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發動機提到離子發動機,就不能不提美國的深空1號探測器。雖然離子發動機過去在衛星上經常使用,但都是作為輔助發動機,用於姿態調整或者軌道維持;而深空1號第一次將離子發動機作為主發動機使用。深空1號的離子發動機也是迄今為止將電能向推力轉化效率最高的,在太空中運行壽命最長的,也是比衝量最高的,比衝量超過3,000秒。這種離子發動機追根溯源可以推到上個世紀的60年代,但到現在仍可以滿足美國宇航局的兩個目標,也就是大大減少旅程時間和初重,以低成本更快地完成行星際任務。而1998年10月24日發射的深空1號探測器的任務除了測試12項先進科技(其中包括作為主發動機的離子發動機),就是為了完成探測小行星Braille和遙遠的彗星Borrelly這樣的行星際任務。在圓滿完成任務後,深空1號於2001年12月18日報廢。離子發動機工作的核心就是對噴出的氣體進行離子化,這一般是以電子轟擊的方式來實現。通過加熱和電場加速的方式將電子從陰極向陽極發射並進入放電室,氣體推進劑氙同樣被注入放電室,並在放電室施加磁場,增加氙原子和電子碰撞的可能性。碰撞後,氙原子核周圍的部分電子將被擊開,使得氙原子被電離,帶上正電。這種離子非常活躍並且移動得非常快。位於放電室後邊的高壓柵極將最後產生推力,方式是製造靜電場,對離子生成拉力讓它們向柵極方向加速,當它們通過後,速度將達到每秒31.5公里,並被集中成一個離子束最終從飛船尾部噴出去,深空1號尾部噴射出的藍色離子火焰。需要注意的是,在最後階段一個中和器收集多餘的電子並把它們注入噴出的離子束,這樣可以避免飛船被帶上大量的負電荷。深空1號探測器是美國宇航局新千年項目的第一艘飛船,它的離子發動機產生0.09牛頓的推力,比衝量是3,300秒,每天消耗100克氙推進劑,在發動機全速運轉的情況下,每過一天時速就增加25-32公里。深空1號由德耳塔火箭送上太空,然後由離子發動機推動。最初發動機只開動了4小時就突然停機,但後來恢復了運轉並從此一直順利運行,其最終的工作時間超過14,000小時,超過了此前所有傳統火箭發動機工作時間的總和。而最初發射深空1號時,只計畫運轉200個小時以證明這種離子發動機是可行的。美國宇航局在地球上實驗室中,和深空1號發動機一樣的離子發動機甚至持續工作了更長的時間。深空1號離子發動機的工作方式只是許多方式中的一種而已,這種方式被稱為Ion Engine,作為離子發動機的代表,但使用電來產生離離子發動機子漿並進一步推動飛船的具體方式還有好多:霍爾推進器(Hall Thruster):利用軸向電場(axial electric field)來加速離子。一個輻射磁場和軸向電場相互作用來產生方位角霍爾電流(azimuthal Hall current),這個電流部分限制電子,讓放電室中電離化效率比較高。這是個在蘇聯發展成熟的技術,一般用於衛星姿態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