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尾蟲簡介
國內分布於黑龍江、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省區;國外分布於朝鮮、日本、越南等地。
形態特徵
成蟲 鮮黃色小蠅,體長3—4毫米,頭部有一個鑽石形黑斑,胸部背面有三條黑褐色直線,腹部背面前緣有黑褐色橫帶,第一腹節背面兩側各有一黑點。卵 長約0.8毫米,呈長橢圓形,白色,上有縱裂細凹紋,孵化前轉為淡黃色。幼蟲 長6~7.毫米,略呈紡錘形,全體淡黃色,體壁有光澤,尾端分兩叉。蛹 長6~7毫米,初乳白色,後轉淡黃褐色,羽化前變深黃褐色,體形稍扁,尾端也分兩叉,可透見內部蛹體輪廓;
為害作物
水稻、小麥
為害症狀
幼蟲鑽害心葉、生長點及幼穗,心葉被害後,抽出的葉片上有橢圓形或長條形洞孔,以後發展為縱裂長條,葉片破碎,有的在心葉上形成一排圓孔,四周色淡或發黃,嚴重時抽出心葉扭曲而枯萎。夏季高溫由於取食時斷時續,被害葉片僅形成細的裂縫,有的只見細小洞孔。生長點被害,則分櫱增多,植株矮小,抽穗延遲,穗頭小而秕谷增加。幼穗受害,穗頭變為扭曲的短小白穗,或穗形殘缺不全,僅有稀疏的少量穀粒。幼穗受幼蟲間歇為害,可形成花白穗。
發病特點
稻稈潛蠅一年發生3~4代,以幼蟲在看麥娘,雙’穗雀稗,李氏禾,狗牙根等雜草上越冬;成蟲多產卵於葉背,卵散產,一般l葉1-卵;初孵幼蟲借露水沿葉背向下移動侵入心葉,陰濕多露的山區發生量多。幼蟲不轉株為害,老熟後,大多爬至植株葉鞘內側化蛹,一般l鞘l蛹,也有1鞘2蛹。稻稈潛蠅是山區發生為害的稻蟲。冬暖夏涼的氣候適於稻稈潛蠅的發生。日平均溫度35‘C以上,則幼蟲生長發育受阻,歷期延長;多露、陽光不足的潮濕環境,及田水溫度低,發生為害重,不同海拔高度, 一般海拔300米以上的,隨海拔增高為害加重。近年來低海拔地區為害亦日益加重,在相近海拔,一般山嶺田重於畈田,山邊田重於蛘心田,早插田重於遲插田,生長嫩綠稻田重於生長一般稻田,秈稻重於粳、糯稻、雜交稻重於常規稻。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改變耕作制度;處理越冬蟲源;適當推遲單季稻秧田揭膜時間;開三溝濕潤灌溉;選用抗(耐)蟲品種,避免過多施用氮肥。
施藥適期一般以成蟲盛發期,或幼蟲盛孵期施藥為宜。或秧苗2葉1心時施藥。
化學防治3%克百威(呋喃丹)顆粒劑每畝2.5-3公斤根區施藥,或拌濕細土20公斤措施;
常用藥劑克百威
辨認要決
雙尾蟲多為白色,通常身體非常柔軟,兩根尾須通常較長,與長長的觸角首尾呼應。常見的雙尾蟲身體一般有5-10mm長(不含觸角和尾須的長度)。
雙尾蟲多生活在腐殖質較好的土壤表層以及腐爛的樹葉層中,有時也可見於腐爛的木料內,在一些洞穴中也可以見到雙尾蟲的蹤跡。
在野外翻動石塊的時候,有時土壤中會有非常相近的白色蟲子迅速爬行,但仔細觀察就很容易辨別,只有三對足的才是雙尾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