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學名: ,屬直翅目、螽蜞總科。
此蟲在廣西的龍眼、荔枝產區均有發生為害,若蟲、成蟲咬食龍眼荔枝新梢嫩葉,大齡若蟲和成蟲也可咬食幼果。雌成蟲產卵時,以其堅利的產卵器刺入果樹的小枝條組織內產卵,影響果枝正常生長。
形態特徵
成蟲雌蟲體長35-39毫米,體鮮綠色。頭短,枯端區較窄。顏面略向後傾鈄。複眼突起倒卵形。觸角絲狀,長於後翅末端,基部約1/4,為棕紅色,其餘為淡黑色。前胸背片的前緣平直,後緣弧形,下緣半圓形,向後延伸至肩凹,周緣有框線。背片中央有一個近似"V"形的橫溝,其前方有2個與之相似的淡黃色橫紋。中線隆起。前翅長葉形,尾端較圓。後翅與前翅等長,扇形,尾端尖。各附節均為4節,第3節有下跗墊,第4節長度約為第1-3節的合長。前足脛節基部黃褐色,上各有聽器1對。後足股節基部寬,端段細小,脛節長於股節,呈方形,各方上有小齒。腹部側扁,腹面黃綠色,第10節紫紅色。尾須狀如劍,黃色。產卵瓣狀如鐮刀向上彎,基部黃褐色,端部黑褐色,上產卵瓣的內緣和側緣、下產卵瓣的外緣與側緣均具細密的小齒。下生殖板三角形,中線明顯隆起。雄蟲與雌蟲基本相同,但個體較小,體長約22毫米;觸角為棕紅色,前胸背片中線前半部隆起較明顯。下生殖板狹長向上彎,分開2叉。
卵卵塊長8-12厘米,卵粒扁長形,茶褐色。
若蟲體形與成蟲相似,低齡若蟲無翅,高齡若蟲具短翅。
生活習性
此蟲在廣西南寧一帶一年發生一代,以卵越冬。次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越冬後的卵孵出若蟲。若蟲主要咬食寄主的新梢嫩葉,大齡若蟲還可咬食幼果。6月下旬至8月中旬陸續羽化為成蟲,羽化盛期於7月。成蟲善跳能飛,行動敏捷。8-9月為產卵期,雌成蟲多於晚上8-10時在小枝條上產卵,產卵時先用產卵器瓣插入枝條組織,深度達枝條中髓部,造成產卵槽,然後將卵產在其中,單產,但單一縱行排列成條塊,每塊卵由30-74粒卵組成,卵塊外表有木屑覆蓋。每雌產卵歷期6-10天,一生可產2-3塊卵。被產卵的枝條由於輸導組織受損,影響生長。
防治方法
人工防治剪除著卵的枝條或人工捕殺成蟲、若蟲。
藥劑防治掌握在低齡若蟲期用藥噴灑。一般在防治龍眼梢葉期害蟲時已兼治了此蟲,故毋須進行針對性的藥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