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形態
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屬於大婁山山脈,海拔在600~1700m之間,地形切割強烈,相對高度差大.地貌除太陽山、金林山一線至乾河溝為構造侵蝕中山外、多數地區為喀斯特峰叢窪地及峰叢谷地,形成了洞穴、峰叢谷地、峰叢窪地、盲谷、天窗、地下河、豎井、天坑等二元三維的地貌形態。
地質構造
公園區域在大地構造上屬於楊子準地台的鳳岡北北東向構造變形區西部,新中華夏系構造影響強烈,有早古生界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晚古生界二疊系,中生界早三疊系以及新生代第四系地層,岩性主要為碳酸鹽岩和碎硝岩,其中以碳酸鹽岩分布最廣,喀斯特作用強,具有地表、地下立體雙層喀斯特地貌結構,發育程度高,類型豐富。
景點簡介
雙河溶洞國家地質公園處於烏江一級支流芙蓉江的主要發源地,以太陽山為中心,金林山為分水嶺,共有池五溪、旺草河、青溪河、乾河溝、天星溝、川硐溝、洋井溝等河流20餘條,各支流最後匯入芙蓉江。
芙蓉江是雙河洞範圍內最主要的河流,幹流長136km,落差達363.4m;區內河網密度0.5條/平方千米,多年水資源量12.75億立方米/y,地下水位5.3億立/y。
雙河溶洞的得名
雙河溶洞群所在的桂花村和銅鼓村,深山蒼茫,群峰秀麗, 洞外有兩條河流在銅鼓村交匯,雙河溶洞因此得名,初步探明,它屬我國罕見的一座巨大的、並具有獨特景觀的洞穴系統,是一座集旅遊觀光、洞穴探險、科學研究多位一體的洞穴系統。溶洞群主要有石膏洞、水簾洞、蓮花洞、桂花洞(大風洞)、山王洞、羅教洞、連望洞、杉林洞、羅漢洞等,各洞都有鮮明的特色。
雙河溶洞特點
雙河溶洞群洞穴景觀因其獨特性、多樣性、完整性而被喻為"喀斯特天然洞穴博物館"。優美原始的生態環境,濃厚的鄉土氣息,恬淡的田園風光,廣布的森林溫泉景觀,構成雙河洞集洞、林、山、水、地下、地表景觀為一體的風景區。
中華第一長洞
區內自然性、系統性和完好性在國內乃至世界上都是稀有的。被環球時報評為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金獎景區!截止2014年12月20已探測長度為161.788公里,排名升至僅次於馬來西亞的瓜埃爾傑尼赫洞亞洲第二、世界第十一位的巨長洞穴成為名副其實的“中華第一長洞”,是我國在洞穴探測歷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
景點故事
初次探測
1987年,雙河溶洞經有關專家進行初步探測後,神秘面紗被初步揭開。
中華第一長洞
2008年4月,雙河溶洞群已探測長度為117多公里,排名世界第九位,被稱為中華第一長洞。
亞洲第二長洞
2014年12月14日,中法聯合考察隊對雙河溶洞進行進一步探測。探測數據顯示,雙河溶洞已經探明長度約為159.14公里,是亞洲名副其實的第二長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