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yǎ chēng/chèn/chèng
【釋義】:1.素稱。 2.美稱。3、標準稱呼。
標準稱呼
1、雅之釋義
古時,雅、夏同義,而夏則是南方的意思。古人以南為正位,故,雅、夏,又有正的意思。因夏為朝代名,故以雅為正。進而引申為“基準”、“標準”、“官方”、“通用”、“正確”、“合乎規矩”等意思。例句: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毛詩序》
文章爾雅。──《史記·三王世家》。索隱:皆訓正也。
雅之為言正也。──《風俗通·聲音》
雅者,古正也。──《白虎通·禮樂》。
君子安雅。──《荀子·榮辱》。注:“正而有美德者謂之雅。”
察納雅言。──諸葛亮《出師表》
2、套用
最早套用於書面標準的,應屬《詩經》。如:《詩經》中六義之一為“雅”。 [《詩經》中六義: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風土之音曰“風”,朝廷之音曰“雅”,宗廟之音曰“頌”。]《雅》共105篇,分為《大雅》 31篇和《小雅》74篇。
《雅》多數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
由此可見,“雅”,是當時朝廷官吏和公卿大夫們所推崇的規範樣式,也是朝廷大力推廣的“標準”樣式。
其後比較重要的套用當屬《爾雅》。爾,昵也;昵,近也;雅,義也;義,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為主也。──《釋名》
《爾雅》,是當時朝廷頒布的“字典”,是漢字的最基本的原始含義,也是目前普遍認可的、學習古文的重要參考工具,尤其是學習《詩經》等先秦古籍的主要參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