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效應[經濟學現象]

隧道效應[經濟學現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由赫希曼(Albert O. Hirschman)於1973年提出的概念,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對不平等程度的忍耐力較高的現象,一般指大股東通過“隧道”等不易察覺的方式侵占小股東利益。

概述

當你開車進入一個雙車道的隧道,其中兩條車道都是同一個方向行駛。試想一下,如果遇到交通阻塞情況會怎么樣?你所看到的情況是,在兩條車道上的車都無法行駛。如果你是在左邊的車道上,顯然感覺不太好;但是,過了一會兒,你發現右車道上的車開始緩緩移動,你的感覺是更好還是更壞呢?這取決於右車道上的車會移動多久。最開始,你會想,前方的交通阻塞情況已經結束了,要輪到你可以開始移動了。一旦想到你可以開始移動了,你的心情自然會好很多,即使你現在還沒有開始移動。但是,如果右車道的車一直往前走,但左車道的車一直沒有要移動的跡象,那么你很快就會變得特別沮喪,甚至會想辦法插入右車道。當然,如果有很多人用這種方法的話,情況將會變得越來越糟糕。

假設在任何時點下,人們的福利不僅取決於他現在的滿意程度,還取決於他對於未來福利的預期,可以用收入來代替滿意程度。雖然一般而言,人們對於他現在的收入相當了解,但是關於未來收入的相關信息還是相當有限。

現在考慮,他周邊的一些人的經濟條件在不斷改善,他對於這些人經濟條件改善的反應將取決於他對於自己未來前景的信念。如果他相信,其他人的好運意味著自己未來的前景將更好,那么其他人的相對收入改善不會使這個人感覺更糟。實際上,即使他現在的收入比較低,他也會感覺很好,因為他對自己未來的收入有更好的預期。赫希曼和羅思奇尓德把這種由於其他人的經濟條件改善而導致個人效用增加(以及會更大的對更高的不平等程度的忍耐)稱為隧道效應。

實證

開發中國家的經驗數據表明,在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會有所增加。人們對於不平等程度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不僅不同國家之間不相同,而且同一國家的不同時期也不相同。有時候,人們會接受增長過程中不平等程度的上升,但有些時候,人們會利用政治運動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不平等程度增加的抗議。可以用隧道效應來比喻人們對於不平等程度的忍耐力的差異。

這個假說有一個很重要的教訓:如果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經濟成長和收入分配的平等被認為是兩個主要的發展目標的話,發展戰略的設定就必須考慮該國的社會和政治背景。如果該國的社會隧道效應很微弱(也就是對不平等程度的忍耐力低),那么“先增長後分配”的戰略就不大可能成功。即使最開始階段的隧道效應很強,如果統治集團和政策制定者對於隨時間變化而不斷減小的這種效應不敏感的話,也可能阻礙經濟發展的過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