一定要先認識,等有孩子之後再舉行婚禮。

傳說
雲南十八怪中,有好幾怪都是關於吃的方面的。雲南雖然沒有拿得出手的大菜,擺在席面上供來雲南的人風光風光,賺足面子,填飽自尊。可來過雲南的人,都不得不承認:“雲南好玩的地方多,好吃的東西更多。”這不是做廣告,來過雲南的人都這樣認為。雲南人在吃的方面是非常富有創新精神的,能把普通的大米做成餌塊、餌絲、米線、米糕、粽子、元宵、米腸、粉蒸、卷粉、涼宵、米涼粉……十多種小食品,足可以看出雲南人在吃方面的智慧,是多么的高超靈巧和有創意啊!令人費解的是,雲南人還特別愛吃蟲子,而且還專吃害蟲。雲南十八怪中,有一怪是“螞蚱當下酒菜”。這螞蚱,就是我們常說的蝗蟲,就是這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蟲子,我們這裡的人美其名曰:“跳菜”,好形象呀。在舊中國,有一年北方地區蝗災,蝗蟲飛過,遮天蔽日。所到之處,草葉、樹葉都被一掃而光,可見蝗蟲的厲害。而在雲南滇西北一帶,一到秋季收割穀子的時候,那谷田裡便到處是螞蚱飛舞的影子。從田埂上走過,一陣“堤嗒”聲,走急了,一腳都會踩死幾隻螞蚱。這時候,婦女們便一面割穀子,一面將螞蚱捉了往圍腰裡塞。當然也有專門捉的,用了網兜綁一竹棍,在田埂上跑來跑去地捉,不用多少功夫就能捉滿一大塑膠袋。所以每到滇西北的小街子天,兩行兩路上,還偶有人以碗論數量地擺著出售螞蚱,這是題外話。這些割穀子的婦女,將捉了的螞蚱帶回家,用開水一燙,去掉翅膀,和腿足,在鍋里慢慢烤黃,烤到水分乾涸,焦黃燦然的時候,加上香油,花椒調料,黃生生的螞蚱,便透出誘人的香氣。那香勁才叫無法形容,清脆中有一股子穀草的清香氣味。或者將螞蚱臘幹了,“有朋自遠方來!”的時候,炒上一盤,弄上二兩小酒,嚼著清香的油炸螞蚱,敘說著人間的深情厚義,那才叫神仙過的日子。吃蜘蛛,這是駭人聽聞,空前絕後的。因為在武功片裡,我們就知道有一種毒蜘蛛非常厲害。非洲還有一種食人蛛呢,這更在蜘蛛身上蒙上了一層恐怖的迷彩。這么恐怖的東西,雲南人也敢吃?其實我們吃的是一種,和螞蚱同時出現的一種生長在稻田裡的蜘蛛,令人吃驚的是,這種蜘蛛專門吃的就是螞蚱。到了秋收季節,螞蚱在田間活動的時候,這種樣子有些張牙舞爪的蜘蛛,也就在稻田間活動了。它們布下天羅地網,不時有不知風險的螞蚱自投羅網。蜘蛛看見了,便將落網的螞蚱五花大綁起來,慢慢地將螞蚱的精華汲取乾淨,使蜢蚱變成了一具空殼為止。本地還說:“一隻蜘蛛,十隻螞蚱。”意思是吃一隻吃螞蚱的蜘蛛,就相於吃了十隻螞蚱了。捉了那吃螞蚱的蜘蛛,將手腳去了,放在油鍋里煎,香噴噴地出來,自然有一種不同凡響的:“滋味在心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