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品牌
Harbeth(雨後初晴)
雨後初晴——英國著名音箱品牌。
終於談到著名的“BBC音箱”了。Harbeth正是一間典型的BBC小廠。它的創始人正是當年3/5A的設計者之一Dudley Harwood。 曾供職於英國廣播公司BBC揚聲器研究發展部的兩位主設計師達德利·哈伍德(Dudley Harwood)和斯賓塞·休士(Spencer Hughes),各自創出了兩個知名的音響品牌,哈伍德創辦的雨後初晴(Harbeth),休士的思奔達(Spendor)。依然忠實繼承BBC監聽音箱傳統的莫過於雨後初晴這個老廠了。目前除了取得BBC授權繼續生產LS5/12a音箱外,雨後初晴的監聽音箱系列從Monitor 20、30到40其實都分別是原來BBC的LS3/5a、LS5/9和LS5/8的克隆版本,連音箱的體積大小都幾乎完全相同,當然不同的是雨後初晴的監聽音箱改用了更現代的材料及更精密的零組件。
這裡簡略地講一下“BBC音箱”和這幾家BBC廠的淵源,英國廣播公司(BBC)在七十年代初全面更換語言和音樂監聽用的音箱,設計這一代音箱的任務由Spencer Hughes和Dudley Harwood負責,設計要求實際上是突出語音還原的真切,兼顧古典音樂;在頻寬和動態範圍上沒有刻意要求,甚至在實際套用時不考慮立體聲播出,經常用單只音箱!
Harbeth(雨後初晴)音箱
各位不要忘記,這是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FM廣播正在推廣的時期,尚且不知什麼數碼錄音呢!為達成這個似乎技術要求不高,但現今看來人文內涵豐富的設計要求,設計者以敏銳的耳音為準,再加上英國傳統的保守、務實作風,選擇了簡單的兩路分音方案。
同時在單元、分音器、箱體尺寸和結構上千錘百鍊,再三斟酌,取捨分明:不惜降低音箱的靈敏度,不惜縮窄頻寬,不惜犧牲動態範圍和最大聲壓。
這種分明的取捨,有失必有得。以尺寸最小,為流動採訪監聽設計的3/5A為例,由於採用小型密閉箱,低靈敏度的單元,複雜的分音器,靈敏度低至空前的82dB/W/M,音量小了,但失真極低,全頻銜接天衣無縫,中高音潤澤典雅,語言人聲固佳,歌唱、弦樂、鋼琴……均得其益。轉為立體聲用,配上腳架和給予高級擴音機驅動之後,其音場、層次、定位之佳,使當年的人們驚為空前的奇蹟,似乎“無心插柳”,但看來,並不奇怪。
Harbeth(雨後初晴)
而FM廣播頻寬高端只到14000Hz,使設計者在設計中型監聽箱5/9、大型監聽箱5/8時,敢於使用中音質感極佳、高音延伸不足的Audax大口徑絹膜球頂單元(用中高音單元代替正統高音單元),求得質感無敵的中音。
這一辦法也正是後來ATC音箱的招數,至於低音單元,則採用當時誕生不久的透明厚質聚丙烯膠盆單元。這種單元失真低,效率也低,阻尼特性與紙盆單元大不相同,音色偏慢、偏暗,帶“粘性”。要將之馴服,揚長避短,要在分音器,箱體上進行細緻的校聲,量體度身,非常考功力。事實上,5/9、5/8之後,兩位老大師功成身退,BBC的後繼者再無用此單元的佳作,真所謂“將軍一去,大樹飄零”,音箱設計之難,由此可見!
Harbeth(雨後初晴)
當時與BBC這一計畫有關的,還有承制Rogers音箱5/9和5/8的透明盆低音單元。而KEF則承制3/5A專用的B110低音、T27高音單元。此後Hughes和Harwood退休,為了不埋沒一生的功夫,“發揮餘熱”,各自開了一間小公司,在家繼續研製音箱。Harwood老先生開辦的就是Harbeth。此時“BBC音箱”已由音響界推介,在發燒圈中成為一個傳奇,慕名而來的各國音響代理不少,尤以日本和香港的發燒圈,最為推崇Harwood的聲音品味,香港代理稱其為“雨後初晴”,非常傳神。
作為BBC箱的原設計者Harwood在校聲時,自然會保持其迷人的中頻,同時Harwood又深知現今的發燒友,對高頻空氣感、分析力的要求與往日不同,適度地增加了高頻延伸,低頻則推崇松厚自然,速度感與古典音樂最合拍。以一生的功力修養作基礎,老師傅親手調校,Harbeth的聲音贏得了眾多的有品味的知音,但老先生年事已高,不善經營管理,Harbeth只是個家庭作坊,無法滿足市場需要。
1986年,年輕的Alan Shaw出現,Harwood老先生放手將公司移交給他主理,Harbeth在保持著原有BBC傳統的同時,走上了正規發展的道路。Alan Shaw管理經營有方,市場觀念正確。首先他向BBC申請牌照,恢復了在港方最為暢銷的3/5A的製造,同時又推出了Compact作為中型書架箱的精品,再就是把Harwood留下的最後設計MK-V完成投產,即現今的HL5。這樣形成了Harbeth從小到大一套兩路分音BBC血統的音箱,在發燒圈中建立了“BBC聲正統繼承人”的形象。
此後,Alan Shaw又出於適應AV要求和3/5A萬一停產的後備選擇,設計了P3。P3難能可貴地在發燒友中建立了聲譽,被視為“3/5A的合法接班人”。
九十年代初,BBC公布了自家的最後一個音箱設計,用Dyna單元的5/12。Harbeth不失時機,第一時間獲得生產許可,進一步鞏固了“BBC正統”的形象
此後,在一片家庭影院熱潮中,Harbeth特立獨行,不為所動,仍然堅守小規模正統音箱的生產,對推出新產品極為謹慎(只出現過一種接替Compact的Compact7)。
雨後初晴的新任老闆艾倫·肖(Alan Shaw)在設計Harbeth監聽音箱之際,一直以高保真度的人聲為最終目標。他認為一旦所設計的音箱能夠發出極逼真的人聲時,其他的聲音亦必然同樣極為逼真自然。他還指出,凡是音箱的低音有震撼衝擊力的(此即許多AV專用音箱的頻響特徵),必定是在低頻範圍里有所強化的結果,換而言之,必然在中頻域裡有一定的妥協才有可能,畢竟兩者無法兼得。在喇叭單元的運用方面,艾倫·肖認為bextrene錐盆(bextrene是哈伍德和休士共同研製出的一種振膜材料)的聲音常有一種“鼻音過多的假聲”的傾向,而Polypropylene錐盆(這是哈伍德在BBC任職時研製的一種振膜材料)的聲音則比較沉悶而欠缺光澤,因此他與Brighton大學合作,歷經三年研究時間,開發出新的振膜材料,即專利的RADIAL振膜並套用在目前的雨後初晴的產品之中。多數喇叭箱體的設計,都是將六面平板直接膠合固定,再將單體用螺絲鎖定在前障板上。Harbeth這家公司的作法就比較奇特,多年來它都是先作出一個四方形的箱體框架,也就是除了前、後障板以外的另外四塊板。接下來再將前、後障板各以螺絲鎖定在「框架」箱體上。
時至今日,代表BBC偉大傳統的英國音箱廠牌,Harbeth是最為淳正者,殆無疑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