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堡村[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紫岩鄉雙堡村]

雙堡村[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紫岩鄉雙堡村]

雙堡村位於忻府區城東七公里處,西距紫岩鄉政府2公里,南至本鄉興旺莊村,東臨董村,北至本鄉魏家莊村,全村總面積9020畝,其中耕地面積7300畝,屬於半丘陵地帶,水澆地5000餘畝,旱地2300畝。全村有林果地300餘畝。以種植玉米為主。近年來引進新品種糯玉米種植,1000餘畝。並銷往全國各地。

基本概況

山西省 忻州市忻府區紫岩鄉下轄村

雙堡村位於忻府區城東七公里處,西距紫岩鄉政府2公里,南至本鄉興旺莊村,東臨董村,北至本鄉魏家莊村,全村總面積9020畝,其中耕地面積7300畝,屬於半丘陵地帶,水澆地5000餘畝,旱地2300畝。全村有林果地300餘畝。以種植玉米為主。近年來引進新品種糯玉米種植,1000餘畝。並銷往全國各地。

2012年以來在新一屆支部村委班子成立以來,在村內新修建村門一座,修建健身廣場2000平方米,硬化道路1000米,總需投資60萬元,現已籌資15萬元。工程正在進行中。

村內企業:家具廠,食品廠,木板廠,蓄電池廠,機車配件廠,調味品廠

主要農產品:玉米、甜玉米(特產)、高粱、攸面、小米、葵花、紅棗、蘋果、梨、山楂、桃、李子、杏、西瓜、香瓜,黃豆

村內資源:鋅,

村里單位:雙堡村黨支部,雙堡村村委會,雙堡村糧站,雙堡村廣播站

郵編

省 分: 山西

城 市:忻州市

區/縣: 忻府區 地 址: 紫岩鄉雙堡村

雙堡名人

1 忻州人王有德 隻身赴和田采玉

2002年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為建立“古代和田玉檢測標準資料庫”,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央電視台新聞部、新疆和田地礦部門等單位16人,組成一支“玉石之路考察隊”,考察了新疆和田玉玉礦點在崑崙山的分布情況,及和田白玉的原生地汗尼拉克河,一直追溯到白玉河的籽玉源頭阿格居改冰川腳下。“清道光山西人崑崙山采玉石刻”就是在這次“玉石之路”考察過程中發現的。

該石刻位於新疆和田往布亞的公路里程碑31公里處的白玉河西岸。在一塊形似大靴,外表深灰,底長約5.5-6米,高約2.4米,底寬約3.5米的巨大花崗岩冰川漂礫石上,其西側面刻有漢文“大清道光二十一、二年,山西忻州雙堡村王有德在此苦難”題記(圖一)。其北側面刻上的漢文“題記”所刻的位置在該石西側面中部偏左,共23字。每字20厘米見方,首尾單字列行,中間行以三四字布陣,上下兩端叫齊。筆力蒼勁、渾厚,屬楷體。

對於這次考察經歷與收穫,《文物天地》2002年7期、9期曾有詳細報導。著名考古學家王仁湘先生(也是此次考察隊的隊員)曾以《從和田到忻州,尋找清代采玉人》為題,結合此石刻“題記”對王有德之家族進行了尋訪。因為同是山西人,筆者對王有德隻身赴西域,穿越大漠戈壁,登上巍巍崑崙,去尋找和田美玉之精神十分敬佩!在拜讀了王仁湘先生的“追訪記”之後,筆者覺得此石刻“題記”仍有可“挖掘”之處,故草此拙文,對此石刻題記之內容的表述方式與文字布局之章法等,談一些自己的看法。不妥之處,敬請方家賜教。

此石刻“題記”系清道光二十一、二年(公元1841年、1842年)山西忻州雙堡村王有德在崑崙山白玉河畔采玉臨走時所刻。從“題記”內容來看,其簡潔的文字表述,既表達了采玉者所付出的艱辛,又流露出采玉者收穫後的喜悅。中國人有句古話:叫“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王有德此次采玉就屬於這種情況。為什麼這樣講,這不僅從王有德所鏨刻在石頭上的文字表述上可以看得出來,而且從石刻“題記”的章法布局上也可以看得出來。此石刻題記僅23字,唯首尾突出一個“大”字和一個“難”字(圖二)。自喻“大難”未死意味著什麼?此“題記”在書寫章法布局上的絕妙的首尾照應,不能說王有德不是絞盡腦汁,別出心裁,用功極致。說明王有德在獲得大喜的同時,尚在追念過去之痛苦,悲喜交加,故決定以石刻的形式永久記錄下自己的經歷。從字面上看,“題記”記錄的只有“苦難”,沒有幸福。而在題記“苦難”的背後,誰都隱隱約約可以看到有一筆巨大的財富。這就是說,王有德在“題記”擬稿上是經過深思熟慮,反覆推敲的,其石面上的刻字布局也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題記”僅一句話,句首以“大清”開頭,句末以“苦難”結尾,句首之“大”,既顯示出王有德作為大清子民對朝廷的尊重,句末之“難”又道出了廣大采玉者的心酸。此“題記”簡潔的文字表述,絕妙的章法布局,確實令人驚嘆!

傳說白玉河采玉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有人認為,中西文化的交流最早就是從“玉石之路”開始的。和田玉在商代已進入中原,殷墟婦好墓中曾發現和田玉製品。據有關專家考證,和田玉至遲在西周已作為朝廷貢品,漢唐以後便沿著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輸入內地。清代前期白玉河嚴禁民間撈玉,政府在河邊設卡十多處,以稽查私采玉者。至嘉慶四年(公元1779年)開玉禁,準許在宮府劃定的采玉範圍以外允許民間自行采玉。王有德就是在清道光年間,同大批采玉者一起湧入和田地區,登上崑崙山,進入白玉河的。從王有德能夠往石面上鏨刻文字及使用的鐵鏨、鐵錘等工具情況來看,筆者判斷,他在登上崑崙山之後,最先並不是沿著白玉河尋玉,而是同許多首次采玉者一樣,不畏嚴寒,爬上冰川雪山,去尋找和田玉的原生礦床,企圖用鐵鏨、鐵錘等工具鑿撬山玉,以獲得更多、更大的和田山玉。不過他沒有後來者天津人戚春甫、戚光濤兄弟那樣的運氣,沒有找到阿拉瑪斯玉礦,沒有挖出像“戚家坑”那樣的玉礦口。也沒有尋找到玉河的源頭。

據悉,山玉分布在海拔3500—5000米以上的崑崙山雪山之巔,玉河的源頭平均海拔高度都在4500米的雪線之上,山上積雪終年不化,交通險阻,高寒缺氧,每到找玉的夏秋時節,也是山洪暴發和土石流頻繁發生的危險季節,此時,這裡的晝夜溫差在攝氏50度左右。由於交通工具和裝備十分落後,采河玉者往往是憑著兩條腿和一把鎬鋤就開始了他們漫長而艱苦的采玉生涯。正如《太平御覽》所記:“取玉最難,越三江五湖至崑崙之山,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返。”王有德正是在尋找山玉無望,尋找玉河源頭困難的情況下,才在白玉河畔安營紮寨,同其他采玉者一樣,終日辛勤勞作,揭去白玉河河床上部覆蓋的厚厚的沙土,翻檢著下部大量的河卵石,日復一日,月復一月,歷經兩夏兩秋,終於至第二年秋的一天,幸運之神降到了他的頭上,使他從白玉河河床之下的河卵石中發現了一塊巨大的和田白玉。當然,這只是推測,也不排除王有德經過爬冰川、翻雪山,最終在高海拔地區,甚至到海拔5000米以上的阿格居改冰舌附近找到了一塊大白玉的可能性。這就是說,此刻石現在所處的位置,並非是王有德當年挖出白玉的地方。“題記”中“在此苦難”中的“此”字,指的是一個地理區域,即采玉人在崑崙山活動的地域範圍。用王有德的話說,就是他采玉所到過的地方,而不是專指發現白玉的某一地點。王有德選此地點,選此巨石,在其上刻字“題記”,意在永遠昭示世人:做事要持之以恆,成功只能屬於堅持到最後的人。“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啊!

王有德在採得和田巨玉或白玉之後,並沒有返鄉定居,而是客居西域,在那裡娶妻生子,成家立業,最後永久留在了那裡。據王仁湘先生追訪,他的原籍山西省忻州雙堡村,即現在的忻府區紫岩鄉雙堡村王氏族譜上並沒有“王有德”的名字。雙堡村王氏是明朝洪武二年由朔州義馬村遷徙而來的,至今已傳20餘代。王有德是王氏始祖第十五世孫,屬“有”字輩。

“清道光山西人崑崙山采玉石刻”的發現,不僅見證了清代和田采玉人的艱難與痛苦,而且從字裡行間反映出所有赴和田采玉人的基本願望和要求,王有德是勇敢者,同時也是幸運者。此石刻不僅有重要的歷史文物價值,同時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2 王增壽

體育界對忻定盆地摔跤源於何時,概括起來大體有:北宋說,楊業創;南宋說,陳效嬰創;金代說,【王增壽】創。前兩則均為傳說,不足為憑。後一則著名詩人 元好問著《續夷堅志》:“秀容東南雙堡村王增壽,號為外力,善角牴,人莫能敵。泰和末,官括駝,增壽復詭計,釘駝足,令跛。自羊頭村背負駝至代州,州守信以為然,增壽復負之而歸”。據此,金泰和末(1201一1208年),距今約800年。

雙堡村郜氏祖譜

一世郜鐸門系表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郜 鐸 霍 氏










郜義











郜成鸞
郜天璽







岳氏
劉楊氏





郜讓

李周氏






王氏











郜成鳳
郜天沛







孫張趙田氏
楊氏





郜俊































郜能








































































雙堡郜氏
(漫話忻州“百”姓)
來源: 中國網忻州頻道 張俊贇
郜姓源於周文王第十五子,受封於郜國,稱郜侯,春秋時期,郜國被宋國吞併,郜侯後世便以國為姓。


忻府區雙堡郜氏,是於明洪武二年相偕王姓表兄、霍姓內侄由朔州馬邑遷來的。始祖為郜鐸。清乾隆年間,一部分郜氏到定襄智村落戶,該村有郜家巷,至今能與雙堡郜氏排起輩份來。 清乾隆年間郜氏十世祖郜懷琦、郜懷宣、郜懷琛三兄弟不甘貧困,北上塞外,來到河渠交錯、土地肥沃的薩爾沁地帶(今蒙古包頭附近)。在這兒,他們每人騎了一匹馬,把黃芥籽分開,邊走邊撒。碰巧那天夜裡颳起了一場大風,撒在地上的菜籽被掩埋得嚴嚴實實,後來又接連下了幾場透雨,他們的地里便成了一望無際的綠洲。“天助”加“人助”,當年他們的油菜賣了大價錢,獲利不少。完成了資金的第一次積累。從此,三兄弟便棄農經商,在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開設“六陳行”等作坊貨鋪。這就是“跑馬撒黃芥”的故事。清道光十三年知州李培謙倡修文廟,郜家捐資名列榜首,從此名揚忻州。光緒年間,邢氏錢鋪倒閉,郜家相機行事,任用原班人馬在歸化城開設“大義祥”錢鋪,連年盈利。極盛時期,在忻州、內蒙等地有商號50餘處,財產總值百萬計,成為當時忻州七大富戶(郜、王、張、陳、連、石、焦)之首。這時,正是十三世郜輔周時期。 鹹豐初年,郜氏完成了工程浩大的堡宅修建,如:南堡子院、松樹院、書房院、旗桿院、北堡子院、菜園院。 清未,郜家的商業開始蕭條,“七七事變”前後大多倒閉了。究其原因,主要是:(1)、後繼者缺乏遠見,對平綏鐵路建成後商品流通渠道的變化,沒有及時採取對應之策,對經營的河北土布運輸未做改道準備。被對手捷足先登,使西路生意受到致命打擊。(2)、外蒙(現蒙古人民共各國)自民國前後一直鬧獨立,郜家對此漫不經心,直到民國十三年大揭了蓋,郜家才加注意,然而為時已晚,不到二年,就被重稅把在“外蒙”的財產征光了。(3)、1930年,蔣、閻、馮大戰;1937年日冠侵占華北,以及1945年日寇投降後,閻錫山的“兵民合一”暴政。致使晉鈔貶值,各種貨物遭到掠奪,市場陷入極度混亂之中.(4)、郜家個別後人貪圖享受,揮金如土。並且做起買空賣空的勾當,不料晉鈔跌落,使郜家財產損失大半。 郜象賢見時局混亂,晚年便退居鄉里,謹守先代餘業,召回子女,盤出買賣,棄商返農,在雙堡村過上安穩富足的田園生活。。這種閉關自守的做法,使郜家終於變成了掉隊的孤雁。他的兩個兒子,長子郜修文為光緒丁酉舉人,河南候補知縣,次子郜修已為山西大學堂工科學生.也只能死守攤子.在風雨飄搖中勉力支撐。 新中國成立後,給處於困境中的郜氏家族帶來了新生的機遇.從業人員遍布各行各業,有的已成為專家領導和業務骨幹。其中,以象賢門最為繁盛。如郜同善曾任農行太原市分行總稽核、高級經濟師;郜淑萍在省國防辦從事兵器工業安全衛生工作三十多年,被選為中國兵工學會工業衛生組長;郜富善曾任忻州藝術館副館長,是1989年北京亞運會山西赴京大型燈展“煤海之光” 的主要設計監製人員,燈展作品在首都獲得轟動效應,因此獲得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記大功一次的獎勵。郜繼善曾任忻州地區電影公司副經理,其繪畫作品多次加全國美展,並由中國美術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郜建宇拍攝的忻州第一部電影《七天》,曾參加2004年法國里昂電影節展映,獲得歐洲電影界好評。

雙堡村八音藝術

八音藝術是禮與樂的完美結合,強調了傳統文化中和諧的理念。在民間具有特別深厚的生命力,在儀式文化中占有特別重要的位置,無論是婚喪嫁娶,還是重大節慶,遭遇大喜大悲,往往通過大起大落的演奏,達到驚天地、泣鬼神地步。傳達著普通百姓的情緒。

2006年8月5日,忻府區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藝術之鄉評審委員會聯合會命名為“中國八音之鄉”,並確立為“中國八音文化研究基地”。這不僅有賴於該區悠久厚重的藝術積澱和一代又一代世家與才俊的傳承創新,更在於區委、區政府對建設和諧文化的高度重視和精心打造。

八音藝術 源遠流長

八音藝術作為忻州文化的重要藝術門類,集廟堂音樂的寧靜恬淡、關塞精神的雄渾激越、遊牧藝術的奔放高亢、中原農耕生活的和諧渾厚於一體,是忻州人民文明智慧、勤勞創新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八音會在忻州指器樂演奏形式,俗稱鼓手或響工。一個八音會班一般有班主一人、響工十人左右,樂器有管子、嗩吶、口琴、笙、海笛、小鑼、釵、鼓、板、梆子等。

清代中葉以前,忻府八音會主要是吹奏套牌音樂,最流行的有八大套,二十世紀初是發展盛期。上世紀三十年代由於日寇入侵受到嚴重摧殘。五十年代初期經搶救,曲目得以保存,並由眾多八音會演奏。舊時用於婚喪喜慶和廟會中,清末曾被五台山佛樂所吸收,在禪門佛事中演奏,但基本上保留著民間的演奏形式和內容。“八大套”指八個大型整套器樂合奏,以第一首曲牌或其中某一曲牌為名,如《扮狀台套》由《扮狀台》、《柳搖金》、《到春來》、《到夏來》、《萬年華》、《到冬來》、《月兒高》、《西方藏》、《到秋來》九首曲牌組成。另外七套分別是《青天套》、《推轆軸套》、《十二層樓套》、《箴言套》、《大罵漁郎套》、《勸金環套》、《娥郎套》。八套共包括八種曲牌、小曲79首,去掉重複部分有61首,曲調源於民歌、民間器樂曲、戲曲曲牌、宗教音樂等。樂隊編制人員不等,少則近10人,多則幾十人甚至上百人。器樂編制人數管子一至二人,海笛一人,笛子一人,笙二人,堂鼓二人,小鈸二人,可根據演奏的場合及規模需加入板鼓、大鈸、大鑼、小鑼、雲鑼、梆子等。八大套中僅《大罵漁郎套》以高低兩隻嗩吶為主奏,其餘皆由管子主奏。演奏風格古樸爽朗,快板段落活潑歡快,各曲調之間單奏鑼鼓段過渡,氣氛頗為熱烈。此外,還有適應於過街巡演的套牌《大得勝》,適應於迎親、祝壽等喜慶場合的曲牌《節節高》、《千萬壽》、《黃隆官》、《點四將》、《春來》、《女坐帳》等,有時也吹奏佛曲。《大得勝》表現古代將士出征、凱旋、榮功慶功等宏大場景,其中《將軍令》、《過街》、《耍娃子》、《踢場》等曲目,常為武術、旱船、花車等民間文藝和雜耍伴奏。忻府區八音藝人的演奏技巧功夫很深,能擬模人的語言、聲調和哭聲,並善於在合奏中以各種不同調門的吹管樂器相配合,各自發揮特長而八音克諧,形成各聲都在音色、音區、節奏等方面的對比和結合,從而使七八個人的小型吹打樂隊演奏得聲勢非凡,合奏音響圓滿,色彩變化豐富。

到清末民初,忻州北路梆子盛興時期,八音會始仿學吹戲,樂器中增加了胡琴、馬鑼、三弦、鈸等。同治年間(1862—1874年),東樓村張連科開始學吹戲,惟妙惟肖地仿學十六紅、十八紅、金蘭紅、十三紅、兩股風、十三旦等名角的唱腔,令聽者如痴如醉。

世家林立 才俊輩出

在忻府區八音藝術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的演進歷史中,湧現了一批又一批享譽一方的八音世家和馳名藝壇的傑出才俊,方使忻州八音藝術具有了深厚的民眾基礎,並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胡天泉,奇村胡氏世家傑出代表,著名笙演奏家,現任濟南軍區前衛歌舞團藝術指導、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及中國笙專業委員會會長。自幼隨父學藝,精通笙、嗩吶、管子、口哨等民族管樂器的吹奏技藝。1953年被原公安軍文工團吸收為演員,1958年調入濟南軍區前衛歌舞團。50年軍旅藝術生涯中,對笙的傳統結構和演奏技法進行了系列改革和創新,成功研製出了“巴烏笙”,1956年與著名作曲家、指揮家董洪德創作了我國第一部笙獨奏曲《鳳凰展翅》,1957年在第六屆莫斯科世界青年聯歡藝術比賽中,他的笙獨奏和由他領奏的吹打樂均榮獲金獎。共創造了30餘種獨具特色的演奏技法,創作了20多首曲目。

王高林,忻府區南關王氏八音世家傑出代表。現為山西歌舞劇院民樂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嗩吶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自幼隨祖父學習嗩吶,少年時被選入山西省歌舞劇院師從嗩吶演奏家胡金泉學藝。他的演奏音樂純美、技巧嫻熟、雅俗共賞。1982年在全民民樂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多次赴日、法、美、韓、港台等國家和地區出訪演出,深受海外觀眾歡迎。自創自演的主要作品有《你追我趕春耕忙》、《黃土情歌》、《歡樂的山寨》等近20首。

盧補良,忻府區解原人,自幼隨解原八音世家傳人武潤蘭學習八音藝術。多次參加國家、省級民間比賽並獲獎,2004年被山西省文化廳命名為“民間藝術大師”,2006年7月參加北京南戴河第七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全國首屆吹歌展演,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全國吹歌大王”,為山西省爭了光。他的演奏風格奔放圓潤、粗獷細膩兼而有之,深受城鄉人民喜愛,他為“中國八音之鄉”的忻府區八音藝術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還有北趙村的寇旺、匡村的田旺,功夫深厚,號為“忻州兩旺”。匡村的田栽根、東樓的張連科、南溝的范和,都是享有美譽的嗩吶吹奏家。北趙的寇應堂,東樓的張金海、張福海,解原的武柱、武潤蘭,北趙的趙頂柱,部落的韓三,溫村的閻桂宇,奇村的胡明、胡寶龍、胡金泉,令歸的趙滿倉等相繼活躍於八音藝術界,各具特色而知名於城鄉。同期,忻府區還湧現了一批八音世家,計有東樓村張家、匡村田家、北趙寇家、部落的韓家楊家、奇村的胡家、【 雙堡的郭家】、官莊的高家、南溝的范家、南太平的郝家、西張的楊家、解原的武家、令歸的趙家等。這些八音世家代代相傳、競相趕超,不僅讓家族榮耀,也使本村成為八音之村,帶動了戲劇曲藝人才的成長。

傾力打造 鑄就輝煌

八音會是忻府區乃至全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晉西北黃土高原上原生態文化植被中的天籟之音。隨著電視的普及,特別是網路現代傳媒的巨大衝擊,八音會愛好者呈老年化趨勢。為了保護、開發、弘揚這一傳統藝術,忻府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採取了有力措施。

一是在全區實施“跤鄉文化發展戰略”,成立了“忻州八音樂團”,具體工作由區委宣傳部組織開展。這一舉措爭取到了全國音協副主席、著名作曲家趙季平、全國吹打樂學會副會長王寶燦、山西省著名作曲家劉鐵柱、山西戲劇學校青年指揮任新寧的關心支持,並以“忻州八音具有廣闊的市場開發前景”予以激勵。忻州八音樂團成立以來,先後在省內外參加100餘次演出活動,好評如潮,榮譽接踵而至。其中,2004年“五一”山西勞模大會暨首屆山西職工文化節開幕式專場文藝晚會,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親切接見;同年九月在人民大會堂參加由中國文聯舉辦的慶祝建國55周年全國職工文藝懂展演;十一月參加在全國政協舉辦的張十六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開幕式文藝晚會,受到有關領導和權威的高度評價;同年參加第六屆中國民間藝術節,演奏《大得勝》榮獲金獎;2006年7月參加第七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全國首屆吹歌展演,獲第七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藝術表演獎,我區民間藝術大師盧補良被授予“全國吹歌大王”稱號。12月1日,忻州八音樂團代表我省赴京在民族文化宮參加了中國民間經典音樂展演,引起中外觀眾的極大興趣,贏得了民間音樂研究專家的一致好評。忻州八音樂團的成立及藝術實踐,提升了八音民間藝術的品位,湧現出一大批中青年骨幹,其中盧補良和盧清生是優秀代表。藝術水準的提升,進一步擴大了演出空間。曾應中央電視台“魅力12”和“星光大道‘星光耀忻府’特別節目”之邀演出,擴大了忻府區乃至忻州市的知名度。對八音藝術的成功開發,引起了中央、省、市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2005年9月,忻府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寧雲樓同志出席第二屆“搶救、保護和開發民間文化遺產縣市長論壇”,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工作委員會授予“民間文化遺產保護貢獻獎”。二是政府出台優惠政策,支持各種形式的教育培訓。目前除忻州師院藝術系、忻州藝校培養後備人才外,忻府區還有解原梅苑學校、北趙郝家軍藝校、義井愛樂藝校、董村藝苑藝校等10餘所,各校都有比較雄厚的師資隊伍和較規範的管理,受到家長、學生的歡迎,培養的學生有的已在藝壇小試身手。三是堅持民眾文化創建活動,為八音會提供演練舞台,尤以每年元宵文藝盛會最為突出,屆時秧歌、旱船、高蹺、牛斗虎、龍燈、彩車及最新節目紛紛精彩獻藝,各路八音高手為期伴奏,表演者不遺餘力,使盡渾身解數;伴奏者盡情揮灑、一展才藝,以最高的藝術水準接受市、區數十萬市民的檢閱。而八音會從業人員、在校培訓的學生無不把這一盛會視為成名的舞台,樂此不彼。四是宣傳、文化部門組織開展八音會大賽,通過大賽發現新人,推動八音藝人間的交流互動,起到凝聚隊伍、促進創作的作用。五是成立了忻府區八音協會,協會下設八音會專題研究組,由文化藝術界的知名人士承擔開發利用課題。目前,全區共有近百個八音會班,從業人員1050人,年可收益1500萬元。

忻州八音繞京城

忻州八音藝術經過不斷的發掘、挖潛、錘鍊、打造,使其由一門土生土長的民間吹打樂逐步成為一門獨具特色的舞台表演藝術,並且不斷走向成熟,不斷實現跨越,由家鄉紅白喜事的吹吹打打,到屢獲大獎,最近忻州八音闊步走進首都北京的藝術殿堂。2006年12月1日,中國民間經典音樂展演《華夏清音》首場演出《中原心影》在北京民族文化宮隆重舉行,五十多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和三十餘位民間藝術專家到場觀看演出,忻州八音藝術團演奏的一曲《山水關豪情》以雄渾、激越的演奏風格和細膩、嫻熟的演奏技巧,傾倒在場觀眾和演出同行,贏得了中外觀眾和專家學者的熱烈掌聲。

這次民間音樂展演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文聯演藝中心聯合主辦,由河北、山西、山東、內蒙、河南、陝西、甘肅等七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協辦,忻州八音藝術團演奏的《山水關豪情》是被主辦單位選中,應邀代表我省參演的唯一曲目--忻州八音已經成為享譽三晉、光耀京城的一枝民音藝術奇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