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公路管理局

隴南公路管理局

隴南公路管理局隸屬省交通運輸廳,成立於1962年(前身系武都地區公路總段、隴南公路總段),單位建制為正縣級,2014年元月正式更名為隴南公路管理局;依據《公路法》和《甘肅省路政管理條例》對所管轄的公路實施公路養護、路網改造、路政執法以及部分收費公路管理職能,為公眾提供公益性公路服務。

管養範圍

承擔著隴南境內17條1315.374公里國省幹線公路的養護管理任務,其中:國道2條554公里;省道6條519公里;縣道3條137公里;鄉道2條15.5公里;專用公路4條89公里;按技術等級劃分:二級公路726.983公里,三級公路517.641公里,四級公路15.5公里,等外公路55.25公里。

監管由中交二公局中標養護的G75線武罐高速公路132公里養護管理工作和即將接養成武高速公路92公里的養護任務。

黨組織結構情況

全局現有16個黨支部,共有黨員429人。

機構情況

局機關設定17個職能科室,現有9個基層公路管理段(武都、宕昌、文縣、碧口、康縣、成縣、徽縣、兩當、鹽官),1個應急搶險保障中心(副縣級建制),1個公路汽車渡口(清峪溝渡口),2個公路收費所(省道205線江武公路收費所、國道316線江洛收費所),1個路橋設計所,1個監理公司,1個高速公路養護管理中心。

人員情況

現有在職職工1258人,退休職工939人。具有高級職稱27人、中級職稱129人、初級職稱157人。

領導介紹

黨委書記:王 鷹

局 長:李福林

副 局 長:王寶明

副 局 長:邵中華

副 局 長:桑安寧

紀委書記:陳 立

今年獲得榮譽

先後榮獲“省級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標兵”、“舟曲抗洪搶險交通保障先進單位”、“5.12抗震救災先進黨組織”、“全省幹線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全省行業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省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全省公路系統新聞宣傳先進單位”、“省級文明單位標兵”、“抗震救災基層先進工會”、“隴南市創先爭優活動優秀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全局有“市級文明單位”11個、“行業文明單位”23個、“一星級文明單位(集體)”10個、“二星級文明單位(集體)”4個、“三星級文明單位(集體)”1個。同時,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個人受到國家、省上和市上的表彰獎勵。

工作主導思想

在省交通運輸廳、省公路管理局的正確領導下,在隴南市委、市政府及各縣區的大力支持下,以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交通運輸工作、公路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強化“保通、保暢、保潔”的核心工作,以提升“站容站貌、路容路貌、職工精神面貌建設”為抓手,緊緊圍繞地方經濟發展大局和人民民眾便捷出行,著力提升公路應急搶險保通能力,努力打造隴南“五個”公路建設。

取得的成績

隴南公路事業獲得了穩固、健康、安全、持續發展!逐步建成了獨具隴南特色的規範化、標準化、信息化、亮美化“四化”班站;實現了“科學養護穩步推進、七項重點工作大幅提升,即綜合管理強基礎,規範化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化建設作保障,日常管理效率大幅提升;段站“四化”見成效,生產生活條件大幅提升;機械配備力度大,養護生產效能大幅提升;應急搶險早準備,保通保暢能力大幅提升;收費視窗重服務,文明禮貌形象大幅提升;思想政治不放鬆,職工精神面貌大幅提升;保證了幹線公路的安全暢通,保護了災後重建的成果。原隴南市委王璽玉書記在隴南市第三次黨代會上提出全市各縣區、各單位組織參觀學習我局“雙化”建設成果和經驗;現任市委孫雪濤書記帶領相關領導到索池養管站檢查調研養護工作,對我局職工無私奉獻、精心養護公路的精神給與了高度評價,隴南公路人的行業形象和影響力在地方社會各界得到普遍認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