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河村[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匡河鎮雪山河村]

雪山河村[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匡河鎮雪山河村]
雪山河村[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匡河鎮雪山河村]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雪山河村是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匡河鎮下轄的一個行政村。地處匡河鎮北部,距離匡河鎮鎮政府13公里,距離石橋鋪中心3公里。有鄉村公路直達村里。村民以種植業為主,其主要特產是茶葉。

地理環境

這裡屬於半山區地帶,山地面積占全村85%,耕地面積15%。森林覆蓋率85%,主要以馬尾松,沙樹,桐樹,香樟樹,楓樹,栗子樹,柿子樹,榛子樹等為主。山上有較豐富的土特產。

雪山河村整體西高東低。海拔在2000左右,西北面有冷屋山,獅公山。雪山河因該村有一處名勝---雪崖而得名。這裡是天然林保護區,有較豐富的自然資源。珍貴木材較多,山上也有許多中草藥。

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冬乾(冷)夏濕,春暖秋涼,年均總日照時數2047小時,年均輻射熱量109.2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氣溫16.4℃,極端最高氣溫41.6℃,極端最低氣溫-14.6℃,無霜期平均240天。年均降水量1330毫米,全年降雨多集中在5、6、7三個月,約占全年降雨量的50%左右。

地理位置

雪山河村東與四口塘村,沙畈河村,西與汪家鋪村(英山),南與石橋鋪村,蒙蒙山村,北與花屋河村交界。

經濟概況

雪山河村8組是一個偏遠高山小組,全組34戶農戶大部分都居住在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土坯房內,交通、就學、醫療條件較差,汪柏坤走進貧困戶饒艷華、張求丙、饒盛雄家中,給他們送去了棉衣棉被和慰問金,並致以新春祝福。每到一戶,汪柏坤都要與貧困戶親切交談,詳細了解他們的家庭人口、人均收入、致貧原因、幫扶措施等相關情況,將《致全縣貧困戶的一封信》和《精準扶貧政策問答》送到他們手中,並向大家宣傳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聽取老百姓的意見和建議。汪柏坤指出,年關將近,全縣各駐村工作隊要深入到貧困農戶家中開展走訪慰問活動,關心貧困戶的年關生活,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使貧困農戶都能夠過好春節。要宣傳好易地扶貧搬遷等精準扶貧政策知識,將《致全縣貧困戶的一封信》和《精準扶貧政策問答》送到每個貧困農戶家中,讓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家喻戶曉。汪柏坤強調,各級各部門要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實施力度,進一步吃透精神,把握標準,逐戶上門摸清底數,儘快確定全縣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清單;要通過辦點示範,發展產業等措施,讓貧困戶“挪窮窩、換窮貌、改窮業、拔窮根”,充分尊重老百姓的意願,達到“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

歷史文化

石橋鋪茶場是宋代淮南十四大茶場之 一, 蘄州三大茶場之一。 朝廷在該鎮設監茶官, 長駐收稅, 以茶稅為其收入大宗。 石橋鋪茶葉在宋代不僅產量高, 而且茶質優良, 被選作貢茶供皇家飲用。 《續 資治通鑑·長編》里有“石橋鋪立茶場,造貢茶”的記載, 《太平寰宇記》也稱 “蘄水縣茶山在縣北深川山谷,每年有造貢茶之所” 。石橋鋪附近至今仍有自古 沿用下來的“茶園”“茶山坳”等地名。茶山坳在今羅田縣匡河鄉雪山河村,該 地有一名勝——雪崖,據《天下名勝志》記載, “雪崖在羅田縣東四十里,上有 井,深數十丈,噴泉如雪” 。此地土壤肥沃,氣候濕潤,光照充足,屬低山丘陵 地貌,實為茶葉生產的理想環境。

風景名勝

江南轉運使幕僚張唐卿在羅田縣城(今魁山下的舊縣畈)繼續完成安置災民及開荒墾田工作。安置任務落實後,張唐卿與羅田縣令沈景陽同登縣城外的雪崖山,尋幽覓勝,並摩崖刻石,其字跡至今猶可辯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