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村[重慶市江北區魚嘴鎮雙溪村]

雙溪村[重慶市江北區魚嘴鎮雙溪村]

雙溪村為一鄉村名稱,在我國黃山區焦村鎮、廣東省興寧市合水鎮、福建省泉州南安市豐州鎮、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谷來鎮、安徽省宣城市寧國市、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橫村鎮、雲南省曲靖市霑益縣大坡鄉、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雙彩鄉、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沐塵鄉、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雷甸鎮、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姜家鎮、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花坦鄉、福建省閩侯縣大湖鄉、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市新登鎮、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徑山鎮均有同名鄉村,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鄉村存在差別。

地理面貌

江北區魚嘴鎮位於重慶市江北區的東部,地處長江邊,南抵長江,東接御臨河,西至渝北區龍興鎮,北與鐵山坪相臨。雙溪村隸屬重慶市江北區魚嘴鎮,位於魚嘴鎮西北角,距鎮政府2.8公里,幅員面積3.31平方公里,轄16個合作社,572戶,1618人,新農村建設前的雙溪村是一個“無支柱產業、無自來水、無暢通路、無集體資產、無公共服務”的五無村。而如今,雙溪村是江北區推進城鄉統籌的“晴雨表”,重慶直轄市城鄉統籌能否突破的“試金石”。

科教文衛

雙溪村是2005年12月被江北區區委區府確定為新農村建設的示範村,2006年被重慶市確定為“千百工程”新農村建設百個示範村之一,從此,雙溪村從一個無支柱產業、無暢通公路、無村級辦公場所、無自來水、無集體收入的貧困村,搖身一變為社會新農村建設“千百工程”示範村,在市、區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和區級機關、社會單位的幫扶下,在村支兩委和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各項工作都上了一個新台階:新修村道8、53公里,社道10、68公里,中大路35公里;新修高位水池210立方米;新修村級五保家園600平方米;新建公共服務中心740平方米;全村村民渝東民居風貌改造農房250棟;嫁接優質桑園530畝;引導村民田改塘200餘畝,建農家樂20餘家。全村村民合作醫療參保率為100/100;村低保戶4戶、五保戶7戶應保盡保。2007年,雙溪村農民的人均純收入已增長到6500元,基本解決了“增收難、出行難、上學難、飲水難、住房難、看病難、養老難”的問題,逐步實現了“走路不濕鞋、煮飯不燒柴、上學不交學費、看病不太貴”的目標,讓“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住有所居”變成現實。2008年村民人均收入已突破8000元。

產業發展策劃

為了實現城鄉統籌,落實科學發展觀,從鄉村規劃、建設到管理體現一體化的思路。專家對雙溪村進行了發展戰略定位策劃,編制了以”田園牧歌“為主題的休閒旅遊觀光體驗式現代都市農業的規劃。在此基礎上,市國土房管局、市土地勘測院、西南大學和我區組成聯合工作組入駐雙溪村,在全市首創“科學編制村級土地利用規劃”;

雙溪村“田園牧歌”主題的規劃,延伸並完善產業鏈,大力發展都市鄉村旅遊業,帶動村民致富。雙溪村確立了以養殖奶牛為主的白色產業,產業鏈將延伸至奶牛博物館,牧場高爾夫,奶牛迪斯尼樂園,科普中心,乳製品加工等鏈條上,同時還將打造3000畝花卉苗木基地,以此延伸休閒、體驗、觀光、欣賞於一體的都市鄉村旅遊鏈條,提升產業檔次,促進農民增收。

雙溪村確立了已奶牛為主的白色產業和以水果、花卉、苗木為主的綠色產業為兩大特色產業,奶牛存欄量3000多頭,可以產10萬噸的優質乳品加工廠、牧草科技園、光大葡萄園、遠輝苗木園、千禾生態園等項目正在實施,雙溪休閒觀光旅遊業和現代都市農業正在逐步形成。

城鄉統籌成就

在城鄉統籌方面,雙溪村按照“兩年試點求突破、三年推廣見成效、五年基本形成城鄉互動共進、區域協調發展”的要求穩步推進。主要進行了“十大工程”試點:

一、農民轉市民工程

二、確立市場主體工程

三、土地流轉證書工程

四、是清潔能源工程

五、是土地整理工程

六、清潔能源工程

七、小康新居工程

八、公共服務工程

九、城鄉建設和管理一體化工程

十、產業帶動工程

雙溪村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試點工作,經過3年的努力,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的高度讚揚,中央政治局委員、原重慶市委書記汪洋、市長王鴻舉多次來雙溪村調研,不同時期對雙溪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江北區區委書記史大平、區長陶長海為了抓好抓實雙溪村,多次親自入住農家,走訪農戶,傾聽村民對新農村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對雙溪村試點工作不斷提新要求。同時,雙溪村先後被評為國家科技部評為“科技示範村”、“全國巾幗文明村”;“重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重慶直轄10周年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村”、重慶市新農村建設“十佳示範村”、“重慶市生態衛生村”、“重慶市科技示範村”、“重慶市巾幗文明村”、 “雙溪都市農業示範園”被列入“2008重慶鄉村旅遊年”重點項目,成為全市統籌城鄉發展的“試驗田”;江北區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十佳基層黨組織”、“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連續三年被江北區評為“爭光貢獻獎”。

文明創建和社會綜合發展

一、繼續加強班子建設,積極開展創建文明村活動。村兩委每個幹部是根標桿,加強兩委團結,同時加強對村幹部教育,積極組織各項學習活動,通過學習、活動,提高了黨員素質,充分認識到開展文明村建設工作是提高瞿岙村民素質,塑造瞿岙村新形象、加快瞿岙村新農村建設的關鍵。並在全村範圍內加大宣傳,利用宣傳窗、固定標語等長期宣傳,營造了創造文明村創建活動的良好氛圍,使活動深入人心。並進行開座談會、徵詢會、討論會等提高村民參與率。

二、繼續紮實推進文明素質工程建設,促進全村的文明建設進一步健康發展。村以走創業富民之路為中心,以團隊精神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著力點,抓好“法定節日宣傳”,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宣傳愛國守法、明理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孝敬父母、扶弱助殘、道德規範的基本要求,講文明、樹新風,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廣泛開展文明村工程創建,形成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促和諧的文明風尚,大力開展治路、治村、治河、治污、治亂、治差為主要內容的環境整治,紮實推進文明素質工程建設,營造了鄰里和睦、團結互助、禮讓寬容、安定有序的人際關係,形成講文明、講公德、守秩序的氛圍,同時深入民眾,深入基層,重視民生、關注民生,以廣大民眾為主體,從民眾最關心的事情抓起,解決問題,謀利為民,促進了道德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推進了我村的文明建設進一步地健康發展。

三、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狠抓環境整治,明確重點,加大投入。

1、全面實施各項基礎設施建設。

該村把村莊環境作為全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出發點。一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推進溪流美化工程,加大河道兩岸亮化力度。修築蓄水壩7 條,使溪流變成河流,常年蓄水,並在溪中放養大量的田魚、鯽魚、鯉魚等魚類;並設立河道兩岸護攔,保持河道清潔和美觀;在大頸岩段左右兩岸堤防新建河道護岸總長432.85米,其中右岸護岸259.7米,左岸173.15米,並改建跌水一座,新建踏步和丁步;樹立醒目的保護環境、愛護公物的警示牌。二是全面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及截污納管工程。全村已建成265立方米生活污水沼氣淨化系統三套,污水收集管網工程總改造面積約0.1平方千米,全村所有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經村沼氣淨化處理後,納入瞿溪鎮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排放,全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100%。三是實施了村莊主幹道的全面硬化和村莊綠化、美化工程建設。全面修復了金溪路岙底段水泥路,完成了通村道路、金溪路道路兩旁、民房前後綠化、美化工程建設,村居綠化基本到位,全村居住範圍內的綠化覆蓋率達到了37%以上。四是對全村生活垃圾進行集中清運處理,做到日產日清,修建垃圾塢38座、設定垃圾桶30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衛生改廁率達到100%。同時,建立健全了村莊環境衛生、道路、河道長效保潔管理機制。

2、全面改善人居環境。

該村不斷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生態文化景觀園、治安崗亭、牌坊、生態衛生公廁、宣傳長廊、活動中心、圖書室等設施,使農村綜合服務功能及配套建設實現了新的突破,為廣大村民營造了一個清潔、舒適、優美的人居環境,也促使了我村村民觀念的改變和素質的提高。為鞏固、保持、擴大好已有的創建成果,我村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和建立了形式多樣的管理機制,防止重建輕管或前清後亂、邊建邊損等問題的出現,建立了衛生長效管理機制,為此我村實施了“門前三包、戶內達標”的制度、衛生保潔制度、保護“四旁”綠化管理制度、環境整治評比制度,規範村民衛生公約、村規民約。通過此舉真正提高民眾的主動參與性和高度責任感,使他們不僅是美好家園的創建者,也是美好家園的管理者。在創造良好環境的同時,我村自始而終注重以人為本,注重從文化教育上塑造和提高村民的素質,引導和培養村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每年的七月舉行一次大型的比賽活動,包括棋牌比賽、桌球比賽、羽毛球比賽等,此外,在金溪亭多次舉辦傳統唱詞現場演唱。

2005年被區委、區政府評為市“千百工程”村莊整治合格村,被區綠化委員會、區林業局評為綠化示範村;2006年被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評為區級生態村,被區委、區政府評為市“千百工程”全面小康建設示範村,被評為區村民生活污水淨化沼氣示範村;2007年被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評為市衛生村,被市綠化委員會、林業廳評為市綠化示範村;2008年被評為市平安創建示範村;2010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市級文明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