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雨燕鸚鵡身長25厘米,體重46-76克。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胸部和腹部為淺綠,有些鳥還零星的分布些紅羽;嫋喙和眼睛之間、額頭、喉嚨、臉頰前端、翅膀彎曲的地方、翅膀的小覆羽、翅膀內側的覆羽均為紅色;鳥喙和眼睛之間的紅羽、臉頰和喉嚨附近的羽毛帶有黃色滾邊;耳羽藍綠色;頭頂深藍色;尾巴內側覆羽紅色,尖端帶有不同程度的黃色或是黃綠色;翅膀外側中間覆羽和次要飛行羽覆羽為藍綠色;主要飛行與覆羽為紫色,主要飛行與附近的小覆羽為紫色,並帶有不同程度細窄的黃色滾邊;內側中間尾羽紅棕色,尖端深藍;外側尾羽深藍,並帶有些紅棕色。尾巴內側灰色;鳥喙黃褐色;虹膜橙色。母鳥體色較深,翅膀內側帶有淺\色的斑紋,許多母鳥的虹膜為黃棕色,有些鳥的性別並不容易用外觀區別。幼鳥和母鳥體色相同,虹膜棕色。
分布範圍
分布於塔斯馬尼亞和貝斯海峽附近較大的島嶼、澳大利亞東南從昆士蘭東南穿越新南威爾斯東部、維多利亞省和和澳大利亞南部的東南部。
棲息環境
雨燕鸚鵡主要棲息於各種型態的林區,偏好開闊地區花朵盛開的樹木;有時也會前往果園、花園或市公園等處。大多成對或是以小群體四處遊牧,沒有固定的居所,在繁殖期偶爾會聚集比較龐大的數量於覓食處;生性活潑,時常在枝葉間到處攀爬,由於身體的羽色提供了相當良好的掩蔽,因此在濃密林間活動時並不容易被察覺。
生活習性
喜歡在桉屬植物上活動,食物充足的時候會聚集相當多的數量,有時候會和吸蜜鸚鵡一起集結;在覓食的時候戒心並不重,可以在有限的距離內接近;它們有季節性遷移的習性,在9或是10月到達塔斯馬尼亞島繁殖,然後在隔年3或4月開始回到澳大利亞本島上。飛行的速度相當快,時常會伴隨尖銳的叫聲以便同伴彼此間相互聯繫。
雨燕鸚鵡有遷徙的習慣,常往返澳大利亞本土與塔斯馬尼亞島之間,通常會在冬天時遷徙至澳大利亞東南部過冬,且主要集中在維多利亞中部與南部;棲息在森林、尤佳利樹林、鎮上、草地及有花木的開闊地區,常敏捷快速地活躍在枝頭間,主要在樹木的頂端枝頭間活動,經常以身體倒掛的方式吸食花蜜,只有在喝水時才會到地面上,雨燕鸚鵡許多的習慣、飲食都很類似於吸蜜鸚鵡,連刷舌狀的構造都一樣,可以如吸蜜鸚鵡般地吸食花蜜,主要以花粉、花蜜、水果、漿果、花朵、種子、植被、昆蟲以及幼蟲等為食。
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9月底至1月初,約於10-11月時會下蛋,一窩產3-5枚卵,雌鳥獨立孵雛,早上與傍晚各會離巢一次讓雄鳥餵食,孵化期約20天,雛鳥需60天羽毛長成 。
種群現狀
由於所居住的森林遭嚴重的開發,捕捉販賣一直沒間斷,加上在塔斯馬尼亞島的族群常因食用農作物而遭農民捕殺,雖然有當地的法律保護,的數量已日漸稀少,也是澳大利亞珍稀的鸚鵡種類之一。由於棲息地遭嚴重破壞,雨燕鸚鵡的數量在澳大利亞相當受威脅,至2005年,澳大利亞總數量應不超過1300對。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瀕危(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