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渡遼水

雜曲歌辭·渡遼水

《雜曲歌辭·渡遼水》是唐代詩人王建所寫的一首古題樂府詩,被收入《全唐詩》。此詩表達了詩人對邊塞士兵艱苦生活的同情和對戰爭的厭惡,以及對戰士思鄉之情的憐憫,描摹了征戍苦辛之況,表現了邊塞士兵的懷鄉之情。

作品原文

雜曲歌辭

渡遼水 ,此去鹹陽 五千里。

來時父母知隔生 ,重著 衣裳 如送死 。

亦有白骨 歸鹹陽,營家 各與題本鄉 。

身在 應無回渡 日,駐馬 相看 遼水傍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雜曲:樂府的一種,它本是一些散失了或殘存下來的民間樂調的雜曲,由樂府加以整理。

②遼水:即遼河,古又稱句驪(lí)河。

③鹹陽:古都邑(yì)名,在今陝西省鹹陽市東北二十里。

④隔生:很難活著相見。

⑤重著(zhuó):重新穿戴,這裡指穿著正式。著,同“著”。

⑥衣裳(shang):衣服。

⑦送死:指送去死路,這裡表現戰爭殘酷。

⑧白骨:將士的屍體。

⑨營家(yíng zhǒng):又作塋冢(yíng zhǒng),墳墓。

⑩各與題本鄉:各個在碑銘(míng)上題寫其鄉貫。

⑪身在:與“有身”相同,指人活著。

⑫回渡:又作“渡遼”,渡過遼水還歸故鄉。

⑬駐(zhù)馬:停住了馬。唐蔣吉《高溪有懷》詩:“駐馬高溪側,旅人千里情。”明王世貞《自夾山趣顏神感古》詩:“千秋此夾谷,駐馬意徘徊。”清張大受《清流道中梅花》詩:“駐馬清流香氣吹,東風漸近落花時。”

⑭相看:一起看。相,一起。

⑮傍(bàng):同“旁”,旁邊。

白話譯文

渡過遼河,這裡距離鹹陽已經有五千來里。

出征的時候父母已經知道很難再活著相見。臨出門時母親又讓我重新穿戴好衣裳,好像是傷悼我去送死一般。

也還有徵人犧牲後被送回鹹陽的,這些墳墓的碑石上都刻出了各人的家鄉。

活著的戰士知道應該不會有渡河歸家的那一天了,只能在遼水旁駐馬回望遙遠的家鄉。

創作背景

唐貞元十九年(803年),北方遊牧民族林胡在唐朝的檀薊一帶興兵作亂,時任幽州節度使的劉濟領兵討伐,王建隨軍出征。詩人耳聞目睹了唐朝戰士的饑寒之苦,深切體會了他們哀怨憎厭的思想感情,以親身體驗為基礎寫下了這首《渡遼水》。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渡遼水,此去鹹陽五千里。”這兩句寫了戰士背井離鄉,長途征戰。“五千里”一詞,實為虛指,藉以表現戰士離家之遠,反襯戰士內心的思鄉之情之濃。這兩句描寫虛實結合,實寫渡過遼水之事,虛寫五千里的邊塞路程。開篇兩句渲染了蕭瑟淒涼的氛圍,描摹了古代戰爭的氣勢。

“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兩句體現了古代戰爭的殘酷性。“隔生”二字凸顯悲涼——此去一別陰陽兩隔。父母為征人臨別送行時讓穿著正式,雖為送去征途,實為送去死路。這兩句用征夫與家人告別的悲痛場面襯托戰爭的殘酷。“隔生”之感、“送死”之意深刻地揭示了唐代對外戰爭給廣大勞動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父母與兒子、妻子與丈夫、小孩與父親的生離死別,正是源自統治者的這場對外侵略戰爭。

“亦有白骨歸鹹陽,營家各與題本鄉。”兩句體現了遠征之人的思鄉之情,即使死了也希望回歸故土。句中的“白骨’’與“營家’’都是戰爭留下的淒涼的遺物,是殘酷戰爭的見證。唯有死後化為一堆白骨才能回到鹹陽,能夠有一碑銘刻有生前的故鄉的名字。淒涼的遺物與思鄉之情融匯在一起,傷感之情溢於言表。表達了詩人對統治階級窮兵黷武的控訴與憤慨。

“身在應無回渡日,駐馬相看遼水傍。”兩句是全詩的點睛之筆。一個“應”字表現了征人綿綿不盡的無奈之情,死的尚有“白骨”“歸鹹陽”,活著的只能隔著遼水遠望家鄉,而想要回到故地唯有化為一堆白骨,徒增淒涼。詩尾“駐馬相看遼水傍”畫面感強烈,勾勒了一隊征夫在邊疆的遼水旁邊回望遠方的故鄉的圖景。結句意味悠長,耐人尋味。遠征戰士的悲哀,在字裡行間表現得濃烈而又慘酷。

此詩筆力遒勁,意境蒼涼。前兩句渲染了戰爭期間淒涼蕭索的氣氛,三四兩句表現了戰爭的殘酷,五六兩句描寫了戰士的悲慘命運,表達了對統治者窮兵黷武的控訴,結尾二句勾勒了戰士思家的圖景。詩人敢於直面現實,在濃濃的鄉愁與生離死別中把戰爭的殘酷和對統治者的控訴表現得酣暢淋漓。

名家點評

明末詩歌評論家陸時雍《唐詩鏡》卷四·一:“深著處,是其所長。”

明代文學家胡震亨《唐音癸簽》:“窮於用古,矯而用俗,如史、漢後六朝史之入方言俗語是也。籍、建詩之用俗亦然……凡俗言俗事入詩,較用古更難,知兩家詩體,大費鑄合在。”

作者簡介

雜曲歌辭·渡遼水 雜曲歌辭·渡遼水

王建(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享年約六十七歲。家裡貧窮,飽受饑寒之苦,曾跟隨軍隊長途征戰十三載。四十歲以後才開始任官,沉淪於下級官僚,擔任縣丞、司馬這類的官員,世人稱他為王司馬。他寫了大量的樂府詩,同情百姓疾苦,與張籍齊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